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老师和他的紫砂壶故事

李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郑荣老师和他的紫砂壶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李 明</p><p class="ql-block">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p><p class="ql-block"> 紫砂泥,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泥土,原产地在江苏无锡宜兴丁蜀镇,此泥做壶,便是宜兴紫砂壶。</p><p class="ql-block"> 用紫砂壶泡茶,与茶禅一味的国学文化高度契合,更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9日,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国学读书会,有幸与郑荣大师在安庆太和堂茶馆有个约定:漫谈紫砂壶。一起倾听他与紫砂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生于宜兴丁蜀镇蠡墅村,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后隐居地,自曾祖父这辈从常州湟里移居此地,曾祖父祖父两代均为烧窑工,可谓生在陶艺之地长在陶艺之家。</p><p class="ql-block"> 少年学画,从陶校到南艺,专业学习美术七年。中国书画和紫砂壶,血脉相连,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郑荣老师正是融合这个契合点,他所制作的紫砂壶,壶中有书法、画中有陶艺,壶、书、画三位一体,完美集合,有几人能超越?!</p><p class="ql-block"> 紫砂,就是陶泥,称起紫砂也只有百年。通过几代人智慧的叠加,而成就宜兴紫砂壶的独领风骚。</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全手工和半手工壶制品?造型的能力是一个人的艺术天赋,学做紫砂壶不是每人能做出来的,有模具基础上的陶泥造型就是半手工,是可以做量的,但却是冷漠没有温度的。全手工,在紧泥的过程中,造型会更紧实些,全手工是有温度的,却是孤品稀有的,收藏价值更高。</p><p class="ql-block"> 紫砂壶的国学价值:造型稳重厚实,体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壶身的铭文极简,但立意高深,更具想象和玩味;紫砂具有透气性,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质朴东西的体现,壶,是拿来用的,所以,好用是设计考量要素。好玩,是它审美的考量标准;审美情趣是高雅的,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有关,他们吟诗作画、题诗记事于壶上,成就了“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之雅事渊源。</p><p class="ql-block"> “看壶不如养壶”,摆在案头收藏把玩,不如用茶水养壶来得实用来得永久,郑老师的制壶、用壶和养壶观点,让壶不改初心,让人更觉接地气,不觉之间对紫砂壶艺术的认识更多一份赏鉴……</p><p class="ql-block"> 一场紫砂壶的漫谈,聚集着一群同频共振的爱好者,传承民间艺术,发扬国学文化,让璀璨的中国文化更加夺目灿烂!致敬郑老师!致敬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