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高考备考经验交流材料

三女子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和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的机会。现在请允许我代表环县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对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试卷做以简单地分析,并且把我校高三语文备考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各位老师作简单地交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能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b> 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试题分析</b></p><p class="ql-block"> 试题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新时代文化成就,加强教考衔接,切实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这份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1<b>、强化基础</b>。试题难度设置符合课标要求学业质量水平描述。比如,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就注重题材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用类阅读材料是由三则选文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文章,但内容与北方熟悉的雪花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文介绍了科学家对雪花六瓣原因的探索和雪花形成的物理学知识。试题设置符合“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方面的异同”等要求。</p><p class="ql-block"> <b>2、关联教材。</b>试题材料呼应教材,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和教材的关联度。比如,古代诗歌阅读选用王勃的《白下驿饯唐少府》,试题要求学生将其与教材所选王勃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比较,体味两首送别诗抒写伤感愁绪的离别之作的不同。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充满豪情。文言文阅读第11题没有考文化常识,改成了辨析句中加点文言实虚词(“食”“放”“靡”“悲”)的含义题,这一变化体现的是由简单识记积累向文言阅读能力考查的提升。考查的文章《曹刿论战》是初中经典篇目,《短歌行》《孔雀东南飞》都是高中重点教学篇目,有意识地加大对教材课本的考查力度,注重知识迁移的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b> 3、创新形式</b>。使用新题型,扩大了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比如,语言文字运用题。这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题型。选材是对小镇相馆的回忆。题目将原来的根据一个情境语段设置三个选择题的样式,改变成根据一个情境设置两个主观题的新题目。第17题是成语填空,需要分别填三个成语。考点从以往侧重考查近义成语差异的辨析变成侧重考查成语的灵活应用。第18题是说明文中两处人称“我”与“你”表达效果的差别。这种问法只在过去的小说主观题中出现,在语用主观题中是第一次见到,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要灵活应答。</p> <p class="ql-block"><b>4、彰显时代精神。</b>(1)以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试题以表格和数据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以民族振兴激励青年担当作为。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期写的书信《“九一八”致弟弟》。第9题充分挖掘萧红对青年命运的观察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析萧红对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的不同感受,引导当代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毅和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健,敢于负重,勇于实践。</p><p class="ql-block"><b> 5、注重文化传承</b>。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事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说苑·贵德》,以吴起告诫魏武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以上是我对高考试题的分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下面是我对我校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工作的汇报:</p><p class="ql-block"> <b>2022年高考语文备考工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一</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凝聚团体力量,集体迎考备考</b></p> <p class="ql-block">  (1) 本届我们的高三年级组是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向上共克难关的年级组。这样的一个大集体为我们的语文备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我们能够有信心、有力量投身于备考之中。我们语文备课小组由七位老师组成,都是多年从事教学一线的老师,我们七个老师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艰苦的备考任务。</p><p class="ql-block">(2)高二课程刚一结束,年级组就给我们各科分发了2017---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并且统一组织我们作答,然后由各备课组组织分析、总结、反馈,从中捕捉信息,为复习确定方向。</p><p class="ql-block">(3)年级组所有老师如有高考优质资源都会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备课组,对于我们需要复印的资料,年级组也会毫不推辞及时给我们复印。</p><p class="ql-block">(4)每两周召开一次备课组会议,及时发现备考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指出解决的办法。会后我们会落实到位,及时予以纠正。</p><p class="ql-block">(5)做好三大阶段性及三次市联考的总结工作,及时进行学情、教情的反馈。<b>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严抓紧扣细做,夯实学生基础</b></p><p class="ql-block"> 在备考中我们主要从“五重”做起,即:重积累、重背诵、重练习、重规范、重细节。</p><p class="ql-block">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重积累</b>。 比如:作文素材的积累</p><p class="ql-block">(1)高一、高二的时候,我们就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让学生做好摘抄笔记,积累课内外写作素材。</p><p class="ql-block">(2)在高三备考中,每周抽出一节课,给学生分享写作素材;每周给学生分享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每周利用晚自习前的诵读时间给学生分享时政热点、焦点等视频资料,比如“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冬奥会”“开学第一课”等等。