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山下火种传 茶文化中谋新篇———我校特色项目建设校本培训活动纪实(六)

明明

<p class="ql-block">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  7月9日上午,我校教师在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兰键同志的带领下奔赴四望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与采茶体验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四望山是著名的革命纪念胜地,位于豫卾两省边陲的桐柏山、大别山之间,主峰海拔906.4米,登峰顶可望河南省的信阳、桐柏和湖北省的随州、应山四个县(市),故名四望山。</p> <p class="ql-block">  四望山是浉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新四军五师指挥部旧址。1938年冬,新四军五师方敏生、王国华、张星江等领导同志带领天目山游击队在四望山一带活动,宣传共产党政策,发展壮大革命队伍。</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的学习,十分感动、备受鼓舞,入党誓言入脑沉心,我校教师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p> <p class="ql-block">  四望山不仅是红色基地,且有“茶乡明珠”之美称。它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适合茶叶种植,所在的浉河区被评为“茶王之乡”。</p> <p class="ql-block">  书生只知茶叶贵,不知茶农采茶累。老师们下田体验采茶,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  说到“茶”就想到“雅”,可经过这次深入的交流学习,我们看到了茶文化成功背后人民的艰辛与不易。从一个个希望之芽,经过层层工序,即便是离开了生存所需的茶树,依旧是充满了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采茶、摊晒、筛选、杀青、揉捻、熟锅、理条、烘烤。</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都是在蓄能,就像我们的人生,想要茶一样的雅致淡然从容,就需要自身足够的能量去支撑。</p> <p class="ql-block">  教育如制茶,需要有科学的流程,需要辛勤的劳作,需要有茶农吃苦耐劳的精神。不面对层层筛选,如何脱颖而出,不经历高温的烘烤,如何杀去自身青涩的稚气,不揉捻、不理条如何成型,不熟锅何以有沁人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  之前的嫩绿小芽变成了干瘦没有存在感的黑绿色干叶。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在沸水里低低的呻吟,一瞬间,犹如绿莲一般绽开,那是生命再一次的迸发,让人不禁动容。</p><p class="ql-block"> 信阳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茶,人世间的煎熬对我们是一种成全。我们需要了解茶文化这门课程,在感受茶道魅力中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清风拂面,静下心来站在绿色茶海之上,顿觉神情气爽、清雅、自信。</p> <p class="ql-block">  花香蝶自来,茶香人自品。我校教师会在工作中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勤学本领,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沿着革命者的足迹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