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温暖无边——陈若静老师与学生的书信往来

章旭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迈着蹒跚的脚步,扶着楼梯栏杆爬上二楼,85岁的李爱德来到了家门口,拿出早已在手的钥匙打开铁门,推开里面的木门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老陈,我来看你啦!”说着禁不住泪水纵横,她说的老陈是她的老伴,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陈若静,已经离开我们五年了,可她一直坚信他还在,每次回家都这样说,这里有她一生的牵挂,有她一生的念想,现在每年轮流在儿女家居住,可每年她都要回旧房子来看上一阵,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心里实在放不下那份不舍。他们夫妻的关系很好,以前经常看得到他们出双入对,如果一时没见李爱德回家,老陈就会很焦急的出去寻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若静、李爱德夫妇是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解放后的第一批初中新生,而且陈若静还是班长,初中三年毕业后,陈若静进入抚州师范读书,而李爱德由于家庭成分是地主,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她是樟树人,她的父亲从樟树挑着一担药材,一路走,一路卖,到了崇仁就凭卖药材的钱进入一家药店学徒,以后开药店,她小时候家境很好,可现在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让她心里十分失望,她唯一的愿望便是离开崇仁,说只要离开崇仁自己那儿都愿意去,正好抚州在举办教师资格培训班,老师问她去不,她一听立即同意去,在培训班她的成绩最好,各门功课都是五分,培训班结束,她就被分在了抚州实验小学当教师,工作三年后陈若静毕业了,李爱德希望他一起留在抚州,可陈若静说,“我要回家乡去搞建设!”然后分到了秋溪小学教书,这样李爱德只好离开了城市的生活,来到离秋溪小学五里路远的撮斗科村小,这里是一人一校,三个年级,就她一个教师,李爱德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样样教,星期天还带学生去爬山,文教局的领导来视察,看到她一个女孩把学校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说这么一个女孩子在村小埋没了,便把她调入大桥完小,然后还是觉得埋没人才,便把她调入县相山小学搞拼音、汉字教学实验。而陈若静进入赣东大学学习文史专业,毕业后的1961年进入崇仁中学任教,学校解散的几年1969年~1972年,他下放劳动借用到了凤岗中学,学校恢复后,他又回到了崇仁中学任教,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尽心尽责,一心扑在教学上,回家就是批改作文,备课,常常到深夜还在批改作文,而且他很认真,既要有眉批,还要有总批,改着改着,他就要翻动本子看看还剩下几本没改,借以打发枯燥的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回家,除了看老陈,李爱德老师还应我之邀向学校捐赠“优秀教师世家”的匾牌,学校建校八十三周年,搬迁了新校四周年,准备重建校史馆,他们家庭是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表彰的教师世家,他们的父亲陈履国在解放前就在崇仁中学任教,他们夫妇及兄弟都是教师,儿女也都从事教育工作,大女儿陈青蔓师范毕业可以留在团县委或妇联,他们还是认为去教书最好,于是大女儿也分到了崇仁中学,小儿子陈青楠曾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随着一起进入屋里,吸引我的是墙上的一块方匾,那是七四届学生赠送的,上书“师爱永泽”,大红色的字十分醒目,见我看着那匾,李爱德老师告诉我,老陈他就是和学生最亲密,见到有学生来看望他,那是他最高兴、最幸福的时候,他会笑得开怀,嘴都会拢不上,如果不在家时有学生上门没见着,他会很失望,就闷闷不乐。向学校捐赠完“优秀教师世家”牌匾后,李爱德老师从屋里捧出一大摞书信,有三叠,说这是老陈以前的学生来信,老陈生前全部一份一份的叠好装订在一起,他生前常拿出来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翻到这些信,看到信纸上都是各个大学的名称,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不同学校,看着这来信,我觉得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师生情谊。征得李爱德老师的同意,我决定把这些信带回去仔细的看,下午回来的时候,越看这些信,我越觉得这些信是校史的重要资料,便又给李爱德老师打电话,希望能征得一部分放入校史馆,她同意了。