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坦然面对人生(杂谈)

芳草

<p class="ql-block"><b>  近来,国家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调查显示,老年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仍有18.3%的老年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空巢老人比逐渐增加。靣临除了赡养、孝顺老人话题外,然而物质上的满足已不再是问题后,更多的是老人精神需求。</b></p><p class="ql-block"><b>  我从2001年9月退休至今也整整二十一年了。从那时开始到外面去走走玩玩又过了五年,尓后回到乡下老家与老伴生一起,活变得百无聊赖、从早到晚,守着一幢二屋楼房,从月初一到卅,从春到冬,早饭后开麽托车到附近村寨行行,十点回来做饭,午休后与朋友家品茶聊天,成为每天生活固定格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平日在电视或网上看到部分老人的儿子,因为要上班挣钱养家,都希望年迈父母到养老院,尽量减少累了整天儿子儿媳麻烦及打扰儿孙。选个设施齐全、口碑好的养老院,有花园式庭院、酒店式管理、活动,生活设施齐全,单人套间,明亮、干净、最重要的是让老人有人照料,不寂寞。</b></p><p class="ql-block"><b> 我有个高官家庭的同学,去年犯上脑中风,经儿女及时抢救,现在可扶拐杖行走,他儿子的经济条件很好,并向父亲表明态度:“父辈的财产完全由他们老人家支配。”但我同学很清楚一去养老院,意味着不可能再回来,那家里的东西怎么办?他十分纠结,便咨询养老院经理:“我家有许多东西,能搬来吗"?经理微笑着摇揺头:“这里有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只能携带一些自用东西”,我同学感到遗憾和无奈,心里陡然冒出烦躁:“我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呀。心想“还是先处理掉吧,该捐、该送,还是委托亲友看管。”但人家经理工作中送走老者已司空见惯,到老人院养老的老人过世后,大多数物品都当成废品统一运走,有的几乎未使用,所有的一切会随着主人的离去而消失。</b></p><p class="ql-block"><b> 已是耄耋之年我的同学心里越想越不是慈味。看看房问的老式挂钟,脑池里像放电影一样想起与祖辈曾经走过的无数日子;看着房上海牌缝纫机,那足足是自己老伴结婚时陪嫁的享礼;眼睛湿润起来,沉浸对妻子无限的怀念一切的一切,睹物思情,这一屋子的东西,是足足一生积攒的,向来勒俭节约,h搬了多次家都舍不得丟弃。如若让他把财产无偿捐截给社会,简直是要他的命、割他的肉。他和老伴对生活极其苛刻。总是奢望用五百块钱过上五千块钱的生活,能节省一元钱,就坐公车不肯打的;如若五元钱能充饥,绝不会花5元5角;大热天空调都不随意打开,担忧要多花几元钱电费:自己能做的家务钟点工,钱像是平日哄他开心的玩具及显赫成功的证据。</b></p><p class="ql-block"><b> 想到这些,老同学紧皱着眉头,很懊恼过去的节俭,我很理解他俩老此刻心情。当我想起我曾经在镇街道住的姨父,几年前到公正处作的公证声明,在确保他余生有足够保障之外,身后财产全部颗捐,五亩地建造的小果园捐给镇作为老人院,两个铺面的租金全作为慈善基金捐给社会,以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态度决然向"身外之物忍痛"告别"。</b></p> <p class="ql-block"><b>  当我老同学听到这些更是不解,他擂胸质问自己"年轻时不择手段拼命赚钱,几乎连生命都搭上,现在全部捐给社会,让我不可理解哈?",我在电话中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们青壮年代,之所以要努力拼钱,就是为了把命运掌握到自己的手里,活得体面,便儿女有个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好一点"。同学当即指责我:"你懂个屁,到老都如此冲动。”我微笑地对他说:"到了如今这把年纪要终于体会到过好日子,其实不需要太多财富和剩余太多钱,月够用就行,过多钱财,也并不是生活快乐。财富只不过是击鼓传花,音传时寄存在你手上,让你看一下、数一次。音停很快就会传到别人手里。许多东西实际上是属于这个世界,他们走到最后留给社会,只是把东西归还这个世界而已。"听到这我的老同学仿佛从旧时光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糖果。总算感悟到对财富和人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 古人云:其实,人世间,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斗;大厦千间,夜眠无非八尺。我们到了晚年都要醒悟,逐渐明白“身外之物”意思。但是真要象姨父这样把财产无偿车献给社会、送给他人,还是心存不乐的。所有老者几乎都会恳求儿女(没有的另说)带走所有财富。但作为物阜年丰一场现代电器化网络化现时。IU女们也只能要些许贵重、易携节的。其他能卖就卖,能捐则捐,送给朋友作留念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历经三番五次对话,我老同学无可奈何,叫来回收店工作人员前到他家估价,人家老板只盯着几支洋洒和茅台、五粮液,不假思索地开价五万元,皮笑肉不笑地说:"我们是为了收拾一些废品,几平都没赚。"哎其实我们脑子不痴呆,网上一瓶50年茅台炒到1-2万元,知道老板在诈,谢绝了,不买给他。