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珠源生死情</p><p class="ql-block">文/邓永玲(云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披着霞光,穿过晨雾,我登上绿树成荫的沾益玉林山,这山并不高大峻峭,也没有奇峰险景,但它是一座具有革命历史,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和敬仰的山。</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山顶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虽然已过了清明祭扫的日子,但还有一束束菊花放在碑前,纪念碑两侧和周围的石碑上,雕刻着云南省曲靖边纵第六支队的革命历史,纪念碑中间矗立着一个边纵战士的铜像,他高举着战旗呼喊着战友们前进!</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已伴随时光,在历史的长河里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支万人的队伍里,有三百五十名战士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两名烈士的英雄事迹,让我刻骨铭心,一个叫包其贤的烈士,被敌人抓到后让他投降,被敌人用钉子把他双手钉悬在板壁上,用尖刀刺胸,他宁死都不屈服。另一位叫周小亮的烈士,被敌人抓到后,让他交代党的机密,被敌人用凌迟酷刑,一块一块的把他的肉割下,到死都没背叛革命。</p><p class="ql-block"> 英烈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这是何等的悲壮惨烈?面对惨无人道的酷刑,他们的血肉之躯,是用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去承受那些难以想象的痛苦?我曾在三十多年前,向健在的革命老前辈问过这些问题,他们说:“烈士是为了保护党组织和战友的生命,用坚强的毅力去忍受巨大的痛苦,直到献出生命,如果贪生怕死、就会有很多人流血牺牲。"听了这话让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烈舍身忘死的事迹,但就在我们的身边,珠江源这片红土地上,有这样可歌可泣的烈士,让我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崇敬之心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我生在新社会,没有经历过那些硝烟弥漫腥风血雨的战争,但在纪念碑落成典礼的日子里,我亲眼看到了这些健在的老革命重逢相见那些感人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我大爹中等身材、除两只耳朵长得比别人大一点外,相貌很平凡,他读黄埔军校时就参加了革命,久经沙场的他为了革命改名换姓,他是边纵六支队的司令员,玉林山纪念碑落成典礼的头一天,曲靖地委领导把他从昆明接来,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在地委宾馆和大爹相见,领导关心的问全家人有什么要求?大爹立即说:“没有什么要求,现在亲人们都很好!我们流血牺牲是为了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在场领导发出一片赞叹声,我想这就是革命者一生奋斗的理想和初心。</p><p class="ql-block"> 面对招待他剩下的一桌饭菜,他告诉留着第二天热了吃。为了照顾好八十多岁的他,领导想多派几个人陪同,但他只要侄女(我大姐)相陪。</p><p class="ql-block"> 在那天晚上,几位老战友来和他相见,大家叫着:“司令员!……"扑向他的怀抱,刚才还看着很沉静的他,顿时情绪激动起来,和他的战友紧紧拥抱在一起,个个老泪纵横,那种场面让我们也感动得落泪。</p><p class="ql-block"> 他指着其中的两个战友对我们说:"当年国民党派重兵围剿我们,我负伤让他们快走,但是他们硬是背着托着我,跑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活不到今天。"说完他紧紧地握住战友们的手,眼前的这一幕,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生死战友情!这是历尽艰险和经过生死考验的感情,我就是用情深似海,义重如山来形容都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我们递上手帕让老革命擦干脸上的泪水,他们互相询问了生活及身体情况,当大爹得知这些战友各方面都还好时,才露出了笑容。</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如今这些革命老前辈一个个都离我们而去,玉林山现在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边纵六支队的革命战斗史已载入史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也日益繁荣昌盛。我们应牢记革命前辈的谆谆教导,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江山与日月同辉,让战友生死情伴随着珠江源的水长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大爹写在玉林山石碑上的一幅对联来作为结束语,上联:革命火种历尽艰险洒遍乌蒙花茂结硕果;下联:义旗腾空气壮山河横扫千军威震滇东北。(中共滇东北地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司令员)高怀作于一九八四年九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