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格里希先生共同工作的二三事(之二)

曹小麓

<p class="ql-block">三,在格里希直接领导下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5年4月14日,工厂领导班子调整,卢工程师担任了工厂党委书记,文工程师担任了负责销售的副厂长。5月份我被任命为检验科长。</p><p class="ql-block"> 和前段担任副科长担负的责任完全不同,负责检验科的全面工作,就需要每天参加格里希先生早晨的半小时碰头会,要汇报工厂质量情况,质量问题解决的具体进度,直接在格里希先生领导下工作。还要管理当时检验科的一百四十多位检验员,九个车间的检验,加计量,外协等十二个检验组。还要和生产,销售,及各车间的,各科室的协调关系,……,责任重大,任务繁重。</p><p class="ql-block"> 前期的检验工作也让我看到工厂的产品质量的确问题重重,设备落后,职工劳动纪律涣散,质量意识薄弱,让生产中随时都会出现各种不可思议的质量事故。例如,机体与水箱的连接螺孔,为了防止水渗漏到机体内部,是不允许钻穿的,但是由于操作工和检验员的不负责任,就出现了大批量机体上水箱螺孔钻穿的质量事故,而且是流入到装配线才被格里希先生发现。还例如,机体上的缸盖螺栓孔,在加工时因为加工工具丝攻已经磨损了而没有检查,盲目加工,这样生产的大批机体流动到装配线上时,缸盖螺栓成批量不能装进机体的螺栓孔,严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类似问题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检验员的工作岗位也曾经被看作是舒服的养老位置,检验人员构成中,有工厂中层干部家属,有人托关系走后门进入检验岗位,也有生产线不好管理的刺头和临近退休的老工人。而格里希先生对检验员的素质要求是受过职业培训,精通计量器具使用,勤奋而有责任心的优秀职工。素质上的差距是明显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我走上检验科长的工作岗位时,心情非常紧张,压力很大。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更害怕工厂里的喇叭随时会响起的找人广播:“检验科曹小麓请马上到装配车间总装线上去。”听到后我的心马上坠下深渊,不知道又出了什么重大质量问题,急急忙忙放下手里正在进行的工作,加快脚步赶往总装车间,准备接受格里希先生暴风骤雨般的雷霆。有时在铸造车间或者机加工车间响声太大,没有听见,被其他工人提醒时,恐怕格里希先生等待时间过长会更加生气,我会更加感到焦虑不安。</p><p class="ql-block"> 越是担心,越要出事。</p><p class="ql-block"> 5月的一天,也是我刚刚担任检验科长不久。为了保证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针对整机清洁度,格里希先生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在铸造车间更新了泥芯盒,率先给泥芯刷石墨粉,型砂的操作也深入到现场调研指导,甚至在砂尘弥漫的清铲岗位亲自给工人和检验员示范操作清铲,讲解经过清铲后的机体怎样才是达到了质量要求。第二天当格里希先生到清铲岗位检查时,工人师傅们没有按他的示范操作,仍然马马虎虎了事,机体毛坯内部的跨砂也没有清理干净。更可气的是检验员远远地坐在车间外面喝茶抽烟聊天,对清铲质量不闻不问,格里希先生到了清铲车间他还是傲慢地坐着不动,甚至顶撞格里希先生。格里希先生对不负责任的检验员不能容忍,他非常愤怒,对检验员陈师傅宣布了开除他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这一下,陈师傅才慌了,着急地到处找我,要我去为他求情,下班了也不回家,跟在我后面承认错误表示改过。这就是常言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去找了工厂的厂长,书记,请他们帮忙处理。经过工厂领导们对格里希先生做工作,格里希先生同意给陈师傅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陈师傅后来也履行了他的诺言,完全变了一个人,认真把关,使铸件的清铲质量得到了保证。</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每天的工作程序是:早7:00上班前我一定出现在机加工车间,沿着大件加工,小件加工,铸造车间,外协组,计量器具送检室等快速巡查一遍,检查检验员劳动纪律,是否按时到岗;听取检验员反映头一天有什么质量问题。8:00参加格里希先生召开的碰头会,汇报质量问题解决进展和出现的新问题。短暂的的碰头会后,就到装配车间或者试车房的返工点查看返工的原因。然后对了解到的质量问题回到加工车间,铸造车间或者外协组调查解决问题。中班上班后检查劳动纪律,再到铸造车间关注大炉的进料配比,浇注后的试棒机械性能。各个岗位质量情况稳定,才能离开工厂。</p><p class="ql-block"> 对于检验员的素质,早在格里希先生担任厂长的初期(12月3日碰头会记录)就要求对检验员进行每天半小时测量训练。我按格里希先生的要求,进行岗位培训。每周由我自己给检验员上一次课,内容包括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检验工作常用的理论知识,常用量检具的操作要领。