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张家口上堡

燕山月

文 / 图 / 燕山月 <p class="ql-block">  1938年张家口市上堡牌坊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在张家口市上堡一带生活,先在朝阳洞街附近居住,1956年又搬家到牌坊街西山底巷。因为,对那里的街道、店铺和风俗人情非常熟悉,至今都有很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历史上有上下两堡。下堡是张家口堡,是张家口市区最早的城堡,俗称“堡子里”,它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与“根”。据史籍记载,“堡子里”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下堡(堡子里)图</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上堡是“来远堡”,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来远堡周长二里有余,城墙高三丈二尺,下以条石为基,四角各建城楼一座。城墙包砖,堡开北门(小境门)、西南门(永顺门),东临清水河,在河畔筑堤建坝,并在河中设水栅,形成完备的防卫屏障。堡内建有公署、营房、抚赏厅、观市厅、司税房等,还建有八角亭一座,市井整齐。堡内有关帝庙、城隍庙、河神庙、财神庙、观音堂、千佛新寺等建筑。关帝庙雄踞城关之上,每逢开市,常在这里讲市,所以人们也叫它“市台庙”。 来远堡的建筑平战兼顾,战争时期可固守,和平时期可互市。堡建成时,正值明隆庆年与蒙古鞑靼部俺答汗实行“茶马互市”的和平时期以后,于是它便成了京西最大的互市之所。</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上堡(来远堡 )图</p> 明时,货物大多堆放在小境门外,双方看好货后,在来远堡内讲市台进行结算。到了清代,因为交易全部改在大境门外正沟和西沟进行,讲市台遂被废弃,在其旧址上盖起了一座关帝庙。关帝庙雄踞城关之上,庙内除了供奉关公塑像外,还有一双一米多高的大蒙靴,意在祈求行走在张库大道上的商旅顺利平安。因关帝庙建在讲市台上,也有人称之为“市台庙”。 民国时期关帝庙(市台庙) <p class="ql-block">  明代大文学家、兵部侍郎穆文熙在考察了来远堡互市后,欣然命笔作诗:</p><p class="ql-block"> 少小胡姬学汉装,</p><p class="ql-block"> 满身貂锦明王当。</p><p class="ql-block"> 金鞭骄踏桃花马,</p><p class="ql-block"> 共逐单于入市场。</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年间,有人画了一幅《马市图》,图中对来远堡互市的盛况作了形象描绘。后清浙闽总督王鹭见到此图,立刻被图中所描绘的繁荣景象所感动,写下《马市图序》。他在《马市图序》中记载:“宣府来远堡贡市,拓中为城,旁肖红崖,宁静诸山。俯瞰梁欐,城中有台翼然, 朱衣危坐者二人,青方袍左右侍者十许人,青袍坐别幄者四三人,环城睥睨,甲盾立者可百人。缦胡之缨,短后之服,弓刀森植,意状闲整。台下军吏数曹,长跪白事。规方壖地,百货坌集。车、庐、马、驼、羊、毡、毳、布、缯、瓨、罂之属;蹋鞠、跳丸、意钱、蒲博之技毕具。其外穹庐千帐,隐隐展展。射生、投距之伦莫可名数。盖一时之盛也。”</p><br><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年间绘《马市图》</p> 其实早在建来远堡之前,这里就是一处蒙古族与汉族进行相互贸易的场所,就像今天的自由市场。周围是些低矮的土墙,围成一个圈儿,在里面进行交易,于是当地老百姓就将其称为“市圈”。后来,来远堡建成了,但人们却依然习惯于叫它的旧名。我小时就听当地人把来远堡称为“市圈”,把来远堡里面叫作“圈里”,后来统一街名改称“市圈大街”。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大境门客商云集</p> 1932年,宋哲元将军出任察哈尔省主席,张家口市是察哈尔省会。宋哲元在张家口民众中大力灌注“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八德思想,遂以《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句之“明德”二字,将张家口当时的大境门街和桥西的水岔口大街、朝阳洞大街、花巷口大街、牌坊大街、都统署西大街、仁寿大街、玉带桥街、边路街等九段路统一命名为明德大街。