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素养 实现立德树人

樊颖

<p class="ql-block">“ 国培计划(2021)”——山西省县级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p> <p class="ql-block">  七月六日,暑假伊始,我们便从省内各地来到省城太原参加为期十天的由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培计划(2021)”山西省县级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集中培训。适逢酷暑,但培训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在培训中我们听到的是不断的追问,我们看到的是不断变新的尝试,我们感受到是思维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太原师范学院领导在开班典礼致辞</p> <p class="ql-block">  本次“国培计划”学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专家之一——罗茜老师。讲座伊始,罗茜老师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事例向我们阐述了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令人深思。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在培养守法公民的现代教育终极目标下,开设《道德与法治》课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任。罗老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需要教师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学活动,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式。</p><p class="ql-block"> 结合案例,她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教学活动,如:竞赛活动、游戏活动、考察体验、情境重现、角色体验、问题辨析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以活动为基础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活动促发展,真正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p><p class="ql-block"> 正如罗老师所说“你若想做好,总会找到方法”。作为教师,我也需要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好习惯,涵养学生报国志,增强学生的行动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罗茜老师正在讲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p> <p class="ql-block">  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相互交融,但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覆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全部课程内容,既突显了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又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而且和初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保持街接,体现了育人方式的阶梯式上升和培养目标上一致的一体化设计。</p><p class="ql-block"> 印象特别深的是来自璧山区政协委员、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曾佑惠老师的“中国故事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我们在这节参与式的课堂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参与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平等、交互、开放、体验。这让我反思到日常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再小组成员交流分享,然后分组汇报,最后教师总结所有小组的成果并得出最终结论。学生在参与式的课堂中,核心素养在潜移默中内化于心。</p> <p class="ql-block">曾佑惠老师在讲“中国故事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为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我们,应时时知行合一,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促进自我专业与内在修养的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而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重中之重,故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切勿照本宣科,削足适履,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高质量教育服务。最后,感谢道德与法治二班班主任杨晋华老师在培训期间对学员们的周到照顾。</p>

法治

素养

道德

学生

老师

小学

核心

学习

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