培训上课时间要上报给格里希先生。在上课时间里格里希先生和翻译会不定时地来检查,听课。培训工作不能有半点虚假。二是开展练兵活动,要求检验员了解自己岗位的检验要求,每天半小时测量训练,熟练准确进行检验,然后进行考核和测量竞赛活动。三是坚决调离不符合要求的检验员。五车间部装检验员张师傅的工作车间反映很差,经过考察的确不适合检验工作。尽管她是中层干部家属也要调离,有人找我说情我坚决回绝,在工厂领导的支持下这项工作得到进行。这也对全部检验人员起到了警示作用。四是编写检验工序卡片,每个零件按照加工工序,列出每道工序检验的内容,次数,标准,指导和规范检验员的检验工作,防止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也常常交一些质量攻关任务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是:</p><p class="ql-block"> 在柴油机清洁度攻关的过程中,格里希先生发现机油泵的清洁度存在问题,这种不清洁的机油泵装在柴油机上,通过机油把铁屑等污物直接送到曲轴颈和轴瓦之间,造成轴瓦拉伤。碰头会上,格里希先生把清洁机油泵的交给了工艺科黄科长,总师办胡工程师,检验科曹科长等组织攻关。</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总装车间副主任一起,选择了几十个机油泵,亲自拆卸,逐个零件进行仔细清洗,然后安装成为机油泵总成再次认真清洗,做上标记。我们认为工作很仔细,应该万无一失了,才放心离开总装车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广播找人响起,我们都匆匆赶往总装车间,格里希先生在那里等着我们。格里希先生非常生气,声音很大,语速很急地严肃批评我们,为什么不认真清洗,他把用吸铁笔吸出的铁屑展示给我们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机油泵的确没有清洗好。</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我们认真反复清洗过的零件还是有铁屑?我们分析到是在磨削加工过程中,零件产生了磁性,外协厂家没有经过退磁处理,靠清洗也不能消除残余的磁性,所以铁屑依然吸附在零件表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分析结果告诉了格里希先生。格里希先生马上和我们一起挑选了第二批试验机油泵,到机加工车间磨床旁的退磁机上退磁,再送到总装车间,还是由我们一起认真清洗,吹干。这次的清洗效果非常好,格里希先生和我们在一起检验,经过清洗的机油泵无论是吸铁磁笔,还是白色的手套上都没有任何污垢,格里希先生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离开总装车间,天已经黑了,大家都饥肠辘辘。格里希先生却笑着说,“太阳下山了,还有月亮。”意思是为了解决问题加班加点很正常。为了工厂发展中层干部要不计时间努力工作。初步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格里希先生有些高兴,他邀请我们几个人去他的办公室吃晚饭。</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工厂给格里希先生分配的一间办公室,做饭的是工厂食堂的孙师傅,一会,简简单单的几个小菜上桌了,具体有什么菜记不得了,只觉得菜比较清淡,量比较少。大家一起吃饭时,格里希先生心情比较好,他用中文对我们说:“格里希喜欢莴苣包菜。”我们都大为惊讶,格里希先生竟然能够说这么长的中文句子,而且很清晰。我也觉得很惭愧,我几乎只有格里希先生的一半年龄,和格里希先生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了,竟然没有学会说一个德语单词,这一点就可以看到我和格里希先生的巨大差距。</p><p class="ql-block"> 找出机油泵清洁度的问题根源后,从第二天开始,所有机油泵出库后首先到机加工车间退磁处理,直到我厂工艺科协助外协厂家制作完成退磁机,机油泵在外协厂家完成退磁处理为止。</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一个格里希先生解决工厂质量问题的很小例子,小到在格里希先生的日记里并没有记录。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格里希先生对解决问题一抓到底的严肃认真工作态度和决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对外协件的质量十分重视。以前检验科对有些外协零件例如柴油机的水箱没有检测手段,只抽查个别水箱的连接螺孔距离,就直接投入到装配线上安装。到最后的柴油机试车环节,有的水箱因为有砂眼而漏水,造成返修。格里希先生不能允许发生这样的质量事故。对外协件质量控制,格里希先生采取的必要措施是:扩大主要零件的抽检比例;增加重点零件的检验岗位并配置检验人员;积极向外协厂家反馈质量问题,督促和协助整改;做好零件对应生产厂家的质量记录,以选择质量优质的供货商。在解决水箱质量问题上,协助为了确保投入装配的零件全部合格,要格里希先生的要求下检验科很快设计和制作了一台水箱试压装置,增加了水箱试压检验岗位,配置了两班检验员,对水箱进行100%试压合格以后,再投入装配。