</span></p> <p class="ql-block">(1983年寒假期间,82届的学生朱笑新、廖金孙等同学一起上门来看望他,不知说到什么,大家笑的那么的开心,似乎能让人听见笑声)</p> <p class="ql-block"> (陈若静老师全家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通信是谢立中写给陈老师的,落款为立中。谢立中,1957年生,江西崇仁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两通信时间分别94年9月22日和95年9月10日,都是大学刚开学的时间,1994年崇仁一中的唐华荣、熊晖两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陈老师托这两位学生给谢立中带去了手信,后谢立中回信中说“陈老师,我们兄妹三人均是您的学生,在学校都曾受过您的谆谆教导和热情鼓励,我从石庄中学转至一中,开学第一天,听您朗读的学生习作还是我的暑假作文《一件小事》,我由此获得的激励乃至今不衰;弟弟立安和立华也均得到过您的特别关注和教导,这些事情至今想起,仍历历在心,老师的恩情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终生不忘。”信中还邀请陈老师北京旅游,告知自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到了1995年,学校喻志云和朱江两位同学又考取了北京大学,陈老师又托他们带手信给谢立中,谢立中的回信说,“崇仁一中近年不断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校,显示了母校高超的教学水平,令我这个校友感到十分自豪,对母校来的同学,我是感到很亲切的。他们若有事来找我,我一定会尽力帮忙,不必担忧,实际上他们找我的时候并不多,‘关照’云云,都是客气之辞。来信告我您正在编写校史,拟将我与弟弟立安的情况记载入内,希望我们将着博士服的照片寄去。对此我十分感激,也十分惶恐。感激的是老师的一直高抬着我们;惶恐的是,我们迄今仍无什么辉煌业绩能使我们享此殊荣,好在是母校的校史,流传不会甚广,读他的人对此不会有太多计较。因此也就惶惶然从命了,寄上一张我获博士学位时拍的照片(博士后无特殊服装),是全身的,不知是否适用?”信中还表示对老师身体的关心,希望老师保重身体,量力而行,不要太劳累,如果自己回去,定去拜望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若静老师每次在学生入学时,都通过让学生带手信的方式,以期新学生能够在北京大学及时适应,得到关照,也表现了他的一种爱护学生的拳拳之心,时时刻刻把老师的责任挂在心上,记在心里。通过来信,也可以看出,多给学生鼓励,多对学生关怀,始终都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会让学生永远铭记在心。</span></p> <p class="ql-block"> (谢立中在进行国际学术交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给陈若静老师的来信中,有三位来自北京的学生,其中陈新孙一共有16通,时间从1986年9月10日~1997年9月8日,前后达11年,一位是黎国清一共有四通,时间从1991年10月14日到1995年9月10日,还有一位陈玲有两通,这三位都是陈老师带的1980届(1)班的毕业生,他们平时关系都很好,在信中也会互相向陈老师报告各自的情况,有事告知,喜事分享,无事问候,和陈老师关系亲密无间。为什么他们会对陈老师这样时常汇报自己的生活,连结婚、生儿育女的事情都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原因他们信中也有提及,一个是他们都是从农村来的学生,在一中得到了陈老师的关心鼓励,因而获得了人生成功的起点,分别考入大学,然后都到了祖国北京生活、工作,因而倍加珍惜老师的培育之恩,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陈老师他性格温厚,从不摆老师的架子,具有长者的风范,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家庭和生活,也让学生倍感亲切。陈新孙、黎国清当时是通过拔尖从农村进入县中的,成绩都相当不错,当时因为个子小,坐在第一排,陈老师对他们很关心,多次找他谈心,希望他入团,以后考了大学,陈老师依然很关注,所以陈新孙的大部信里面的抬头直接是恩师两个字,写于1986年9月10日下午的信正是教师节,陈新孙考取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生,在信中他向老师报告了他的研究方向,学校的情况,告知通讯地址、住的地方,非常的详细,而且向老师报告了选的课程,共七门,每周26节课,“学生最吃力的是英语,特别是听力方面,英语一年后还需进行学位考试(全校统一),不通过,就拿不到硕士学位和毕业了,可见,英语的重要性太大啦”,以后的来信中除了报告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在家乡有什么事情要麻烦老师他也会直接跟老师说,就把他看成一位长辈,在1991年9月23日的来信中,陈新孙说“您不仅是学生的恩师,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导师。学生愿以您为榜样,为国家干些实实在在的事。”我想,一位老师,特别是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洒在学生身上,学生是会终身记得的,甚至会以老师为榜样,这种教师真正做到了一种境界!