很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都把这些全部邀朋喝了它,现在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况且就算是卖得10万元、100万元,也不就是仅成为数字。</b></p><p class="ql-block"><b> 经过这么一来我的同学在朋友、亲朋好友中,常常谈及这些事情。讲明心事,邀请到他家挑选认领台适的东西,不少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纷至沓来。名酒、名烟、陈年名茶,还有一些新的红木家具,都逐渐逐渐被一一认领带走。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粮票、布票、集邮都忍心也一件不留波放走,房间仿佛被洗劫一空,只制下相册、日记、书籍、旧报、奖章、奖状,还有曾流行的高档音响、摄影枪、相机,各式服装、床上用品无人问津,听同邻居说他的心常绞痛,甚至有阵眩晕,泪流一场。</b></p><p class="ql-block"><b> 还有,最让我同学揪心的是书房里几墙书柜,足足三千多册古书没有谁愿意带走。我同学历来就喜欢买书、出书、读书,经济困难时,每购买一本几元钱的书都要东凑西借,看着涉黄、破损的旧书,有的已经绝版,有的追潮到六七十年代的好书。他曾想起有些名人世前把所有书积及手稿送给市里图书馆设立“XX专藏"。拟权认为值得借监,他便主动联系市里图书馆、博物馆负责人,得到的回复是"不是名人,又没有历史背景,无法接受。”我同学想想也很对,自己又不怎么出名更不是高官,如果社会上所有人的书籍都送到图书馆、搞得博物馆不就成了仓库么?如此一来,在我老同学心目中视若宝贝、苦心保存的书籍,在别人眼里不屑一顾、齐之若敝履。他曾经请求几个喜欢读书的晚辈亲戚朋友前来筛:选,几经多场百里挑一的选择,仅挑了几本就不感兴趣拿去,最终有个中青的公务员选了一晚上才选了一大拥书,还十分感动地帮他绑紧搬到电梯口,总算松了口气,回来家中运了运闷气。</b></p><p class="ql-block"><b> 几天后,震怒的老同学在小区楼下目睹二位老人将书残忍地卖给收旧废品书籍报杂的小贩。第二天一早,气得如同受到侮辱,仿佛被人期旋担住心腔般痛苦,眼眶湿得要哭起来。他儿子发现父亲情绪不对便安慰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人都在网上读书,老书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便又联系社区阅览室,负责人说:"现在捐书的人很多,櫃子容纳不了。”在万般无奈之下,老同学叫义工帮他终于联系上广西二所贫穷山区的学校图书馆,得知愿意接纳,他高高兴兴地叫儿子帮忙用车运到请申通快递店全送J出去。</b></p> <p class="ql-block"><b>  将自己所知的老同学的事说到这里,我的心也闷闷不乐。而自己一生来所写的日记、保存的相片、剪报、影音碟礼一些让件怎样保存。这几乎从高中就开始形成写日记的习惯,直到前八年在美篇平台创作才突然止手抄本写。几十多本大大小小日记本,显得古久和沧桑,有塑料皮的,有牛皮面的,也有硬纸的,记载着人生的辛酸路,转折和感悟,像一部跌宕起伏电视连续剧。自己有时仔细翻阅、百感交集,许多重要的镜头又清晰起来,有他年轻时工作拼搏的苦楚;有被领导被冷落的尴尬回忆:有与妻了吵架的场景……读到这些往往沉思须缅、心里翻腾变化,仿佛有一束耀眼无比的光芒刺痛眼睛,内心十分担心如果日记让别人看到,都内心海暗,困戒、自私,其孕丑陋。自己就像在众目暌暌之下赤裸躺着。要如何保存日记,真的一筹莫展,多少也会有点后悔当时为什么每天要偷偷写日记,谁都不让看,况且日记如让孩子孙子们看到,那将无比尴尬,当务之急要把日记付之一炬,想到此,我的心宛如烈火烫伤。</b></p><p class="ql-block"><b> 常默坐泪目,实觉心酸心寒,他生病住院了。最让我难刮难舍的是许多相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大长的,也有一寸的,有亲友、子女和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那一些最旧的相片,吹醒了我沉睡的记忆,那是六十年代上湛江一中念书时,与同班同学在天安门广场前受毛主席接见的照片,有班里几位同学送给的生活照,里面有许多同学一寸照片及背后临别增言,我都喜欢一张一张端详,一张一张辨认,记忆着如电流擦过钨丝不亮了,叫出了照片上人物的名字,心里自言自话地说,你还好吗?其实人已经作古,回忆越美好,心就越深沉,反对现实越惨淡,越看越不能自拔,吃嘘不已。</b></p><p class="ql-block"><b> 除了很多很多相片外、还有一叠厚厚的奖状奖证及奖章,都记载了我一生的关好与辛苦。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谁都会留下诸多值得回忆的印记。人生就是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这个世界每天消失那么多人,其实也没有必要太留恋。自己是芸芸众生,人生就是坐一趟列车,早晚都会下车,重要的是欣赏沿途过往的风景,珍惜车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一生中生活在不断做减法,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千万别和自已过不去,别让心情不美丽。在人越是快日落西山的时候,可不能有损心机和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在现在在想,如果觉得自己人生有意义、兴趣的,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档案,把认为有意义的照片、日记、剪报统统扫描整理一下,搞个芯片,设一个云储保存下来,日后子孙想念您,就可以浏览点击。