</p><p class="ql-block"> 外协件机油泵原来没有检验手段,仅仅只进行了安装尺寸的检测,在格里希厂长的安排下,工厂机修车间为检验科制造了一台机油泵试验台,让这个重要的零件有了压力测试项目的检验。</p><p class="ql-block"> 曲轴是柴油机的主要零件,曲轴材料是球墨铸铁,铸造毛坯由当时武汉铸造厂生产供货。为了提高曲轴的铸件质量,格里希先生亲自到武汉铸造厂,商谈提高质量事宜。</p><p class="ql-block"> 但是,格里希先生对待质量又是实事求是的。当时我们工厂曲轴生产工艺流程是,当曲轴全部加工工序完成,曲轴机加工检验员检查尺寸合格以后,最后进行磁力探伤检验工序。格里希先生看到,在磁力探伤后,丢掉了很多已经完工了的曲轴(据格里希先生的日记,每天有60根之多),他就询问探伤检验员,这些曲轴的缺陷是什么?检验员告诉他,这里面有探伤发现的裂纹,大部分是在表面的砂眼和气孔。凸轮轴也有同样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认为这种标准是不合理的,气孔和砂眼对柴油机没有大的影响。他给大家算经济账,安排了有气孔的曲轴装进柴油机,进行耐久试验。试验证明有气孔的曲轴对曲轴机械性能的确没有大的影响。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设计部门修改了相关标准。使部分曲轴不再因为不合理的质量标准而被报废。</p> <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从担任我厂厂长以来,一直抓住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不放松,这是因为他视用户为帝王,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我到检验科工作不久,当时的机械工业部派了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三位师傅组成的检查组到我们工厂抽查产品质量。我第一次接待上级检查组,不知道接待上级部门的礼节,对检查组成员只是一般的工作接待。尽管格里希先生对提高产品质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部检查组抽样三台柴油机中,有一台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手摇启动成功。部检查组给我说,我厂全部产品要判为不合格品。我想着要实事求是,就接受了他们的检查结果。这个结果对我厂的产品是非常严重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不一定知道部检查组到厂抽样的事情,他依旧在努力着。85年7月26日,格里希先生打算回国休假,在工厂组织的会议上,我代表质量检验部门发言,说到:“格里希厂长休假期间,我们要控制好产品质量,准备迎接部检查组来厂复查产品质量。”听了我的发言,格里希先生立即插话说:关于上级来检查质量的问题,大家不必看得非常认真。质量问题不要靠迎接检查,这是生产厂家本身的职责,不在于检查不检查,如果你质量抓上去了,不用害怕检查,人家想什么时候检查都可以。为了检查而检查,那不是搞生产,搞技术的人的科学态度,我们的指导思想要明确,我们抓质量,绝不是为了检查,是为了这个厂从根本上改变质量观念,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存只有你的质量搞上去了,别愁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即使获得部优合格又怎么样?难道就满意了吗?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是部优合格证,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上的用户称好。</p><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的质量观念,是要用户满意,让用户称好,用户是帝王。有一次,我想给格里希厂长介绍农机部质量检查标准,合格品是检查项目合格率90%,一等品检查项目合格率是93%,优等品检查项目合格率96%。格里希先生听后连连摇头。他说,我们的质量要求是100%,如果有1%的产品不合格,那么对于买到这台柴油机的用户来说,他拿到的是100%的不合格品,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我们要做到100%合格,要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让用户100%的满意。</p><p class="ql-block"> 跟格里希先生一起工作,常常得到耳目一新的观念,这些观念也逐步改变了我对产品质量的认知。例如,以前,装配完成后的柴油机,运到试车房进行试车测试时,用油底壳直接着地,东倒西歪地摆在走廊上,全厂干部工人都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格里希先生看到了,绝对不能允许,他找来工艺科长,要求将柴油机摆放在工位器具上,不能让产品还没有到用户手中就磕碰坏了零部件。工艺科很快就解决了工位器具问题。又例如,柴油机喷漆工序后,经过检验员检查合格,发放合格证以后就入库等待销售了。