</p><p class="ql-block">(3)让学生关注和阅读《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权威性刊物和网站,搜集社会时政要点、热点、焦点,积累写作素材。</p><p class="ql-block">成语积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复习资料。每日积累3--5个,一直坚持到高考。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回归教材 。我们用大约三周的时间复习教材,进行文言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每一课从重点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方面做起。对每份试卷、每次练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都予以积累。</p><p class="ql-block">2<b>、重背诵</b> 学生往往摘抄了很多资料,但是写作时竟无从下笔,无材料可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备考中很注重学生的背诵。比如:每个早自习抽出15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写作素材。根据个人情况抽出足够的时间背诵各个知识点。</p><p class="ql-block">3<b>、重练习</b></p><p class="ql-block">比如:(1)古诗文默写题:①64篇古诗文篇篇必背,句句必懂,字字必会。我们对学生一个一个地去考,对每一个字一个一个字地扣。②关注相关的网站,比如“习语文高中版”,给学生搜集多种类型的试题进行练习。③多种练习方式相结合:课时练、归类练,(意象、情感、手法)、限时练等等。</p><p class="ql-block">(2)学习文言文时还采取练笔式,即:让学生以文言文的形式尝试运用常见的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写作自传或为他人立传,并且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4<b>、重修改。</b></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见识浅、偏科现象严重,由此导致许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就很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比如:诗歌简答题,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很高,而我们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诗能力很差,不要说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就是很简单的句子也表达不清楚,因此我们就放慢脚步,进行反复训练,每道题的回答,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要反复训练,我们也要多次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我们就是采用这样的笨办法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p><p class="ql-block"><b>5、重规范</b>。</p><p class="ql-block">答题模式要规范;简答题要有条理;书写要美观工整;作文各种文体的格式一定要规范。</p><p class="ql-block">6<b>、重细节</b>。对于细微之处及时指出,对于每一个得分点都不遗漏,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提炼归类整合, 提升解题能力</b></p><p class="ql-block"> (1)筛选、优选、精选习题,对于教辅资料中的冗杂的习题,我们能够结合我校的学情,大胆予以取舍。精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和新课改地区的新型题型。</p><p class="ql-block">(2)讲清、讲明、讲透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不囿于教参,自己概括总结,让学生更容易接受。</p><p class="ql-block">(3)梯度式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解题能力。语病题题型:针对初中教材没有设置汉语言知识专题,导致学生对于汉语语法一无所知的弊端,我们先做了一个前期工作 :即语法知识的系统讲解。我们从、字、词、短语一直到讲到单句、复句。在学生掌握了语法知识的基础上再结合例子详细讲解病句的六大类型,并让学生学会利用语法结构诊断的方法。再比如,作文结构的训练,我们由最开始的基本的议论文结构模式,逐步提升,到最后进行模板训练(比如小分论式的结构模式)。</p><p class="ql-block">(4)归类整合知识点,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在备考作文时,我们从审题、立意、结构等各个方面备考,完成了作文十八讲,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指导策略。</p><p class="ql-block">(5)因人而异,分类指导,突破重难点。比如,我所任教的高三理(3)班的一个学生,主观性选择题的得分很高,每次都不低于30分,但是总成绩却过不了100分。分析原因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太差,因此,我就指导他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来提升他的现代文阅读能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p><p class="ql-block">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备考中,我们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渗透。在作文训练中,主题的选择紧扣富强、民主、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习作训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宽严相济助力高考,身正为范榜样引领</b>。</p><p class="ql-block"> 高三的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的高负荷压力,身心都很疲惫。因此,我们会及时予以心理辅导。每次摸底考试之后,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状况我们都会及时予以鼓励或批评。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常常也走在学生的前面,每次摸底考试,我们都会很认真地把试题做一遍,从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把参考答案很认真地在答题卡抄写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一份比较标准的答题卡怎样去做;把学生的纸质答题卡再批改一次,目的是发现每个学生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把每个学生的试卷都当面予以分析;把学生的每一次习作训练都认真批阅、点评,并且尽量做到面批。我们始终以“严”字头,“爱”字当心,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心系学生,做好学生的引领人。</p><p class="ql-block"> <b>六、备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b></p><p class="ql-block">1、对考纲考题研究不够。对考点内涵、范围、能力层级不能了然于心,对教材和考点的联系认识模糊。 </p><p class="ql-block">2、教师讲解的太多,把控课堂太紧,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交给学生。</p><p class="ql-block"><b>七、备考建议</b></p><p class="ql-block"> 1、研究考纲、考点,有针对性地训练。2、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加强对名家作品的阅读。</p><p class="ql-block">3、关注时政,关注热门话题。加强文言文的备考。 </p><p class="ql-block"> 2022年7 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