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一游 实验小学 四三班李宇蕙

初一四班 李宇蕙

<h3>  正如习主席所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我们要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其更加悠远刻在人们的心堂。<br></h3> <h3>  属于长鼻目象科,生存于上新世(约5百万年前)到约4000年前,是我国东北地区更新世晚期的常见哺乳动物化石。体型最大的猛犸象肩高可达4米,体重可达8吨,是当时生态环境中的庞然大物。猛犸象具有一对长而弯曲的象牙,根据对它们化石的研究,这对象牙会在猛犸象约六个月大的时候萌出,并在约18个月大的时候被一对恒牙替换掉,而且象牙会以每年25-15.2厘米的速度生长。</h3> <h3>三趾马<br>  属于奇蹄目马科,生存于新近纪中新世,是草食性哺乳动物。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山西、陕西、河南、新疆等地均有发现。因其前肢呈三趾型而命名,但三趾型前肢并不是三趾马所特有,除原始四趾型及单趾型,大部分化石马类都是三趾型的。三趾马是马科进化谱系树中一个已灭绝的旁支,并非现生马的直系祖先,产地为甘肃新时代晚中期。</h3> <h3>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许多的矿物质。如:花岗岩,方解石,石钟乳,自然金,鱼眼石……<br>  我来重点介绍一下自然金吧!自然金属于等轴晶系。发育良好的晶体常见单形有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等。晶体多呈不规则显微粒状,尚可见树枝状、鳞片状、纤维状。自然金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和条痕色均为金黄色!</h3> <h3>瞧这些,便是许多有名的青铜制物品!有的是太原博物馆收藏,有的是毒品犯罪的“胜利品”,还有的是知名人士的捐赠。大多出自战国春秋时期,从古人便有了爱美之心,大多从古墓中挖掘出的陪葬品大都十分精美别致,为装饰品,从头饰到靴子,甚至就连耳环,都有着不同的装饰,从日常生活到带兵打仗,都会少不了青铜的身影,当时在春秋战国是青铜最鼎盛的时期!</h3> <h3>  这些陶瓷和彩绘大都出自唐代,在唐代,这些物品广泛流行,最为广泛的便是侍女陶俑,这些侍女陶俑体态微胖,因为唐代流行,以胖为美,腹部圆滚丰满,五官挤在正中央,姿态端正,雍容华贵。</h3> <h3>  本次的地质博物馆一日游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来游玩!</h3>

三趾型

猛犸象

三趾马

象牙

有的是

地质博物馆

青铜

化石

陶俑

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