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凤】聆听莫国夫老师《小学语文高品质学习设计探讨》心得体会

清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深耕于课堂教学的老师,最急切盼望的是能够有专家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今天就有幸聆听莫国夫老师《小学语文高品质学习设计探讨》的讲座,我收获颇丰,使我这个处于业务提升瓶颈期的老师茅塞顿开。</p> <p class="ql-block">  一、准确解读文本,体现整体与关联</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有着二十年教龄的“老教师”,随着课程改革,我也从“老教师”变成了“新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老师,每一位老师都盼望着课堂上学生能学得好,那么如何学才能学得更好?首先这位教师必须做文本的“知音”,准确的解读文本,读懂文本的价值。莫国夫老师说:“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制约着语文课堂教学深度发生的关键要素”,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决定着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反思我自己,我有时就像莫国夫老师说的总是拿自己语文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教学,现在想想真是愧疚。课程改课后以学生学为主体的课堂怎么能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教的方法呢?怎么能用老师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呢?记得三年前听过王荣生教授讲过解读教材的方法,能够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感受文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再读文本会有不同的疑惑,最后是站在语文教师的角度以专业的姿态梳理文本的关键点。莫国夫老师同样交给我们文本解读的三种视角:普通读者、语文教师、普通学生,只有这样研读文本,才能准确的解读文本,才会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做到胸有成竹。</p><p class="ql-block"> 教材的编排是成体系性的,每一个年级段的编排,每一个单元的编排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只解读单独课文,而是要体现单元的整体性,理解“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的逻辑,分析一单元课文间的关联,理清各板块间的关联。不光要注意单元内的整体性,还要有“关键能力”的联系意识,注意纵向的各学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二、关注学情,设计高品质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 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那么就必须关注学情。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都心里只有教学任务、教学环节,总想着在课堂四十分钟完成教学任务,却忽略了课堂上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一节课下来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成了一个听众。一节高品质的课堂从学习活动的设计就要依据预学单分析学情,根据学情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关注学情,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倾听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表达,要在教学中心里有学生。一堂高品质的课不是老师讲得有多精彩,而是在适合学情的基础上学生如何学得更好。</p> <p class="ql-block">  三、设计学习支架,使学习有法可循</p><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怎样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是是学习设计的目的。学生课堂上不是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语言的运用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所以学习中方法重于知识。莫国夫老师深入浅出的教给了我们如何设计语文学习“支架”。</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专家的指点醍醐灌顶,但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高,路漫漫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文本

学习

学生

老师

解读

语文

课堂

莫国夫

学情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