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个喇嘛做朋友

萍子

<p class="ql-block">  在青海,我印象最深的去处是塔尔寺。 塔尔寺距西宁市很近,约25公里,同学驾车,也就半个多钟头就到了。因为同学的关系,这次在塔尔寺的参观与以往有所不同,是在塔尔寺修行高僧阿卡(相当于高级职称的喇嘛)的陪同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阿卡叫洛藏加索,是我同学的好朋友。在同学的带领下,我们的汽车一直开进塔尔寺后面的喇嘛生活区,在洛藏加索家附近停下来。</p> <p class="ql-block">  洛藏加索很热情,在门口等候我们的光临。当我们一行三人刚刚跨进他家的门,一兜子水果滑落地上,于是大家都连忙蹲地去捡,这个小插曲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洛藏加索看上去很阳光健康,皮肤黝黑,浓眉大眼,个子中等。穿着一身暗红色藏式袈裟,看上去很宽厚、精神。</p><p class="ql-block"> 他们家的院子很方正,青藏高原透明的阳光把四周照得很亮堂。他家的房屋很有藏族味道,房檐、门楣处处都显示着藏文化的元素。走进会客厅,同学主人般的招呼我们坐下,阿卡则忙着给我们烧水泡茶。这间客厅和我在西藏看到的藏式风格的客厅很相似,炕上铺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毡子,周围的窗花、饰品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炕的正中是一张小炕桌,上面放着几袋五彩的珠子。也许是发现其中有几粒绿松石,我跟同学说向阿卡要一袋,阿卡很爽快的答应了。客厅的正对面,摆放着一排沙发,房的中间是茶几和冬天用的取暖炉,右边墙上,则挂着塔尔寺特有的堆绣宗教画。整个房间看上去简朴而洁净。</p><p class="ql-block"> 阿卡终于坐下来了,他为我们调制了一碗用青稞炒面加酥油拌制的粘粑,让我们自己用手捏成团吃。也许是第一次吃粘粑,我觉得不太习惯,虽然不难吃,但也没觉得好吃。同行的青海电视台的秋燕却完全不吃,说不习惯。可是同学和阿卡却吃得很香,一会儿一小碗粘粑就吃光了。</p> <p class="ql-block">  一阵讨论之后,阿卡决定带我们去塔尔寺参观。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而建的大银塔,藏语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该寺坐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与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依山而建,规模宏大,许多保留完好的庙宇古朴深遂,金碧辉煌。在阿卡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藏经楼、几个佛教学院、辩经堂,以及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如意宝塔、太平塔等饱含藏汉艺术风格的一个个宫殿、经堂和佛塔。一路上,看到游客并不多,阿卡说,往年这个时候来塔尔寺参观和朝拜的人很多,由于受“三·一四”藏独事件影响,许多人都不敢到藏区来……</p> <p class="ql-block">  在塔尔寺,我还欣赏到了这里的三绝:酥油花、唐卡和堆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终于亲眼目睹了酥油花的真面目。据阿卡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膜拜,场面蔚为壮观。8月灿烂阳光下,我是在有专门制冷设备的酥油花馆看到酥油花的。这些酥油花是由被染成各种颜色的酥油雕刻而成,其中慈祥的佛像,四周布满的各种艳丽的花朵,都是由酥油雕刻而成,细腻仿真,十分好看。由于夏日炎炎,一些酥油花已经开始融化,有的一整朵花都低着头,但整体还是不失娇媚,很是让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原以为佛家弟子忌讳很多,但是和阿卡接触以后才知道藏传佛教有很宽的包容性。不必太忌讳男女授受不清,可以轻松的陪我们参观寺院,和我们交朋友,还可以和我们一起用午餐,大家和睦相处。</p><p class="ql-block"> 认个喇嘛做朋友真不错,他的真诚、自然、朴实,让人凭添了一些真实、平和和坦然,少了一些计较、烦恼和纷争,世界好像也变得开阔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