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高桥古镇

朱忠良

<p class="ql-block">位于浦东的高桥古镇,在上海众多古镇中,有点与众不同,似乎跟老上海的契合度更高些,有不少“外滩式”的老建筑。东街上的仰贤堂,最引人注目。它竣工于1933年,城堡式,颇为洋气,是著名的营造商沈晋福的宅第,现辟为高桥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高桥濒临东海,到了明代因盐业而兴盛起来,集镇渐成规模。到了二十世纪初、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上海迎来了市政建设高潮,高桥营造商闻风而动,抓住机遇,组织当地泥刀工参与老上海市政府大礼堂、国际饭店、俄罗斯公馆(今俄罗斯总领事馆)、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等一大批里程碑式的建筑,使得高桥泥刀工名声雀起,赢得了“营造之乡”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仰贤堂的内部装饰东西合璧,中堂高悬堂名,陈设如仪,中规中矩。</p> <p class="ql-block">同时还有洋式吊灯等新鲜玩意,透出鲜明的海派特色。</p> <p class="ql-block">除了泥刀、建筑营造商外,高桥还是浦东菜刀、剪刀和绣花针的发祥地。高桥的一批厨师创设了众多特色本帮菜而赢得口碑,其中的长兴店是其中的代表。西街上的长兴店,初创于1903年,混凝土结构两层楼房,山脊墙高耸,外阳台装饰,海派风格实足,与“高桥松饼”一起为古镇特色美食代言。</p> <p class="ql-block">还有西街饭店,为老街聚拢了不少人气。</p> <p class="ql-block">从形态上看,高桥古镇显得有点散,镇区面积广阔,老街呈丁字形分布,东西街已基本恢复了清末民初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高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高桥老街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保护面积达37余公顷,预保留的优秀历史建筑近60栋。</p> <p class="ql-block">仅北街西侧就有成片的明清时期的民宅,其中不少还处于“七十二家房客”的破旧、杂乱状态。</p> <p class="ql-block">令人欣喜的是,西街上的凌氏宅已得到整修,并辟为“高桥人家”向公众开放,使得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民国初年一个四世同堂的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更可近距离观赏到这个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徽派建筑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白墙黑瓦,弄堂深深。高桥还是文人汇聚之地。被誉为“海派艺术宗师”的钱慧安(1833-1911年)出生于高桥花园浜村,高墙之内设有他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钱慧安纪念馆面黄潼港,岸上林木森森,芳草萋萋,一座座宅院隐掩其间,若隐若现,幽雅恬静。</p> <p class="ql-block">一座建于民国初年、地方特色鲜明的院落已辟为清溪茶馆,为人们,特别是街上老人提供了喝茶、听书、聚会的好场所,更为古镇增添了一处温馨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桥之名源于高桥先人的造桥方式:在河的两岸用土堆起高高的桥基,而后再建桥梁。时光荏苒,黄潼港上已不见昔日“高桥”。一座石拱桥-万寿桥早几年得以复建,古镇总算又有“高桥”了。(摄于2005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