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临夏,古称河州。记得明朝才子解缙曾被贬谪于此地。听闻其名已久,而且认识从这里走出的几个人,今日方有闲前来,不胜唏嘘!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见的,就是这样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八坊十三巷很是有名,特意前来看看。首先入眼的,便是这昭示着回族历史与风貌的雕像。形象康健,外貌俊朗,步履豪迈,当年的筚路蓝缕,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临夏的牡丹极为有名,以前喝过此地出产的酒,瓶子上也是牡丹图案。我来已晚,只看到残存的月季,倚在墙脚,泛着似乎经过迢迢驿路的白。</p> <p class="ql-block">此处占地极广,从多个巷口都可以随意进入。应该每家每户都仍然过着他们的日常,但在这个上午,除了寥寥几个老年,没有别人,显得特别安静。</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偶尔还是会看到这样的砖画,浮凸有致,比例协调,旁有文字。寄寓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其与周围建筑综合考查,显得浑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回族善于经商,这个行业,最需要的就是“守信”。将它写在石头上,更富强化、召唤意味。</p> <p class="ql-block">绮门绣户,青砖小路,花木扶疏,光线明暗,盎然的生机还是会引发一种淡淡的怀旧思绪,牵着人的手回到童年,然后从那里出发,回观目前的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房屋都差不多,区别就在于显现于外的这些带有艺术色彩的布置,不同的选择,显示出主人不同的志趣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也会出现在这里?大概生活的真谛就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比如邻里来往,比如家人相处。时间长了,越来越反感好无必要的斤斤计较。</p> <p class="ql-block">就是一根朽木,也要看被放置在哪里。在森林,就任其腐烂,在烟火的墙边,就是一道风景。如果下雨,蚂蚁也有个可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回族的美食很多,在这里更是比较集中。不过他们做得比较克制,没有那么喧嚣。倘若生意做到影响邻居正常生活的程度,那就不好了。</p> <p class="ql-block">一道美食到底经过多少程序才能被人享用,这就是答案。所以容不得糟蹋一点。这不是你掏钱不掏钱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巷子里处处可以看到这样的雕像,每一处显示的都是已经部分消失的行业。这是一个木匠,手里拿着刨子,正在刨木板。与骑着摩托玩手机的人相比,他很专注。</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估计已有许多人看不懂了。这是在给马钉铁掌。童年时经常看到。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老人一解释就知道了。记得往往在那时,马显得很温顺:它们也懂得这是为了它们好啊!</p> <p class="ql-block">路边随便一家的墙头,都有树身探出来。这是一棵杏树,杏子已黄,无人摘取,一任跌落。怎么想,怎么感到温馨。</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儿应该大都是这样的泥坯墙,后来全都装饰过,但还是有一些保持着原样。摸一摸,是阳光的温度,也是过往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这个许多人绝对不知道的。那时一个碗也弥足珍贵,于是诞生了这个走街串巷的职业——锔碗匠。也就是把破了的碗修好继续让它发挥作用。</p> <p class="ql-block">“匠者之心,惟时光可鉴”,这是哲理之言,也是经验之言。静下心来,就潜心于一件事情,为了生存、发展、接续、创造,也为了无情岁月中那最终的精神安慰……</p> <p class="ql-block">在门口挂一篮花,既给路过的行人观看,也给归来的自己欣赏。让它承载一篮春光,承载一篮希冀,承载一篮姿态。即使夜幕降临,它也会散发幽幽的芳香。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尖顶和飞檐周围,一只接一只的燕子飞过,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流泻着一种欢愉和惬意。想起那首歌:“不要徘徊,你小小情怀……。”</p> <p class="ql-block">绕了一圈,不知不觉到了另一个景点东公馆,对它的历史一无所知,只听说其中的砖画特别而出色,信步进去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了,线条流畅,形象突出,生动有味,细腻可感,虽然有一定的年头了,但仍引人注目。只可惜大多被铲除了。</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长着几棵丁香树,有花正开,走过其下,嗅到淡淡的香气。那种感觉,真是旅游的至味。</p> <p class="ql-block">砖画显然不好制作,但仔细一看,哪怕一枚叶子,上面的纹路都很清晰。作者该有多么用心啊。没有细节的日子不值得过……</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一间屋子,被子是这么折叠的,炕桌是这么摆放的,光线是这么摄入的。纯粹是记忆中的模样。楼房无论怎样也不具备这种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泥塑展厅,作品大多是以前农业社会的场景。这是一个农村妇女在用辘轳汲水,水桶都到井沿了,她还在对着什么人笑,接着就是桶被摇到上方后水又回到井里。这事干过。</p> <p class="ql-block">丰收了,让我们去一座山聚会,带着满足和欣悦,用尽气力,高唱一首花儿。歌中有失落和迷茫,也有祈求和希望。唱给这片土地,唱给昨天明天,也唱给亲爱的你……</p> <p class="ql-block">行走四方,只有在这儿的街边,看到朽木可以这样使用:凿空躯干,填入黑土,种上鲜花,在明朗的阳光下碎碎开放。“万家花柳又重栽”,瞬间,明朝杨一清的这句诗闪现心头,艳丽了整个夏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