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个著名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阅读期刊,读我不喜欢的诗时,总能发现一种贫血症,词语没有生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您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这样的词语贫血症的问题。那么多单纯的生机蓬勃的青少年,他们刚刚离开小学步入初中,他们满脑子都是关于未来的美好动人的憧憬,而不仅仅是描述。描述需要准确的词语,需要稳定性,需要冷静甚至冷酷,但是,憧憬不需要这些。我宁愿一生中都把未来和憧憬放在一起,也不愿意用“描述”这个词语,我宁愿未来具有一种乡村深秋迷雾的魅力,那种魅力对于熟悉时辰的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柿子正在成熟,山桐子的大片叶子全部飘零,枝条上都是大串大串的玛瑙一样的山桐子,树林里的老鼠忙于储存粮食,它们生命中的遗传基因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环境的压力,一部分则来自于他们出生之际就和他们的父母亲在一起如何迎接冬天的经历。我相信,老鼠之间的对话体系既完整也封闭,就和我们人类的话语体系一样。话语某种意义上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为了封闭自己。一个人不懂得另外一个人的语言,是进入到对方世界的第一道障碍。我至今都相信几百年数千年的战争带来的驱赶,使得一部分弱小的民族最终依赖于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才能生存,外面的人需要破解,而一旦这种语言体系被彻底瓦解,这个民族的存在就失去了任何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您是语文老师,您在讲解一篇课文布置一篇作文,或者仅仅是分析某一些经典的段落和令人一念就永远铭记的句子,您一定知道您在做什么。学生们日常生活的话语是如此生动,甚至充满市井的味道,但是他们的作文却仿佛被关进笼子里统一喂养的农场鸡一样,同样的时间喂食,同样的时间被白晃晃的灯光照射,以至于我们现在看见的鸡,它们的眼睛六神无主失去关于蚯蚓和蚱蜢的任何印象,同样的时间生蛋,同样的时间长到两公斤,同样的时间以批次的形式送到屠宰场,一切按照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完成生命的全部过程。我母亲一直生活在乡下,一直喂养十几只走地鸡,每一天早晨公鸡打鸣,曙光越过山坳,一群鸡争相扑打着翅膀跳上灌木丛,相互追逐,公鸡耀武扬威,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母鸡,片刻宁静之后,它们沿着田坎走到田地里,荒废的地里到处都是它们的美食,从蜈蚣到蚯蚓,从小飞蛾到蟑螂,它们毫不畏惧地和蜥蜴打斗,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样子。公鸡和母鸡的鸡冠始终都是红润的,眼睛明亮得可以发现任何隐藏或者准备慌张逃逸的昆虫,那种机警值得猎人写进自己的笔记。我突然想起来毕加索那只好斗的小公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想,您的学生绝对不是您要关进笼子里做实验的小白鼠,更不是圈养的鸡群,您不会希望您的学生的思想被盖上统一的公章。这些公章只适合于文件,但是对于思想和孩子们的作文毫无意义,只能是伤害。我们现在到处都在听人谈论创造性谈论创意,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以为创造性属于某一部分人,而不属于自己,这是谈论创造性的可悲之处。有两本书您有时间可以看看,一本是《创新自信力》,一本是《异想-天开》,都是关于创造力的经典作品,您可以通过阅读发现您可以做更好的事情,可以面对您的学生倍感荣耀:他们如此年轻,如此活跃,如此精力旺盛,如此想象力丰富,如此对于未来表达令人振奋的敬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点可以肯定,您可以通过词语自身的生气来唤醒和塑造学生的生命。一个衰老的人的表现特征,除开和机体功能的衰退有关,还有一点远远没有被人认识到,那就是他们语言功能的衰老丧失:含混不清、吞吞吐吐、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词语没有内在张力、句子失去方向感、而由语言形成的思想则萎靡不振、没有任何思想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年纪轻轻的人就已经走向衰退,他们已经困惑于真正的经典作品带来的语言的力量,沉湎于网络语言造成的伤害让他们正在失去和经典作品的基本关系。就此而言,您的责任超过您之前所有的时代,这个超过的意义在于重返我们那些祖辈们奠定的生命存在状态和词语的根本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今天可以读《荒原》或者《离骚》,有多少人像我们1983年代一样,站在江边,大声朗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而泪眼汪汪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