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庙与神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红山古国研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庙与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目前,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红山古国时期庙址仅在牛河梁和半拉山有发现。其中牛河梁遗址的两处庙址都发现于第一地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牛河梁第一地点庙址</b></p><p class="ql-block"> 根据考古发掘和遗物出土情况分析,牛河梁第一地点庙址建筑群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南部包括主体建筑女神庙J1和南区祭台(发掘报告称东山台和西山台),及附属建筑H1J3;第二组在北部,包括主体建筑4和北区祭台(发据报告称北山台)。 </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庙群建筑中的J1是一处红山古国早期供奉女祖神像和动物神像的庙址。第一,庙址内出土的人体塑像残件有人像头部、鼻、耳、手、手臂、乳房等残件;庙内出土的动物形塑像有兽类和禽类两种,其中兽共2例,一例出土于中室顶部。另一例出土于南单室中部,两例都具熊的特征。禽发现有爪与翅,从双爪可辨认具猛禽(鹰)的特征。第二,庙址虽为土木结构,但结构复杂,建筑规格比房址高。墙壁和仿木建筑构件上多有捆束的禾草一类植物的印痕,墙面抹多层草拌泥,较为光滑。庙址平面布局分为北多室NIJ1B和南单室NIJIA两个部分。北多室可分出中室、北室、东室、西室和南部约三室,总体南北长18米,东西最宽9米,总面积约75平方米。第三、庙址附近有祭祀坑,祭品规格远高于实用器。N1H1在“女神庙”以南10米断崖处,出土器形主要有简形罐、敞口钵、敛口钵壶、器盖、圆底钵、彩陶罐、无底筒形器、无底“塔”形器、无底豆形器、方形器、方“鼎”形器等,不仅制作规整、制作精美,而且工艺精湛。第一组庙群建筑的另一主体建筑就是南区祭台,即J2的东西两个山台和祭祀坑J3。根据发掘情况和测量数据分析,南区祭台呈长方形,南北墙长约110米,东西墙长约80米南墙中间应该有宽约50米的人口。J3位于东山台的东南坡,西距东山台东石墙约60米,距“女神庙”约170米。发掘者认为“此坑北距女神庙甚近,出土物多为具祭祀性质的特异型陶器和经加工的兽骨,当为与'女神庙’有关的遗存”。女神庙供奉的是红山古国的远祖。显然,女神像是祖先死后神的化身,如果说陵内埋葬的是先祖的肉身,祭祀是为了满足先祖的物质生活需要,那么庙内供奉的是先祖的灵魂,祭祀是为了愉悦先祖的精神需求,传递信息,实现人神互动。半拉山祭祀址陵与庙是合二为一的,牛河梁祭祀址出现了专门用于埋葬宗族的陵和专门用于祭祀祖神的庙。</p> <p class="ql-block">  第二组庙群建筑的主体建筑J4位于东山台北墙以北约20米,西与北山台相对。发掘者认为:“此建筑址位置在东山台的正北位置,方向与山台石砌界墙及'女神庙’相同,从分布的柱洞和烧土面的位置看,此建筑址有按中轴线分布的规律,应非一般居住址,而是与庙台有关的建筑物“)第一,从建筑结构上看,规模要远远高于普通房址。庙址半地穴式,长方形,南北宽约5米,东西长约10米从已清理的西半部分看,在第二建筑址地面的周边和中部都布置有柱洞。已揭出的17个柱洞北、南壁和中部都有东西排列的规律可循可确定建筑址东西共有四排柱洞;虽然南北方向柱洞排列情况尚不清楚,但南睡中部两个柱洞不仅大而深,且间距宽,应与房址中部的轴线布局有关。第二,庙址内有多处用于祭祀的烧上面和丰富祭器。地面中部有两个相连的近方形烧土面;建筑址居住面室内堆积中出土的器物不仅有磨制石饼、带钻窝石件和压印纹简形罐等器物而且有无底简形器、无底“塔”形器、彩陶折腹盖盆、彩陶敛口罐、盆式钵等高规格的彩陶器,大多为非实用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牛河梁第十六地点庙址</b></p><p class="ql-block">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79F1为一庙址,位于发掘区西南部,1979年的试掘简报定为房址,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开口在3C层下,打破层与生土。庙址东西长27、南北存宽1.8~2.5、墙基宽0.2-0.4米。墙边砌石,由于石块大小不同,墙的宽度也不尽一致。南墙和东、西墙的南端均已遭到破坏。之所以将79F1认定为庙址而不是普通居住址,是该建筑打破层与生土,却明显不同于红山古国普通房址的土木建筑结构,墙基所用石料均为就地取材的片麻岩与麻粒岩石块,不见硅质石灰岩石块。二是虽然屋内地面较平整,上施一层灰白色硬上面,其下抹一层4~5厘米厚草拌泥。但是,室内不见灶址,仅东北角发现一片长0.8宽0.5米的红烧土面,且室内未发现柱洞,不见遗物。三是该地点不见其他房址出现,仅单独一座。虽然尚未在庙址内发现人像,但该建筑位于独立的祭祀区内,显然不是普通房址,不具备一般性居住功能。庙址建于祭祀区显然是为了祭祀活动的需要,当与祭祖崇祖有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半拉山庙址</b></p><p class="ql-block"> 半拉山墓地晚期分区明显,南部为墓葬区.北部为祭祀区。祭祀遗迹早期仅见坑祭遗迹,晚期出现了坛祭遗迹,半拉山庙址就建在晚期祭坛上。祭坛位于陵区北部界墙内,是整个墓地的最高点,由祭坛、庙址及祭品群组成。祭坛是近长方形的黄土台东西长约136、南北宽约11.5米。坛墙石直接置于土台上。庙址位于祭坛上偏西部,活动面近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02东西宽约8米。活动面经人工夯打较坚硬,夯窝较大、较深,形状不规则。在活动面上发现有七个柱洞,分三排排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6、东西宽约4.5米,最北一排有三柱洞,其余两排两两相对,在中排两个柱洞底部各发现一块柱础石。在庙内活动面上覆盖有大面积草拌泥的红烧土块,推测应是庙建筑的倒塌堆积。</p><p class="ql-block"> 红山古国祭祀址内的庙址大多与陵冢和祭坛相邻,要么建在陵冢旁,要么建祭坛旁或在坛上,大多仿房屋建筑。女神庙内供奉人像和动物像的现象表明,庙是供奉祖先和神灵的圣地。如果说陵内埋葬的是祖先的肉身,那么庙内应该供奉着先祖的像,“陵与祖、庙与神”是红山古国祭祀理念和原始信仰的核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