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隆瀟鋒

印象江西散记之二 <p class="ql-block">巍巍井冈,群恋叠翠。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但也曾是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的贫山区。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井冈山以旅游为支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往日的贫瘩山区变身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新城,老区人民靠吃"旅游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7年2月,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今日井冈山,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这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是井冈山因地制宜探索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国湖南和江西的交界有一座绵延不断、长达八百里的山脉,名叫罗霄山脉,是湖南、江西两省的自然界线,也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在罗霄山脉中段,有一片方圆五百里的山脉,东连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这段山脉包括五指峰、松峰顶、笔架山、桐木岭等,群峰巍峨矗立,万壑争流,林海苍茫,气势磅礴,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这一地域自东汉开始,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起,分属庐陵郡西昌、遂川县地管理,其后,尽管朝代的转换和建置的不同,但这一地域仍分属永新、遂川和泰和辖地。元至顺年间,该地域被以“长宁之义”设县为永宁,县治设升乡(今古城),隶属于江西行省吉安路。元末朱元璋起义获胜初,改吉安路为吉安府,县属吉安府。民国三年(1914),因国内“永宁”同名地有四,避而改县名为宁冈,县属庐陵道。到了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这一地区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小五井特别区。1928年起,这一带山脉有了一个誉满全球的名字: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因为井冈山的名头太响,很多人以为,井冈山的名字也与其他名山的名字一样,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其实,在1928年之前,从来没有井冈山这个名称,即使你翻遍所有1928年之前的文字记载,都找不得到“井冈山”这三个字。井冈山这个名称的由来源于毛泽东笔下。大约三百多年前,广东兴宁县有蓝、黄姓氏两户农民,为避战乱,迁徙到该山五指峰下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安家落户。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旁边又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溪为“江”,便把此溪叫做“井江”,旁边的山便叫“井江山”,村子也就叫做“井江山村”。一次,毛泽东到茨坪西南的“井江山村”搞调查研究,问当地的农民:这村、溪、山叫什么名字?农民告诉他叫“井江”。因客家人说的“江”与“冈”谐音,主席就信手拈来,用这个村子的名,代替了“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值得说明的是,主席在提出“井冈山”的概念时,原意并不是想表达一个山,而是指红军割据的地域,包括山地、村庄、城镇。然而,有趣的是,主席的无心插柳之举,最后竟然成就了一座山,让这座山成为了可以扬名海内外、标榜青史的红色高峰。</p> <p class="ql-block">如今,翻阅《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在1928年10月5日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还未出现“井冈山”这一地名之说,只是提到“大小五井山区”。称这一地方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大小五井是指当时江西省遂川县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五个村落的总称。显然,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比当时红军占据的范围要小得多,用大小五井、大小五井山区并不能准确说明红军的活动地域。所以,一个月之后,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了个报告,该报告的标题是《井冈山的斗争》,明确提出了“井冈山”的概念,以充分说明红军活动区域范围。以后,这个村、这个山就都称为了“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一座绵延不绝的山脉,居然藏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延绵到了全中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你一踏上这老区的红土地,五百里井冈的每一间老房屋、每一片翠竹林都会向你讲述在这里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八角楼的灯光。八角楼位于茅坪村,是茅坪村的一栋土砖结构两层楼房,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毛泽东、朱德、 陈毅等重要红军领导都曾在此居住。这里也曾是红军第四军的指挥中心,在此举行过许多关于革命前途和我军建设的重要会议。由于国民党在经济上对井冈山实行严密封锁,使井冈山根据地所需的服装、弹药、柴米油盐都发生了困难。为了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毛泽东精打细算,教育红军战士节约粮油等。毛泽东率部队刚上井冈山时,就向部队宣布了用油规定,各连及其以上机关办公时用一盏油灯,毛泽东以身作则,他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但能用1根灯芯时,绝不用2根,就是在这油灯的微弱亮光下,毛泽东先后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名文章,这油灯陪伴着毛泽东,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惟一正确的革命道路。因此,八角楼的灯光成了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八角楼因装饰八角天窗而得名。</i></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位于茨坪北面,保卫革命“火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一句“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更是让黄洋界家喻户晓。黄洋界地势雄伟险峻,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而黄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因此人们把黄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黄洋界也是观看井冈山日出、峰峦、云海、杜鹃等自然景观绝佳之地。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大、雾多、云奇。那妖娆的迷雾和翻滚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腾的大海,呈现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气象,蔚为奇观,让您不觉是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红军造币厂。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泽东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部队不断壮大。而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实行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井冈山上的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为了使红区银元与白区银元区别,红军造币厂采用墨西哥版本的模子制造银元,并在制造的银元中凿了一个“工”字,称“工字银元”,意为“工农兵”。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这个红军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就由井冈山的失守而结束。但是,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成功的帮助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p> <p class="ql-block">大井朱毛旧居。毛泽东进军井冈山的福地。如果没有大井,中国工农红军的道路也许会改向;如果沒有王佐,毛泽东也许就上不了井冈山。大井是位于井冈山西南的一个村落,和周边小井、中井、上井、下井并称大小五井,因各村在群峰围绕中形似一口口水井而得名。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大井村后,王佐主动腾出自己的兵营,一幢被称为“白屋”的白墙青瓦房屋,给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居住。毛泽东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这幢房屋曾经作为红军医院的医疗所。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工作。1928年5月以后,红四军军部由宁冈茅坪迁到井冈山,军长朱德、军政治部主任陈毅住在大井村邹安仁家的一幢干打垒的祖屋里。距毛泽东居住的“白屋”约10米。是一栋黄泥墙体青瓦房。俗称“黄屋”,与毛泽东相邻。</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一座书本状石雕上镌刻着:“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一个熠熠闪光的时空坐标,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伟大探索,点亮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之光。</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八角楼,毛泽东写下《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象山庵,他和她的定情之地,记录着他们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孕育农村革命的山水,朴实无华;这里有,笃信远大理想的执着,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出发,走过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最终走到北京。数千年来鲜为人知的井冈山也因而扬名天下,成为屹立于中国革命史上的“天下第一山”,红色政权从此蝶变壮大,取得最终胜利,开创建国伟业。</p><p class="ql-block">不忘初衷,砥砺前行。一代伟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些场景历历在目,登上井冈,寻根溯源。我辈仍需自勉,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