在92年10月8日上午的信中,写到“信封上的字是我爱人郭红仙写的,她对恩师您非常敬重,如果今年春节回家的话,我们一定要去拜望您。”让新婚不久的妻子写信封,而且和她说起恩师的恩情,真正把对老师的这种敬慕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家庭之中。1992年12月7日的来信,“今年国庆期间,学生结婚了。爱人是清华大学土木系的研究生郭红仙,估计12月底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明年3月份毕业后将留清华大学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黎国清也在国庆期间与张建红领起了结婚证,由于国清要去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修建黄河大桥,所以他们婚期估计要推迟到春节期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到年底,工作就更忙了,该收尾的课题役抓紧收尾,以便明年开始进行新的课题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玲前不久搬到丰台区去工作了,还分了一套2居室套间,工作与生活都很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寄一幅挂历给恩师您,并预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无巨细向老师写信,让老师分享自己生活日常,这已经是融入了一种亲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黎国清来信抬头是“敬爱的陈先生、师母,您们好!”态度很是恭敬,他的来信字迹工整,一丝不苟,信中提及到陈新孙的单位去了一趟,向老师说到他个人问题到现在未获进展,但这种事急不得,我的意见是稳定下来才好工作,信后也提到了“要去成都出差,也要回到阔别七年的西南交大看一看,杨永高在西南交大计算机系工作很好,去年已成家。顺便提一下,我朋友正在上学,只有等她毕业后才能成家,这是必要的。”杨永高也是他们班上的同学。写于1992年10月11日的信中,“这次写信主要是要告诉老师一个半好消息。一个消息是陈新孙已经成家,夫人是山西人,现正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明年3月毕业,已决定留校工作,另外的只能算半个好消息,我和张建红小姐于9月16日领结婚证,由于暂无安身之处,还没有正式成家。铁科院房子相当紧张,只有结婚后才有资格排队”,关于陈新孙成家的消息,陈新孙也在信中告诉过陈老师,还说这是黎国清作的介绍。他们同学之间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看了很暖人心,出门在外,有一个好朋友好同学在身边关心,时刻帮扶,那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廖金孙是陈老师带的1982届毕业班的学生,和陈老师的关系特别密切,每次回崇仁一定会上门来看望他,陈老师也会陪廖金孙一起到一中来进行讲座。当年廖金孙考取了清华大学,以后到日本留学。这封信是93年4月11日写的,用的是复印纸两面书写,信的抬头就是老师:您好!信中说“看完老师的来信,中学时代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能有今天作为国家派遣出国留学的机会,得益于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您的悉心培养和教诲。我深深体会到:小学主要靠老师,中学80%需要老师的培养,而20%是自己的拼搏,而到了大学,则几乎是靠自己去努力,我进入清华大学后一直是团的干部,这是因为中学时代您给予了不倦的教诲和多方面的关心。现在想起来,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师的培养也难有成功的未来。”信中介绍自己在大阪从事博士论文研究的方向以及地址,还有研究工作的情况,信中还附了他自己写给父亲的信,请老师转交。从来信中可以看到,虽然廖金孙很优秀,但是仍然念念不忘老师对他的培育之恩,发自内心对老师的感激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廖金孙左三回崇仁和同学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给陈老师来信还有很多学生,还有的学生没有考起大学,在工厂打工,也时刻记起陈老师,陈若静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前后带了十四五届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亲密无间,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向他倾诉,找他征求意见,我想,平淡往往见真情,持久更能显真心,这么多学生与陈老师之间的书信往来真真切切的让我感受了这一点,这些书信的后面透出陈若静老师那浓浓的师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