后因街道太长,又以西沙河上的玉带桥为界,北面称明德北街,南面称明德南街。为此,当年张家口市老居民都把明德北街的街区统称为“上堡”,把明德南街的街区统称为“下堡”。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张家口市上堡示意图</p> 张家口上堡最北端是闻名遐迩的大境门。1927年以前在大境门上镌刻着的是“中华屏障”四字,而非现在所见的“大好河山”题字。据清代边塞诗人夏之璜在《塞外橐中集》之《夏湘人出塞日记》中记述,他于乾隆五年(1740年)经大境门出塞:“镇口官出送,守口兵丁皆怀弓握刀肃立。至口外回视城门,屹立雄壮,石额镌‘中华屏障’四大字。此处出入,近口者有腰牌,远用执照,稽察甚严。口对面山壁上新镌‘内外一统’四字,方径五尺余”。 民国时期大境门外情景 1927年春末,时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题写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镶嵌在大境门的门楣上。题字左书“高维岳”,右书“丁卯暮春”,所写字体苍劲壮观,使大境门更增雄姿。这个题字沿用至今。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大境门和大门街照片</p> 进大境门往南至牌坊,这条街称大境门街(也称大门街)。大境门街上,路西有关帝庙、煤铺和公共汽车站。路东有后建的大境门小学和几座居民院落。大境门汽车站是张家口市第一个公共汽车始发站,建立的时间可追溯到近百年前。察哈尔省《民国日报》1925年9月29日曾专电报道,在张家口是第一次开通了公共汽车,当时公共汽车路线即为大境门站至张家口火车站。 <p class="ql-block"> 大境门汽车站</p>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俄罗斯蒙古学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曾暂时逗留张家口,他记录了初见大门街情景:“大门街是中国大多数城市主要街道的典型,它的外观在一个欧洲人看来是很可惊奇的。它的宽度在有些地方还不到两俄丈;只有少数地方铺着石板,别的地方则是黄土路面,大车在这种黄土路上压出来的车辙达十俄寸之深。 这条街不过一俄里长,但是只要从这头走到另一头,身上就会有一厚层呛人的细土。 在街上铺有石板的地方,车马倒更难走。因为车轮在石板上磨出又宽又深的凹槽,使得大车要拐弯避过路上的坑洼成为根本不可能的事:哪一头牲口也没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把大车从这样的车辙里拉出来;大车一陷入车辙,就只能沿车辙滚过去,直到没有石板铺路的地方,那时要容易一些了。行人有人行道可走,但是人行道有时很低,和车行道齐平,有时又高出车行道一俄尺半。人行道的宽度很少达到一俄尺,更多的是只有一块十俄寸到十二俄寸的石板那么宽。” <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的大境门街</p> 阿马波兹德涅耶夫又写道:“大门街上,从大境门起沿着买卖城的整个城墙,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铺子,大多是住在张家口的汉族手艺人开的。”这是对1892年时张家口大门街上商号的一个概括性记述,“买卖城”是指大门街东侧的来远堡,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知晓:一是这条大门街的路东商号很多;二是这些商号的规模不大;三是这些商号多是汉族手艺人所开。 <p class="ql-block">  清末大境门街关帝庙前车马</p> 上面这张图片是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于1909年5月拍摄的一组张家口照片中的一张,它记录了大门街北端路西关帝庙前的一家车马大店的热闹场景。 关帝庙下面是客店和商铺,院子里挤满了车马。这张照片不仅看出出车马大店的生意兴隆,也折射出张家口当时的商业繁荣。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上堡是蒙靴的集中生产地。张家口蒙靴业早在元明时期就开始萌芽,有少量生产,在清末民初年间有了较快发展。清末张库通商时期,据记载,仅张家口上堡的蒙靴铺就有八十多家,从业人员达二千多人。