但是这个所谓的入库就是把柴油机裸放在露天,任由风吹雨打,日晒夜露,这是工厂的长期做法,大家上下班都经过这些柴油机产品,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格里希先生看到了,心急如焚,他马上叫来相关人员,很快盖成了一间成品库。从此,柴油机成品得到一定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们熟视无睹?为什么同一个现象格里希先生就视为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格里希先生把工厂看成是自己的家,把柴油机产品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心肝宝贝,不能忍受对产品的任何损害。而我们对工厂,对产品没有这种感情,当然就视而不见,见怪不怪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些生动事例的教育,我也学着把产品零件,整机产品视为自己的孩子,果然会产生心痛的感觉,并且把格里希先生的质量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影响到全体检验人员,大家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也都非常急迫地希望解决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次,工厂三包服务队袁队长向我反馈,三包服务队在返修用户的柴油机时发现,齿轮有被切削的现象,用户对我厂柴油机的反映是开始使用时比较紧,但是越用越好用。我立即到三包服务队去检测了拆卸下来的齿轮和曲轴零件,齿轮被切削的现象的确存在,导致柴油机开始使用时,机械阻力很大,而当齿轮被切削以后,阻力减小,这是用户所说的好用了。</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在第二天清早的巡视时,我把三包服务队反馈的问题交给了曲轴检验员胡敏华和李敏之,要求她们按照设计图纸检查曲轴的全部尺寸。</p><p class="ql-block"> 很快,两位检验员就反馈了检查结果:</p><p class="ql-block"> 液压仿形机床加工的一个曲轴齿轮台阶超差。这个台阶在图纸上没有标注公差要求,也不需要精加工,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台阶直径超差,造成了齿轮在啮合时,齿面与台阶的摩擦摩擦和切削。</p><p class="ql-block"> 我们马上找来工艺科和三车间工程师一起研究,造成仿形后零件超差的原因在仿形靠模上,技术人员迅速重新设计了仿形靠模,工具车间很快制作了新的靠模。更换靠模以后,保证了台阶的加工尺寸,从而解决了齿轮与曲轴上的台阶的摩擦和切削。</p><p class="ql-block"> 这个质量问题的解决,在整机试车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大幅降低,整机清洁度也得到了提升。</p><p class="ql-block"> 学习格里希先生的质量意识和抓质量的工作方法,使我和检验员们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做实事,得实效,增强了我们的荣誉感和主人公意识,在质量检验上更加认真和自觉。</p><p class="ql-block"> 在格里希先生的要求下,全厂的质量检验人员穿上了专用的红色检验工作服,检验人员在生产线上巡回时有了权威性,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检验员们,要在生产线上不停巡回检查,不能坐着不动。红色工装也让无论是谁也都成为了检验人员劳动态度的监督员。</p> <p class="ql-block">四,几件小事</p><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虽然是一位近70岁的老年人,但是我也很难跟上他的工作节奏,因此常常受到格里希先生的严肃批评。</p><p class="ql-block"> 这些批评,有很多确实是工作没有做好,在检验管理环节出现了漏洞,我只能够接受,在后续的工作中改进。有的批评我觉得不是检验的责任,就不能接受,感到非常委屈。一次清早的碰头会上,格里希先生对头一天的一项事故提出严肃批评,并追究责任单位,与会者一下子就说是检验科的责任。我感到很委屈,当时就哭了。然后就闹情绪,一天呆在办公室里,不去车间处理问题,恨不得马上卸下检验科长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格里希先生带着翻译到办公室来找我。他没有发脾气,但是非常严肃,他说,我们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批评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把产品质量搞上去,这也是为了全厂职工和家属们。他说了很多话,让我感到很惭愧,我是一个长在新中国红旗下的年轻人,思想觉悟还不及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退休人员,格里希先生没日没夜的工作,他对工作的要求不为我们理解接受,仍然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我缺乏主人翁精神,才出现了这样患得患失的“罢工”,确实太不对了。