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全总连翘果正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张榜奎</b></p>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影响,原本打算五月回晋避暑的我,行程整整推迟了两个月。为避免行程中交通工具感染的风险,我同老战友王丑善结伴选择自驾,一路西行向着太行深处、上党腹地奔驶而去。</p><p class="ql-block"> 骄阳似火,归心似箭。轿车穿过烈日炙烤的冀中平原,横插太行高速,行进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车上我同老战友临时商定,趁着自驾的便利,顺路游览久负盛名的太行大峡谷,了却多少年来八泉峡仙境魂牵梦萦的心愿。车到壶关,历经了报备、查验、 登记、核酸等一系列防疫程序后向大峡谷进发。</p> <p class="ql-block"> 此路虽属省道,但顺河谷盘行而上,崎岖巍峨的十八盘一点不敢掉以轻心。偶尔向峡谷左侧一瞥,青翠油绿的灌木林衬托着一排艳红的大字,仿佛有“全国总工会”几个字镶嵌其间,减速靠边仔细分辨,一点儿没错“全国总工会东井岭乡连翘基地”两行大字赫然入眼。由此,一个新的游览计划已悄然酝酿我心间。</p> <p class="ql-block"> 匆匆游完人间仙境“八泉峡”景区,一刻都不敢消停,就连近在咫尺的“红豆峡”也只是拍了张照片点了个卯,就急着去寻访我所在机关——全国总工会的扶贫基地。经向当地人打听,当地群众说:你打听的村庄叫“平头坞”。平头坞村建设的七彩斑斓,号称“彩色村”。到村里一看,“平头坞”虽然建设的美丽,但并不属东井岭乡。于是又按老乡的指点循着“大井村”的“全总连翘”而去。车上我们几个笑着议论:明明说要看“连翘村”却指给我们看“彩色村”。老伴笑着说:“当地人没见过我们这几个另类,他们怎能理解来旅游的人对大好风光不感兴趣,却对小连翘感兴趣呢!”</p> <p class="ql-block"> 到达大井村口,打开车门,绿油油的灌木林散发着阵阵香气。下得车来,丝丝清凉油然而生。举目山上,林密鸟鸣。走到河边路旁一株连翘树下仔细观察,一簇簇青翠的果实隐藏在绿叶深处,好像怕游人惊扰了它的美梦。其时,一位村民扛着农具走出村来,我赶紧迎上去问询这里是不是全国总工会的扶贫点,知不知道全国总工会这个机关?村民毫不犹豫地用手向山上的红字一指,大大咧咧:“知道、知道”。我问他村里现在有驻的全总机关的人吗?他认真地想了想说:“这几天没看着。”正说着话,又有一位村民走了过来,他手里拎着的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各种菜肴,我看到里面还掺杂着烹熟的大虾和鱼,就开玩笑:“生活不错嘛,吃这么好的菜。”他笑着说有一户乡亲家“办事”请他帮忙。“随礼”后家里人顾不上来吃席,东家送了这些菜,正要拿回家去。聊天自然从村民生活说起。他说这些年生活是越变越好了,收入也多了不少。说着、说着,话题自然转到全国总工会在当地的扶贫项目——种植连翘上。</p> <p class="ql-block"> 连翘对我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我小时候在农历的七、八月间,经常满山遍野去采这味中药,果实青的时候叫米翘,待到果实成熟干裂后叫连翘。虽然是同一种东西,但采摘的时间不同药性也就不一样,当然,价格也有很大差距。就是这样一种普普通通的东西,竟让全国总工会驻壶关扶贫工作队开发成大产业。据知,全国总工会仅连翘一项就扶持东井岭乡种植了4万多亩,保守估计每年能有1亿元的产值。东井岭乡已成全国总工会的连翘种植基地。当地人把这里种植的连翘,亲切地叫做“全总连翘”。听闻全国总工会两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陈刚先后曾前来调查研究,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哈哈,没想到退休十年后,竟有机会亲临自己曾经所在机关扶贫的地方,并目睹了几年来的扶贫成果。绿水青山成为了当地百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全国总工会机关在山西壶关创立的这个品牌,会象一座丰碑竖立在太行深谷人民的心中。太行老区的乡亲们也将永远铭记全国总工会机关在乡村振兴中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榜奎 2022年7月11日制作于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