这些蒙靴铺大都分布在上堡大境门内外,北到大境门外西沟、正沟,南到朝阳洞街两旁,以及上堡大柳树底街、后堂巷、碱店巷、营城子一带。蒙靴铺大小不一,有的是前店后厂经营、有的是师傅带徒弟手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制作的各式蒙靴</p> <p class="ql-block">  那时,张家口上堡街道两侧蒙靴铺和鞍韂铺林立。金黄色的蒙靴幌子挂在门脸两边,比比皆是。同时,经营蒙古货的还有哈达庄、蒙古铜铺、糕点酒铺、蒙古帽铺。上堡有名的东馆子饭庄、正德顺京饭庄、西馆子饭庄等的店主都是蒙古人。内蒙古的十三个旗在张家口都开设了办事处,旗总管的公馆都集中在张家口上堡一带。</p><p class="ql-block">  清末和民国初年,张家口上堡街面很繁华,一年四季都有许多蒙民从蒙地来张家口买生活用品。每天在大街上都能看见穿着紫袍、绿袍、红袍、蓝袍的男女蒙民,东家出来,西家进去选购物品。当时蒙靴铺站门柜接待来客的店员都得会蒙语,如果不会蒙语交流,买卖就不好做成。</p><p class="ql-block">  另外,蒙古人大都信佛,每年都有大批蒙古人途经张家口去山西五台山进香,路过张家口都要采购些物品,这个时候是蒙靴铺做买卖的旺季。在旅蒙商户畅通时的清末民初年间,上堡的蒙靴铺开了很多,有许多都是老字号,如德盛元、双庆魁、大顺魁、德和成、公福成、天巨长、玉记号、大成厚、德兴成、天盛长、天德厚、谦福斋等。</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境门</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受军阀混战影响,张家口经济逐渐衰落,大境门部分城墙甚至被毁,其周围逐年盖起了不少民房。但是这个时期也搞了些市政建设,使大门街状况有了一些改观。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版《万全县志》记载:“大门街马路,由大境门至北牌坊原系石道,狭窄凹凸,行路困难。经市政局将两旁海漫拆去,展宽修筑。马路向无夹沟,街泼水困难。民国十六年,由西沟引水至坝岗,入大境门大街,街之西侧掘一夹沟,清水长流,专供泼街之用,交通亦称便焉。”</p>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境门街 下面这是一幅是1945年八路军解放张家口市,部队开进大境门街的照片,该照片由大境门往南看,街道远端依稀可见上堡牌坊。虽然街道两旁积雪未融,但依然看得出街道平整、便于通行的基本状况。 张家口市在清朝时上下堡建有两座牌坊,下堡牌坊在武城街北街口,上有“武城盛景”四字,亦称“南牌坊”。上堡牌坊,也称“北牌坊”,立在大境门南行不到一里处,即来远堡永顺门西侧的南北大街上,牌坊大街由此得名。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当地老人回忆,北牌坊坐北朝南,高约15米,宽约10米,由六根粗大的原木柱支撑,柱下有石条护基。造型优美,做工精细,上下均为上乘木结构,每个环节都用卯榫连接,没有一颗钉子。楼檐上是绿油油的琉璃瓦,歇山直顶,顶下部四周刻有八仙人、花草和兽类图形。楼檐下面是宽大的横幅,横幅呈“品”字型,正中的横幅高,下面通行车马,两边的横幅低,下面供行人通行。中间横匾上书“皇路清夷”四个大字,字体为颜体楷字,苍劲有力,工整规范。“皇路清夷”出自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的长诗《正气歌》中:“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诗句。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上堡牌坊照片</p> 清末著名的蒙古族汉文诗人延清所作《奉使车臣汗记程诗》中有《晓发张垣四首》,其中第一首是:“下堡街连上堡街,街长十里市阛排。匆匆大境门前过,皇路清夷称壮怀。”延清并在诗后注释,“大境门内有牌坊,上题‘皇路清夷’四字”。据史书记载,清代牌坊下还有一对石狮子,威武如生。旧时元宵节在此悬挂各式灯笼,供人们观赏。 民国时期上堡牌坊照片 张家口市解放后,为了解决街道交通障碍,上堡牌坊于1951年3月拆除。虽然古老的牌坊早就消失了踪影,但牌坊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关于牌坊的记忆也一直都在张家口上堡人的心中,发生在牌坊大街的往事并没有被人们遗忘。 