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这一段名言吗?”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无人不晓,这本书几乎人人必读,并把其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老师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青少年时代的我们把前苏联看成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天堂。<br> 身为医院院长的父亲平时工作再忙,总忘不了一到周末就带上全家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家上至八十高龄的奶奶,下至几岁的小弟,全都眉开眼笑。记得那时的外国电影几乎全是前苏联电影,至今我还记得那些电影的片名和内容。有描写前苏联集体农庄生活的“大家庭”,“幸福的生活”、有文学巨著改编的“静静的顿河”、“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牛氓” “白痴”、“基辅姑娘”、“上尉的女儿”等等。当然也有不少表现苏联卫国战争和十月革命的电影如“青年近卫军”、“保尔.柯察金”、“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攻克柏林”、“这里黎明紧悄悄”。但少年时代对我印象特深的却是苏联神话电影“萨特阔”,,一位身穿俄罗斯民族服装美丽动人的水中仙女在月光下从深蓝色的湖水中缓缓升起,凌波微步,行走在湖面的镜头令我迄今难忘。<br> 我从高中开始学俄语,大学又继续学五年。为提高学生们学习俄语的兴趣,我们学校还与苏联中学对应的年级结成中苏友谊班,每一位同学都有1-2个年龄相仿的苏联朋友,我们用学到的俄语写简单的信,还互赠照片及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的照片,父亲还专门为我订阅了俄文读物“有趣的图画”(水平相当于中国的“小朋友”杂志)和“少年时代”,现在我还保留了几本作为我们那个年代的印记。我的前苏联朋友一个在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一个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我发奋学习俄文,梦想有一天能去前苏联留学。 我的斯大林格勒的朋友及她的弟妹们 我的西伯利亚朋友和她的弟弟 <br> 电影《静静的顿河》中扮演阿克西妮娅的女演员<br> 哪知六十年代中后期风云突变,中苏关系破裂,我与我的朋友们通信断绝,我舍不得失去这段情缘,又偷偷试发出几封信,终归是石沉大海,渺无音讯。<br><div> 九十年代前苏联解体,一个新的俄罗斯联邦出现在人们面前,又重新勾起早已淡忘的俄罗斯情愫。俄罗斯,我们曾经的苏联老大哥,对我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可又那么的遥远。而今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俄罗斯这片我青少年时代向往 的国土,自由往来于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我总想把这次俄罗斯旅行当成与萦绕 在我脑中多年对俄罗斯的想象作对比,以了结埋藏多年的俄罗斯情结。 <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