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那座山(四)

L.随缘

<p class="ql-block">  小学六年的学制是从我们这届开始的,上初中找愿望又多熬了一年才能实现。开学两周后的一个周末,我没有回家,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去乡上的中心小学去开会去了,安排我和另一个同学看守学校。夜深了,整个学校很静,我躺在宿舍里仅铺了一层草席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总是出现姐姐读书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姐姐比我大六岁,既聪明伶俐又懂事,经常扎着一个大大的辫子,别看她个子不大,早在上小学前就能把做生火做饭、挑水、喂猪等家务几乎都被她全揽了。在生产队上的时候,因为母亲和奶奶要挣工分,同时照顾我和年幼的弟弟,实在辛苦。记得在农忙的时候,姐姐会常常背着我去上学。她总是把我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铺好背衫,她上课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玩。刚开始的时候 ,姐姐没少被同学嘲笑,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听姐姐说,那时我。可以一个人在教室后面玩一天早上,从来不哭不闹。</p><p class="ql-block"> 自从姐姐没有读书以后,我发现姐姐就很不爱说话了。父亲给她买的带皮套的凯歌牌收音机便成了她的最亲密“闺蜜”,总是随身携带,形影不离,连晚上睡觉都放在枕头边上。《农村青年》、《农村百事通》是姐姐每年的必须征订的杂志,每一期都会反复阅读。《广播歌选》让刊登的歌曲在收音机里面常常会播放,也是姐姐的挚爱。</p><p class="ql-block"> 姐姐还说过,想跟我一起参加小升初的考试,她很想继续读书。但让她辍学的事情,从来没有抱怨过父母。由于姐姐合理的施肥、打农药等科学的田间管理, 我们家的收成每年那比其他家好很多,不管是粮食的收成还是烤烟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二年,父亲去外地学习时,听说杂交水稻的产量是老品种的三倍左右,于是带回了一些杂交水稻的种子,让姐姐试种。姐姐如获珍宝,从平整秧田到浸泡稻谷种子、播撒种子 、秧苗田间管理等都是她一个人独自完成,还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有时候一天都会到田埂上走几遍 ,秧田埂都被他踩踏的寸草不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姐姐的悉心照顾,科学管理,秧田里的秧苗又粗又壮,发苗又多。移栽到山脚下的一块一亩多的田里,展示也是非常喜人。到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沉甸甸的稻谷像是在稻田里铺了厚厚的一层,稻穗长、颗粒多且饱满。</p><p class="ql-block"> 乡政府的领导得知以后,还在姐姐的这一块稻田边召开了全乡的杂交水稻种植的现场会 ,还让姐姐分享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姐姐的无私的分享,从此,杂交水稻的种植在曼干河两岸甚至全乡镇全面推广,家家户户粮食堆满了谷仓,曼干河两岸人民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我真心佩服我的姐姐,姐姐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变得高大起来。</p><p class="ql-block"> 种植杂交水稻增收具体情况,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前一年我们家的这块田里种植的水稻是老品种“白谷” ,收谷子那天晚上加班打下谷子,第二天早上全部由我挑到房顶上去晒 ,记得清清楚楚 我挑了九挑谷子;无独有偶,第二年也是我挑这一块田里打下的谷子到房顶上去晒,足足挑了九挑谷子。</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常常会想,科学真了不起,姐姐真厉害,祖祖辈辈都没有解决的粮食匮乏的问题到此为止。人们凑在一起都是眉飞色舞地谈论今年的丰收。饱经风霜的年迈的奶奶,看着山一样的谷堆,激动的说:“ 从前想都没想过会见到这么多的谷子,收一年的谷子,三年都吃不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