我从小时在上堡牌坊附近居住,看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来远堡,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姿,堡四周被破败的土城墙包围着,只有西南面的永顺门能出入。当时里面有几家企业,其中最大的是张家口地区铣床厂,“文革”中曾改名为红卫机械厂。另外,还有张家口市拔丝厂和桥西区低压电器厂。来远堡内有两条街、三道巷,分别是市圈大街和城隍庙街,几十个院子,住着上百户人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操着各自的乡音,从事着各种行业,住在低矮平房里面。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远堡永顺门</p> <p class="ql-block"> 张家口铣床厂</p> 张家口市上堡牌坊周围从明清开始就是大境门一带的商贸中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牌坊街市仍然十分繁荣,人气很高,颇为上堡一带人们所向往。这里不但商家云集,很多手艺人和小商小贩们也围着牌坊街市摆摊生存。<br>  牌坊所在位置是个丁字路口,往北是大境门,往南是朝阳洞、明德北方向,往东可以进永顺门,形成一个不大的市场,周围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店铺。在丁字路东边,坐北朝南有百货商店,里面除了卖布匹、衣服、棉花等针织类商品外,还有其他各种日用货物。商店门前有一大片空地,是人们聚会之处,这里经常汇集着不少推车、挑担、挎篮儿的小商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当时百姓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文具纸张、针头线脑、盆碗锅勺、柴米油盐、酱醋茶粉等等,都能很方便地从小商贩的摊位上买到。<br> <p class="ql-block">  在牌坊市场看小人书的孩子</p>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牌坊市场还有用废旧物品换各种日用品的“打换”;有挑担“剃头”的;有“焊洋铁壶”的;有“修旱雨伞”的;有“修风匣”的;有“锔碗、锔盆、锔大缸”的;有推车“卖焦土”的;还有摆“小人书摊”的营生,至今记忆犹新。有时候空地上也会来一些变戏法、耍猴、卖唱、撂地儿打把式卖艺的,人们围在一起看个稀罕,也能给平常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br><br>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牌坊市场</p> <p class="ql-block">  牌坊街修锅铝的手艺人</p> 紧靠来远堡永顺门的南侧城墙根儿下,有一片空旷的平地,当时是一个煤球作坊,完全靠手工摇制,为附近的住户提供了非常好烧的煤球。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基本绝迹,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社会生活。<br>  来远堡南有一个大院,曾被日本宪兵队占过,解放后成为部队营房,后来改建成为一座代号“101”的兵工厂,主要生产军用品。<br> 上世纪五十年代牌坊街 牌坊街西面有个牌坊粮店。粮店在1958年开展“大跃进运动”,大办食堂时,被改造成为一个大食堂,当时叫“千人食堂”,是牌坊周围居民吃饭的地方。当年城市也实行食堂化,要求居民都去食堂吃饭,不让在家做饭。我们家也被动员交出居民购粮本,全家去食堂吃饭。每到中午、晚上,我就拿着饭票和饭盆去食堂排队打饭。饭给得很少,根本就不够吃。<div>  后来在1960年困难时期,为渡过难关,城市又实行“粮食低指标,吃饭代食品”,食堂想尽各种办法,把玉米皮、玉米胎、玉米杆、谷秕子、山药秧等打碎磨细,拿来掺在粮食里,做成代食品,从食堂打回来的饭菜难以下咽,居民都怨声载道。1961年5月,城市食堂被撤销,我们才又可以自己去粮店买粮,回家做饭。</div> <p class="ql-block"> 上堡牌坊街粮店购粮照片</p> 牌坊街西边大槐树下,有家三间门脸的蔬菜副食商店,经营蔬菜和各种调料。这也是我经常要去买东西的地方。当时,买蔬菜、豆腐、麻酱、鸡蛋都要凭居民菜本和发的各种票证,遇到食品供应较少时,还要排队才能买得上。菜铺的下面有个缝纫社,可以为居民加工制作衣服。街道东面有一家山货铺,卖些水果、干果等。另外,街上还有规模不大但很热闹的小酒馆、羊杂馆、小饭馆、剃头铺和钟表铺等。