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山巍巍禅境连,松涛阵阵佑戒坛。</p><p class="ql-block">古寺古坛多少事,往日时光留史篇。</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又称戒坛寺,位于北京西山的马鞍山腰。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年至600年),原名慧聚寺,明正统年间( 公元1065年至1074年)英宗赐名万寿禅寺。因为过去经常在此开坛传戒,故称戒坛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戒台是佛教徒接受佛教戒律时举行仪式的场所。戒台寺的戒坛肇建于辽代咸雍五年(公元1069年),与浙江杭州昭庆寺、福建泉州的开元寺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其戒坛规模又居三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p> <p class="ql-block"> 当走进这松林掩映的戒台寺,古松散发出特有的浓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乃至迷醉……</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历史悠久,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风景秀丽,不仅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寺院,同时也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戒台寺景区正门,一副楹联是:“混沌初开五朝秉敕无双地,乾坤始奠四海修禅第一坛”。</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的主要建筑坐西朝东,分南北两条轴线。南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观音殿等。北轴线上有明王殿、罗汉堂、戒台殿和大悲殿等。</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山门殿,殿内有两尊金刚力士像是佛教守护寺门的神将,民间传说这两尊神将,一个鼻子能哼出白气,一个口中哈出黄气,因之俗称“哼哈二将”。</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前有一通石碑,为清康熙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碑,记载了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康熙皇帝到西山一带巡游,驻跸戒台寺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戒台寺钟楼。</p> <p class="ql-block">戒台寺鼓楼。</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后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精美的石雕盘龙旗杆,这在其他寺庙中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天王殿,殿前有四通石碑,记录了戒台寺在历史上修缮与重建的有关情况。</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正中的坐像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俗称“布袋和尚”。其两旁有四尊站像,称为“护法四天王”。</p> <p class="ql-block"> 弥勒菩萨坐像身后的立像叫韦驮,是佛教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 这棵白皮松位于大雄宝殿右前方,树龄已有800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 这颗古松叫凤尾松,树龄有500至600年,位于大雄宝殿左前方,其枝条下垂,舒展自然,好似凤凰美丽的长尾。</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大雄宝殿,坐落在砖砌台基上,雄伟庄严,覆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正殿。“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颂扬。殿内供奉明代铜铸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公斤。</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门额上高悬清乾隆皇帝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一副楹联为清康熙皇帝所题:“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篁振午风”。</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雄宝殿内精美至极的木雕藻井下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雄宝殿内精美至极的木雕藻井下供奉的药师佛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雄宝殿内精美至极的木雕藻井下供奉的阿弥陀佛像。</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千佛阁,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是戒台寺的中心建筑。该建筑分上下两层,各有10个大佛龛,每个大佛龛里有28个小佛龛,每个小佛龛里有三尊佛,共计1680尊佛,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p><p class="ql-block">(千佛阁正在修缮中,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 从千佛阁前至财神庙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叫名松大道,这里有戒台寺著名的活动松、自在松、卧龙松、九龙松、抱塔松等。</p> <p class="ql-block"> 活动松,已有500多年树龄,其枝干相互缠绕,倘若牵动一枝,全树便随之摇动,实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故称为“活动松”。</p> <p class="ql-block"> 自在松,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其枝叶婆娑,仪态大方,怡然自得,逍遥安然,平淡之中更显得雅韵出姿,故称“自在松”。</p> <p class="ql-block"> 卧龙松,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主干蜿蜒横生,鳞片斑斑,宛如一条降云归来的苍龙。</p> <p class="ql-block"> 九龙松,有1000多年的树龄了。此树一干分九股,伸向蓝天,树干上磷甲斑斑,霜皮半脱,宛如九龙腾舞,状欲九天。</p> <p class="ql-block"> 抱塔松,已有千年历史。其 两条粗大的枝杈扭转盘绕在台基下方辽代名僧法均大师墓塔的两侧,古松抱塔的风韵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戒台寺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像。观音又称“观世音”或“观自在”,佛教把他描写为大慈大悲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 明王殿,即戒坛的山门殿,原名优波离殿,始建于辽代咸雍年间,原供奉优波离尊者。清代改为明王殿,供奉弥勒佛和两大金刚。如今摆放戒台寺的珍贵文物——雕龙佛龛。</p> <p class="ql-block">戒台寺五百罗汉堂(暂为开放)。</p> <p class="ql-block">戒台寺戒台殿。</p> <p class="ql-block"> 戒台殿始建于辽代咸雍年间(公元1065年至1075年),与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福建泉州的开元寺并称为“中国三大戒坛”。</p> <p class="ql-block"> 戒台殿又叫选佛场,门楣上高悬“选佛场”匾额,这是袁世凯手书。</p> <p class="ql-block"> 戒坛为僧人传戒、受戒所用。此坛有三级,每级都有戒神,共113尊。戒神是佛教护法神。戒坛上的金身坐像是释迦牟尼,像前有10把椅子,是当年僧人传戒、受戒时“三师七证”的座位。戒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如授具足戒时,就要有“三师七证”,仪式十分隆重。过去戒师开坛必须有皇帝的敕命。</p><p class="ql-block"> 戒台殿内梁枋上悬乾隆皇帝手书“树精进幢”匾额。梁枋内侧悬康熙皇帝御笔“清戒”匾额。</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大悲殿,原供奉有千手千眼观音像,现已开辟为文物展室,展出数十件原清恭亲王奕訢在戒台寺留住期间所使用的花梨紫檀木雕家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莲花松,树龄有500至600年,树干壮观挺拔,直指苍穹;树冠浑圆完整,枝条匀称,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历代文人雅士赞咏不绝。</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碑刻自辽代至今保留了70余通,承载了戒台寺的千年历史光阴。</p> <p class="ql-block"> 戒台寺除主要建筑物外,还有南宫院、伽蓝殿、祖师殿、关公殿、真武殿、九仙殿、财神殿、地藏殿、日光殿、月光殿、经幢、塔林、牡丹院、斋堂、钟亭茶苑、上院和下院等许多各具特色的院落和殿堂。</p> <p class="ql-block">古松苍劲群山青,遮天蔽日隐仙境。</p><p class="ql-block">殿宇恢弘磅礴势,千年名刹戒坛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