从此以后,我正确对待各种批评,思想和工作都有了提高。</p><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常常苦口婆心地告诫全厂职工,希望我们把工厂看成我的工厂,我的柴油机,为了工厂全体职工和家属,子女,把产品精心制作好,把工厂发展好。记得一次碰头会议上,格里希先生又说到工厂发展也关系到子女们的就业和生存,他问卢书记,你的孩子将来会到武汉柴油机厂工作吗?卢书记回答不会。他又转而问我,你的孩子将来会到武汉柴油机厂工作吗?我也说我不希望他到工厂工作。可能我们这些回答让他有些失望,他说好吧,虽然你们的孩子们不到这里工作,但是还是会有很多工人的孩子们要依靠工厂就业,我们把工厂搞好了,工厂有发展,也是为了全厂职工的子女们。搞得不好,工厂会倒闭,职工的生活就会有困难。当时,我们听着他的讲话,觉得格里希先生杞人忧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没有想到,一切都被格里希先生不幸言中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格里希先生通过翻译问我,能不能到我家做客。我说不行。他问为什么,我告诉翻译,我住在工厂很简易的宿舍里,我们工厂原址上是武汉市行政学校,我住的宿舍是原来的教室,24平米的教室用三合板隔成两间,住两家人,大家在走廊里做饭,环境比较差。这样的宿舍有3栋,在工厂里就可以看到。我不想一个来自德国的外国人看到我们这样简陋的居住环境。</p><p class="ql-block"> 翻译怎样告诉的格里希先生,我不知道。但是后来听邻居们说,格里希先生去了我住的宿舍查看。不久,他就向武汉市领导申请为我们工厂职工修建宿舍,希望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政府批准并修建的我们工厂的三栋宿舍楼,格里希先生离任后在回我们工厂视察时,还特地询问我有没有搬进新宿舍楼。听说我也分配到了一套房时,他非常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格里希先生在工作上对每一位职工都要求非常严格。他深入基层,对大部分工人的工作情况也很了解。对认真工作的工人和干部虽然他很少表扬,但是都记在他的脑海里。当他回国休假后,常常带一些小礼品送给他认为工作努力的工人和干部。我也得到过他精心选择的镀金掐丝百合花胸针,银戒指,和丝裤袜等礼品。他也希望我们喜欢他送给的小礼物。</p> <p class="ql-block">  离格里希先生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七年了,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很多具体的事情已经淡忘,但是格里希先生管理一家国有企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冲击,对武汉柴油机厂改革的贡献却不可磨灭。</p> <p class="ql-block">五,格里希先生教我握手</p><p class="ql-block"> 1985年5月,我开始担任了武汉柴油机厂检验科长。第二天,我第一次参加清早的碰头会。</p><p class="ql-block"> 我和参加碰头会的同事们提前来到会议室,在会议室门口排成一行等待格里希先生。早上八点,格里希厂长和翻译余维浩先生到了。格里希厂长和大家一一握手。轮到格里希先生和我握手,我把手的指头部分轻轻地搁在格里希厂长的手上,格里希厂长停了下来。他通过翻译余维浩先生告诉我,我握手的动作不对。接着,他用手把我的手拉住,示意我张开手掌,把我的手掌虎口与他的手掌虎口相对,然后再扣下手指握住对方,而且他示意要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眼睛要正视对方。通过翻译余先生告诉我,这样握手才是表示真诚和对对方的尊敬。</p><p class="ql-block"> 哦,我才知道原来握手还有这些讲究,握手的正确动作是这样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和各种人物握手,我都是按照格里希厂长教我的握手动作去做。也常常遇到有些人像我以前那样,随随便便把几个指头软软地搭到我的手上。这时,我就会给他(她)讲格里希先生教我握手的故事,让正确的礼仪动作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从格里希先生所做的一件件小事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德国人的认真严谨直率。在格里希先生担任厂长的初期,他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同时车间主任答复的整改时间也记录在本子上了。那时大家初次接触外国人,以为打个马虎眼就可以混过去了,以前对上对下都是这样糊弄过关的。哪知道,到了主任们答应的整改完成时间,格里希先生一检查,根本就没有做任何改进,他非常愤怒,对我们的“马马虎虎”恨之入骨。经过和格里希先生一起工作,全厂干部职工都不再敢马虎,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也在全厂干部职工中奉行起来了,承诺的整改任务就是连夜加班也要按时完成,每个职人认真完成岗位职责,质量管理就此逐步上了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