将来你的后辈子子孙孙能点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丢失了。当然也不要幻想代代相传。子子孙孙记住你是不可能的。不是吗?就连自己又能记住和怀念过,究竟以上的能讲到哪一代?实话能记住的最多就是三四代,三四代以上的人是不熟识的人了,除非被写进历史中载入史册有名望的,有地位的公众人物。才能多留人生光辉片段。其他人很快就陪然消失,搞个云储存最多保存也是一段时间,说难听的这就是欺骗自己、麻醉自己。绝大多数人生命结束其身事也在社会渐渐淡忘了。人生如戏,在生好好地演,不要对道具太多留恋。我感悟到,人是小草,人间(除子自己后代)是没人记住的,是悄悄地来,静静地离开世间。故把这些日记相片,等资料留在角落堆着,自己走后,若干年随他们被当成垃圾处理掉也好。儿孙愿意就留作纪念。</b></p><p class="ql-block"><b> 还有,自己上到七八代祖辈在榃棉新屋留下来的约近十亩地和荒山(田则没有户口在农村没有了)前前十多年回退休回来T都种上了杉树和黄花梨木,还种有几近百棵果树,这两年因老俩体力渐退,常病在缠身,有果也没有去采摘这里也只能使在近些年,附近人们都知道这些林木、果树是某某人种的。至于以后儿孙是否会回来收获,或者政策变动早已易主,那就几十以后儿孙们才知道了。</b></p><p class="ql-block"><b> 其实呀,人到耄耋之年以后,就要知足,在盛世时代各方面生活医疗条件这么好的今天,我国人均寿命才76岁。乃何自己旱已超越这个数字了。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顾虑那么多,凡事不必强求,绝对不要强留。人生再精彩,纵使荣华富贵,也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常态,莫不与草木同朽,一切都是暂时的。纵然亮惜留恋,终究是图然的。当下自己能做的,就是珍惜生命,生活好每一天,既不沉迷于对过去的瑞碎回忆,也不过分担优明天的到来,在东家道喜,西家报丧的尘世事上,自从容地掂量身体,好好地生活,这才是对自己对儿女们最大的负责。</b></p> <p class="ql-block"><b>  人的情绪一旦找判出决口就像火车驶山隧道,温爱和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所以趁着心跳肺腑呼吸正常,更要学会享受闲乐状态,比如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坚持爬山锻炼。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养花、养鸟、下棋、跳舞、唱戏,网络写些作品等。不仅学到了技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如果觉得在家太闷了,可以多出去走走,和家人或者好友结伴而行,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更加舒畅,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颇有好处。也可以趁自己意识体力允许,及时处理完所有人生资料,绝不让个人资装没尊严没敬意地丢弃。到必不得易儿女不可以回到身边陪伴你,就拣几件爱安的衣服,桃几本值得看的书,再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可养老院去。</b></p><p class="ql-block"><b> 话说回来,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主义建设进入第二个百年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予以保障,但人口老年化比例越来越高也意味着社会年轻化比例越来越低,年轻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少。当下的年轻人不仅面临着较大的教育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等,也面临结婚生子等压力,诸多压力会导致年轻人必须先能够考虑当下,你儿孙再多,也很有可能不可以回到你身边来陪伴你养老,他们也从而无法考虑未来。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它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必然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一壶清茶邀朋品,朝看日出暮看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聪耳不闻山外事,逍遥自在享年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蹉跎一世头已白,日里无愁夜安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心若坐禅离尘世,日出游山晚回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各位老年朋友,我写到这里,希望大家有钱就开心地花,</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活到这把年纪了,没必要太多怜惜金钱财富,不要过多沉迷过去的往事,人越来越老,生活也要就越来越简单才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1, 1, 1);"> 2022年7月9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