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随笔:记住乡愁•(普通话版四十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永远难忘的夏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忆五十三年前的夏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顾从林 江苏响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还是一九六九年,那时我刚六岁,俗话说“夏至水门开”,的确是这样的。那年夏至,天不算太热,布谷鸟挨家挨户不停地叫唤,摧促各家赶紧收割小麦,可能它知道一场冰雹雷雨就要来临。可是,大家就像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一样,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做着常规的事。</p> <p class="ql-block"> 过去收割小麦不像现在有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一起完成,不用凉晒就被商人收购去了。那时候收割小麦前后需要四十多天,妇女负责收割,男人负责推运,放到集体的大场上还要凉晒,最后要用牛拉石滚碾压,到了七十年代后,有了脱粒机,收割进有所加快。把石滚碾压后的麦子还要进行扬场,扬好后的麦子再进行凉晒,这样才能装到屯子里,屯子很大,屯子顶上都是用草帘盖着,防止雨水浸入。过去天气预报又不像现在这么准确,那时的天气预报,就凭经验预测来报的,当时有人这样形容天气预报员,说他在预报时把头伸出窗外看看就行了。当然这是笑话,因为,那时没有现在的预测设备。</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的夏至,生产队的麦子还没收,我家二分自留田的麦子,麦田中间黄了,四周还有点恋青,我母亲拿着镰刀准备割的,看看还有点青,就回家来了,准备等两天再割谢。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大家正在吃午饭的时候,雷鸣电闪,风雨大作,这还不算,黑云滚滚,突然下起了冰雹,鸡蛋大的冰雹直往下砸,下了半个小时,地上一层铺满了冰雹,把所有的小麦全部砸光了。</p> <p class="ql-block"> 生产队干部立即组织社员到田里检查灾情,结果,小麦全部倒覆,穂头基本上被砸开,麦粒洒了一地。各家各户的自留田小麦也都被砸光,我母亲懊悔上午没有收割上来,现在颗粒无收。大家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麦子被砸了,心里像刀绞一样的疼。上午还黄橙橙的一片子,中午就变成这个样子,你说能不叫人心疼吗?你可知道,这是大家一年的口粮,被这一阵冰雹给砸了,这一年可怎么过啊?</p> <p class="ql-block"> 夏至水门开,一开无收时。从夏至这场雨后,每天都下了一场,白天没下晚上下,上午没下下午下。结果,一直延续到秋冬季节。夏天,大家只分得一些烂麦子,晒干了磨成粉,没劲道,不能做馍头吃,也不能蒸包子吃,只能贴成锅贴或者做成杠子饼,吃在嘴里倒是有点甜。秋天玉米由于天天下雨,也没有长好,每家连玉米棒带皮只分得一小篮子。到了初冬,山芋也淹了,连山芋藤,每家每户只分得一小篮子。</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的口粮,怎么能够全家人一年糊口的呢,好多人都悄悄地遛出去讨饭。幸好,我的父亲母亲,由于平时省吃俭用,还有上年度余下来一些粮食,加上公家供应的一些救济粮,免强够一天两顿。尽管生产队的农活这么重,尽管每顿粥稀得照见自己的眼珠子,我们一家还是挨过年。过了年离收麦还有几个月呢,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筋疲力竭,盛粮食的缸底都露出来了。好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野菜开始生长了,可是,野菜长得慢,群众挖得快,哪里能够这么多人吃呢?</p> <p class="ql-block"> 望着天,天现在是晴朗了,望着地,地现在是吃光了。沟渠河道,只要能长出来的野菜、野草,基本上被挖光了。桑树叶、榆树叶又出来了,大家又去吃它们,没几天,叶子又被吃光了。在这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有一天,母亲留守家里,父亲带着我,趁天还没亮,偷偷地遛出村子,到涟水县石湖镇(过去叫甸湖乡)讨了一天的饭。这是我一生难以忘记的事情,永远刻在我心中,然而,这又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它促使我永远不忘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