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牌坊百货商店</p> <p class="ql-block">  沿牌坊街往南,路东是水岔街,路西就是西山底巷和有名的日昇昌巷。巷内在清末民初时,有山西乔家大院设在张垣的分号“日昇昌钱庄”,当时经营范围遍及京津冀蒙晋各地。解放后,原来钱庄的大院成为桥西区大境门街道办事处的办公地。出日昇昌巷口,在解放初曾有一家药铺。后来药铺关门,店铺成了桥西区长城毛纺厂(厂址在附近上堡水岔街)一个织毛衣车间。行人路过此地,可以清楚听到里面织机发出的“哗啦、哗啦”声音。</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晋商“日升昌”钱庄</p> <p class="ql-block">  上堡从牌坊街再往南就是朝阳洞。我小时候,曾在这里住了好几年。马路西边,在西太平山下,有座非常出名的朝阳洞庙(亦称地藏寺)。因为听大人说庙里有阎王、小鬼塑像,面孔狰狞,非常可怕,所以在附近住了那么多年,我从来不敢踏进庙门一步。</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载,该庙建于清顺治年间,倚山为寺,就洞为殿,洞口上方开窗采光,因阳光可以直射洞内,故取名朝阳洞。庙内正殿顶层石崖上刻有成套《西游记》故事图,人物栩栩如生;殿柱上刻有盘龙,洞内塑有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王像;仓神殿内的神像更是数不胜数。朝阳洞地藏寺景色幽静,每当夏日盛暑之际,身入洞中立感凉爽,常住洞内的和尚仍要穿棉衣。但在冬日严寒之时,洞内却温暖如春。“文革”初期,洞内的塑像被一些群众作为“四旧”全部砸毁,和尚被赶出庙门。后来,这里被张家口市人防办公室长期占用,在新建办公用房时,又将庙宇殿房拆毁,致使朝阳洞庙里原有的一切建筑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 朝阳洞庙(地藏寺)</p> <p class="ql-block">  朝阳洞街是个繁华的地方,商铺众多。路西从北向南至明德北,依次有张家口戏校(后戏校解散,改为地区公路局)、德兴奎糕点铺、粮店、肉铺、百货门市部、药店、蔬菜副食门市部、礼拜寺巷、明德北浴池、观音堂、西大院等;路东面依次有桥西房管处、蔬菜副食门市部、张家口市皮鞋厂、桥西医院门诊部、照相馆、朝阳洞小学、煤铺、山货店等。</p><p class="ql-block">  从朝阳洞街南行二百多米,路东就是著名的营城子。营城子是上堡一处繁华的商贸中心和居民集聚区,当年很是热闹。巷口有桥西区卫生院门诊所,往里面走,各种商铺、买卖都有,商贩沿街串巷,人来人往,非常繁华。从这里街、巷的地名就可以看出当年人气兴旺的景象:营城北面有碱店巷、韩面铺巷、大兴园巷;东面有花巷、蓝旗巷、军械库、旗杆院、黄旗院、后堂巷、解放剧场、大柳树底、河神庙、真武庙、东河套等;西面有左司巷、山西巷;南面就是上东营、下东营、蒙古营等。</p><p class="ql-block"> 解放剧场是上堡唯一的剧场,在营城子东北,大柳树下面。解放剧场旧名“中正堂”,张家口市解放后,改名解放剧场。我小时曾和父母在这里看过山西梆子,记得剧场里面很破旧,坐椅都是一排排木头的,很硬,坐着不舒服。看什么戏名,都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营城子左司巷张家口市民族用品厂</p> <p class="ql-block">  营城子在明末清初曾是驻扎军队的地方,故名。明时就曾驻有军队。清王朝定都北京的第二年,即顺治二年(1645年),八旗军队就开始进入张家口,分为满洲驻防八旗和蒙古驻防八旗。满洲驻防八旗,分左右翼两协领,军队营房先设在营城子,雍正年间,扩建营房,分驻上东营、下东营各四旗。 蒙古察哈尔驻防八旗营房先暂驻在上堡西大院,乾隆年间,始建蒙古驻防八旗营房,就在今桥西区上、下蒙古营。</p> <p class="ql-block"> 清朝军队八旗旗帜图</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我上小学,开始报名在上堡碱店巷小学,上了一个月后,又转学到附近营城子大兴园小学。在清朝时这里曾经有个大兴园戏院,因此得名。戏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由山西商界筹资建造经营。清光绪年间来大兴园戏院演出的名角不少,戏院在张家口名气很大,观众甚多。大兴园戏院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倒闭。大兴园小学校在过去晋商的一座民宅里面,我记得那是两进的大院,有很多间房,雕梁画柱,古色古香,方砖铺地,黑漆大门,很有气派。