6月23日上午第一节课,滁州市实验小学继续开展省级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研讨课活动。 本次活动, 周小丽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br> 学生在观察漫画、读懂漫画的基础上“根据内容,思考启示”,是本次习作的一大难点。周老师设计了两条路径:第一条是从漫画的标题着手,思考漫画的含义;第二条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由画面呈现的内容,联想到社会上类似的现象,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表达看法。在最后“撰写启示,评价点评”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周老师的下水文示范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把启示写清楚具体,促进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共生共长。<br> 习作课结束后,课题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老师们就教法学法,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积极发言,说思路,谈不足,讲想法,互补有无,共同提高。<br> 杨华风:老师好的过渡语言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节课能征服所有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语言幽默、机智而极具启发性的评价用语。<br> 刘玲:周老师最擅长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学生对照写作要求对初稿进行修改,边读边修改;有同学间互改,取长补短。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利用智慧课堂,白板展示修改,大屏幕随机选人、抢答等形式,这种形式新颖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及修改作文的积极性。<br> 沈志敏:周老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展示不同风格的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漫画,漫画有什么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对学生的视觉和心灵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学生喜闻乐见,兴味盎然。教师在学生不经意间、引导他们进入了怎样读懂漫画的学习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可谓用心良苦。<br> 刘锋: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周师注重渗透观察和习作的方法,让学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所定的教学目标。<br>……<br> 研讨活动尾声,副校长陈霞总结发言,她指出: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具备感悟生活的能力,能从生活中广泛的取材,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才能生动感人,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充实自己的情感体验。<br> 课题组全体教师通过听、评课活动深受启发,相信今后会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