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兰亭序有感·品王羲之故事

灵动色彩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书圣”,其书法从汉魏笔风脱颖而出,独成一家,深刻影响着中国书法的发展。不过他的留世作品非常之少,目前发现的真迹仅有一贴,那就是流失于日本的《丧乱贴》。<br><br>你也许会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家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兰亭序》不是王羲之真迹吗?<br><br>这藏于故宫的国宝还真不是王羲之真迹,是唐代书画家冯承素临摹的,但也非常宝贵,与王羲之真迹几乎如出一辙,历代都被当做王羲之真迹收藏。 我一直崇拜王羲之,酷爱兰亭序。最近我临了据说是最接近真迹的兰亭序版本,颇有感触,更深刻体会到大师的遥不可及。我尚未把握书圣的书法精髓,没有临出神韵,只能说是抄了一遍,东施效颦,反显笨拙。仅此留作记录,以便日后长久努力之后,参照对比,看看是否有点进步。<br><br>今天斗胆展示习作,见笑了! <div><br></div> 王羲之在民间广受欢迎,也流传着许多动人故事。让我们边看习作边来聊聊那些有趣故事(摘自网络),它们都跟书法有关。 <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span style="font-size: 17px;">羲之爱鹅</span></font></b></h3><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i><font color="#333333">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癖好——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所以不管哪里有好鹅,王羲之都有兴趣去看,实在喜欢了,还会直接把它们买回来玩赏。<br><br>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大白鹅。<br><br>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惹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着,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br><br>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着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当时就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这就是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font></i> <div><br></div> <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墨池”的来由</font></b></h3><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i><font color="#333333">一次,王羲之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font></i></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永”字神诀</font></b></div><div><br></div><i>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白纸写满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br><br>“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的字,便请教说:“老人家啊,请您多多指正。”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手,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的。”说罢就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i> <div><br></div><div><br></div> <i>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奇妙了。<br><br>后来,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庭经》,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i> <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羲之教子</font></b></div><div><br></div><i>王羲之不仅自身书法过人,更是教子有方,他的儿子王献之就是在他的教导下成为了一位书法高手。<br><br>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作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这孩子日后肯定能功成名就。”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献之灵机一动,添上几笔,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他不由得洋洋自得起来。<br><br>王羲之和妻子郗氏在一旁若有所思,决定要找机会教育一下这骄傲的孩子。</i> <div><i>一天,王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能赶上父亲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一语不发,一咬牙又练了五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赞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显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br></i></div><i><br>王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三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br><br>献之听后羞愧不已,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终于在书法上突飞猛进,他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后人将他和父亲王羲之并列,称之为“二王”。</i><div><br></div> <div><br></div>王羲之的故事讲完了。回头看看我的习作,哪有一点学像了书圣王羲之的?惭愧啊,说真的,临帖习字,还真是要从“一点”开始,还是一点一点地学起吧。<div><br></div><div>请看视频《临王羲之兰亭序》,由润物(抖音)朗读。<br><div><div><br></div></div></div> <div><br></div>书法博导陈忠康先生曾说,魏晋时期的书法在字形上来说,具有自然、天真之趣,不易为初学者掌握。我不自量力,找了个好高骛远的目标,美其名曰“取法乎上”,在此,就算是抛砖引玉吧。<div><div><br></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