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风——悠悠石墩情(6)

圈圈

<h1><p></p><p> 打针风</p> 八十年代中期的有一个学期,在苏南大地席卷了一场奇怪的风暴-----来打针了。<br> 早几天就有人议论,说太仓那边的中小学生因为怕被打针,整班整校地逃学。对此,大家都当笑话聊聊。<br> 两天后,又有从街上喝早茶的老头回来说,昨天浒浦、梅李的学校里学生都逃回家了。<p></p><p> 到了第二天,忽然有人说兴隆中学也有学生被家长喊回家了。我们都表示纳闷。不管他们,我们反正能够正常上课就是了。谁知,午饭后真的有家长来学校把孩子领回去。老师们纷纷询问家长,原来是外面都说有人要来为小孩子打针。家长们主要担心的是说打了此针后长大了不生育的。</p> 这怎么可能呢?老师们与家长劝说、解释,但无济于事,到底有不少学生被喊回家了。尽管教室里稀稀拉拉的,但我们还是坚持上课,不能落下教育进度呀!<br> 次日早上,老师们商量好准备把昨日教学的内容粗略地复习一下,以照顾昨天缺课的学生。谁知每个课堂里都只有几个人,不一会儿又有家长来把孩子强行领回家了,教室里就剩下我儿子与一位死活不肯跟妈妈回家的陆同学。<br> 啥意思?学校里竟然没有学生可教。望着空荡荡的校园,我与陆同学开玩笑:“你哪能没跟妈妈回家?”他单纯又天真地回答道:“我反正跟盛春流。他不回家,我也不回家。”奥,原来他是看我儿子样的!我随即表扬他好样的,是个爱学习且勇敢的好孩子。我从办公室图书柜子里取出好几本图书,让他俩在学校里看课外书。</h1> <h1> 我走上大队桥上往两头张望着,希望有学生回来上课。有大队厂里出来的女工问我为啥要为孩子打针?我解释根本没有人要来打针,而且永远不可能用强行打针的方式来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她又问:“不然哪能全这样讲呢?”我凝视远方随口说:“都是愚昧无知造成的!”“啊,尼妹?几队里的尼妹?她变啥死乱讲呢!”我知道全大队有五六位叫尼妹的,但此时此刻竟然无言以对,叹了口气回到校园。</h1> <h1><p>接下来的连续两天,除了教师子女没有其他学生。我们又急又气又好笑。男教师们便在操场上学骑自行车,女教师在一旁看热闹。路过的人都笑我们是学生放老师。</p> 照例,我们不上课多省心省力啊!可是,我们都担心完成教学任务受影响呀!经过打听,说不仅我们兴隆的学校没学生,周边几个公社(乡镇)的学校也都空堂了。</h1> <h1><p>接下来的连续两天,除了教师子女没有其他学生。我们又急又气又好笑。男教师们便在操场上学骑自行车,女教师在一旁看热闹。路过的人都笑我们是学生放老师。</p> 照例,我们不上课多省心省力啊!可是,我们都担心完成教学任务受影响呀!经过打听,说不仅我们兴隆的学校没学生,周边几个公社(乡镇)的学校也都空堂了。</h1> <h1><p> 两天以后,有学生三三两两地有学生来上学了。三天后,学校终于恢复到正常上课。</p> 这场突如其来的打针风暴席卷苏南农村,奇怪的是始终没听说城里学校有空堂现象。这充分体现了城乡的巨大差别。</h1> 20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