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志路106号∽鸣响新中国第一声礼炮

快乐大海蜇

<p class="ql-block">  2016年11月1日,来到上海望志路106号,走进这间仅十八平米的小室,心潮澎湃热血沸腾。95年前(7月23日)一位28岁的青年也走进这间小居,立志用28年时间彻底改变旧中国,如今这已扩建为1300余平米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视频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内一扇小窗透射出的红色光芒,仿佛是公元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发射的61米长无线电波,将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传遍全世界。远隔大洋彼岸的36岁美国议员尼克松,静立在收音机傍,当听到二十八响礼炮声结束后,皱起疑惑的眉头。</p> <p class="ql-block">  直到23年后,当尼克松以美国总统身份开启“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亲自向周总理询问开国大典为何是28响礼炮时,依然未能完全如愿解开他心中的疑问。</p> <p class="ql-block">庆祝建党100周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一”演唱会</span></p> <p class="ql-block">  走进党史展厅,时光仿佛回到公元1915年,正是苦难深重中华民族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长沙一位22岁“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青年,开始以“二十八画生”笔名:“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原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征文召友,以实现其拯救中国的“二十八华生”梦想,但征友仅征到了三个半人,其中有罗章龙和李立三。</p> <p class="ql-block">  展屋中的《新青年》,是那个时代青年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窗口。“二十八画生”撰写的《体育之研究》,发表在1917年4月1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通过《新青年》,“二十八画(华)生”才征集到了“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距此不远的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就是当年《新青年》编辑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视频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上海望志路106号这间小居中的简陋桌椅,依然保持当年原貌,如今只能远望。公元1921年7月,年仅28岁的“二十八华生”来到这里,与13位平均年龄也是28岁的青年人,代表全国53位党员,在此成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此时在他心中默默立下了用“二十八”年时间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宏愿。</p> <p class="ql-block">  这条小巷就是他们当年为躲避法国巡捕,走向嘉兴南湖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视频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随后的二十八年间,“三起三落”的他,历经千辛万苦,排除一切艰难险阻,面对战友的一次次困惑,他以诗人般的浪漫,在井冈山的山沟中,给他们规划出“共和国”的蓝图:“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厅中的革命先烈们,代表着二十八年间,他和他的战友们,掩埋的2100万(其中仅190万留下姓名)烈士(其中包括他的七位亲属)。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昂首走上天安门,实现了他28年前“二十八华生”的诺言(1921∽1949)。</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厅中的革命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视频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开国大典鸣放28响礼炮,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开启了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的太平盛世,迎来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中华民族昂首迈进伟大的复兴征程。28响礼炮已成为天安门国庆纪念庆典的标配。</p> <p class="ql-block">  1999年女儿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 庆祝中国共产成立101周年!</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