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应邀参加黄平县民族地区基础学科质量提升专项课题推进会,上午分别听了一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之后是说课、省州专家点评;下午是各课题组汇报课题推进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然后请专家指点迷津。</p> <p class="ql-block">邀请的专家分别是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立昌,凯里五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丁光琴,凯里市师资综合培训中心生物、科学学科教研员杨梅。</p> <p class="ql-block">主持这次推进会的是本县教科研中心副主任范宏艳。</p> <p class="ql-block">我是第一次参加本县民族地区项目学校专项课题推进会。参加这次会议,主要是学习,有两点感想、两点收获和一个惊喜,简称221吧。</p> <p class="ql-block">两点感想:</p><p class="ql-block">一是活动主持人非常关键。范主任的主持,亲切、大气,有仪式感、亲和力和震慑力。各种活动,经她主持,老师们便明白了目标、任务,同时经她穿针引线和点评,老师们对活动的路径、方法加深了了解。特别是今天的主持,在三位专家对两位执教老师点评后,她从“三个观察点”进行补充、总结,恰到好处,令人称绝。</p> <p class="ql-block">二是项目学校课堂教学发生变化。通过项目专家指导,课堂教学已逐步从“教师中心”过渡到“以学生学为中心”。两节课均以学生“学”为主,第一节“群文阅读”学的占比为45%,第二节数学“操作化实践研究”学的占比超过60%,为今后课堂教学探索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两点收获:</p><p class="ql-block">第一点收获来自凯里市师资综合培训中心生物、科学学科教研员杨梅的一段话。她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不同。我们可能在身高、面相以及普通话等方面没有优势,但不必懈气,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这样也可以到达山的顶峰,看到不一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番话富有哲理,与龚自珍先生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异曲同工,对我或是对在坐的老师们,都令人振奋,有所启发。</p> <p class="ql-block">第二点收获来自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立昌最后对课题研究的点拨。他说,平时所见的研究,是一堆活动和一堆材料,看不到研究,与传统的东西没有什么区别。课题研究,首先要弄清楚研究什么,其次解决什么问题,最后以什么方式呈现研究成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这个点拔如醍醐灌顶,道明了课题研究的关键:课题研究首先是解决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才能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以及成功经验、案例,这就是课题研究。</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活动,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经中山、杨成介绍,得知我与凯里市师资综合培训中心生物、科学学科教研员杨梅是同村,两家相隔不过两公里,前几年还与周华校长去过她家呢。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方式认识,真是让人喜出望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