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博物馆长解读魏晋风流,探寻唐诗之路历史渊源——鼓山中学古今知行史学社研学唐诗之路系列活动之十七

求轲沁

<p class="ql-block">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多少文物“在时光里慢慢点染,慢慢湮开”,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等待人们去探寻历史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感受穿梭时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8日上午,鼓山中学的学生们跟随本校徐红素老师,再次踏上探寻唐诗之路的征途,品味千年精粹,传承祖先智慧。</p> <p class="ql-block">踏入博物馆的大门,大厅中宁静且浑厚的气氛铺面而来,夹杂着丝丝凉意,与室外的骄阳似火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一下从盛夏的疲惫中摆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浓厚历史气息的室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观天姥秀丽。在鼓中校友章瑛学姐的解说下,课本上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被陈列在标题墙上,简笔立体勾线,将我们带入李白三入新昌的时光中。</p><p class="ql-block">再看全诗,我们感叹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领略谢灵运“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坚持,惊艳天姥山的传奇色彩,沉浸历史的文明气息。</p> <p class="ql-block">二观“早期文明”,我们了解到新昌的人类活动足迹,栩栩如生的人像正“专心致志”地钻木取火,努力生活。透过小小石镯,我们似乎能看到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新昌江蜿蜒流淌,孕育一方生命、一方文明,我们也在这儿一步步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再观《兰亭序》,我们感慨王羲之用笔方圆结合、刚柔并济,其书法作品的神韵自拓本中可见一斑。让人不禁赞叹“天下第一行书”的隽妙雅逸。</p> <p class="ql-block">四观“镇馆之宝”,一枚小小印章承载南宋辉煌。印面阴刻篆文“卢淵”,古朴苍劲;印钮雕蹲鹿昂首仰天之状,神态毕现。著名篆刻家徐正濂看了“卢淵”石印大加赞赏,认为该印的创作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难以想象是南宋的篆刻作品,而且还是石质的,中国篆刻史需要改写。</p> <p class="ql-block">上到二楼,我们在馆长张斯鸿老师的带领下,领略魏晋风度。接下来,我们将走入魏晋时期,感悟魏晋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p> <p class="ql-block">且听文物轻吟。彩绘抚琴陶俑的人物眉目清秀、神态自若,两袖裙裾飘飘,十指细细抚琴,仿佛悠扬的琴声即将在耳畔响起。彩绘石雕菩萨像简繁有序、相得益彰,既展现了古代艺术家雕刻技法的高超,也凸显了当时的佛教盛行。陶牛车让我们幻想潘安被“掷果盈车”时的热闹情景。</p> <p class="ql-block">且品青瓷灵动。精美的装饰显露在各件青瓷上,生动活泼,体现魏晋特色。动物的身躯体态被转化成器皿的一部分,两者融为一体,实用而不失美观。</p> <p class="ql-block">社会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我们排成几排,留下了一张张值得纪念的照片。我们与历史合照,去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穿梭于时光隧道,眨眼便是千年。</p> <p class="ql-block">最后,特别鸣谢:感谢本校徐红素老师花费多天心血策划本次有意义的活动,并亲自带领我们参加本次活动;感谢新昌县博物馆馆长张斯鸿老师、鼓山校友章瑛学姐为我们倾情讲解《魏晋风度》展和博物馆里的诗路文化;感谢学生会主席厉宇洁的家长提供莲花和莲蓬,新寓意花店丁海英阿姨为我们提供鲜花包扎服务;感谢他们为我们花了时间和精力陪伴我们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