</p><p class="ql-block">  营城子中间一条古巷中,有一座小小的院落,门楼已经倾圮失形。然而,从这座小院里传出的诵经声,却十分悠扬悦耳,这里就是山城著名的古刹——伏魔禅寺。</p> <p class="ql-block"> 营城子伏魔禅寺</p> <p class="ql-block">  伏魔禅寺初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的建成时间几乎和张家口下堡同步。据《张家口各异的古寺庙》史书记载:伏魔禅寺坐北朝南,前后两进院,有三间山门,三间大殿;后院东北、西北角各有一间配殿,西为火神殿,东为娘娘殿;再东有跨院,院内有东房、南房三间,供僧人居住。原山门两侧置有一对石狮,今已不存。后营城子旧城改造,伏魔禅寺已迁往桥东区东山坡重新修建,新建的伏魔禅寺规模宏大,更显示出昔日禅寺梵宫的风貌。</p> 营城子老街巷 <p class="ql-block">  在伏魔禅寺门口对面不远处是营城子乐楼,也叫戏楼或戏台。戏楼坐南朝北,与禅寺正对。戏楼高约7米,宽约9米,为传统的砖木结构,上世纪六十年代保存尚好,后旧城改造时被拆除。解放初期,营城子庙会,很热闹,一连几天,乐楼上下午都有剧团演出,人们扶老携幼,车水马龙的来看戏。</p> <p class="ql-block"> 营城子古戏楼</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伏魔寺的香火还相当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营城子庙会,商贩云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p><p class="ql-block"> 据1935年编纂的《万全县志》中记载:“庙会以张家口为最多。……赐儿山,四月初八日为奶奶庙会,演剧酬神,红男绿女皆到会礼神,有求子者,有还愿者,形形色色,来往不绝。营城子,上堡,日期四月十八日,亦奶奶庙会也,情形与赐儿山同,惟收售货者,皆搭帐篷,接连比栉,货物云集,游人如堵,极胜一时。” </p><p class="ql-block"> 庙会上有日用百货、土特产品、生产用具、风味小吃,各式各样,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因为我上学的地方就在营城子,每逢有庙会,我上课都不安心,只盼望早点下课。一放学就跑去逛庙会,用平时积攒下来的零钱去买唱戏的大花脸、大刀、木剑玩。</p> <p class="ql-block">  小孩子玩唱戏的花脸大刀</p> <p class="ql-block">  当年,在张家口市上堡东河套一带有一个约300米跑道的公共体育场。1945年8月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改称“解放体育场”。到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人民还习惯称“解放体育场”。这是当时张家口市的唯一体育设施。该体育场1970年后被张家口市十七中(后改为张家口市职业学校)占用。</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日新月异。从我记事起,一晃已经近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张家口上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随着张家口市旧城改造的进行,上堡原有的破旧民房和狭窄街道已经拆除,许多老街老巷荡然无存,代之以新建的高楼大厦、居民小区和宽阔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 新修缮的来远堡</p> <p class="ql-block">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历史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张家口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大境门街已经建起了仿古一条街,重修了关帝庙和牌坊,来远堡也得到整体修缮,大境门街一带重新恢复了兴盛和繁华。</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大境门牌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