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蝶变”——美丽乡村探访

向霞

<p class="ql-block">三亚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这里面对碧海蓝天,背靠绿水青山,年年瓜果不断,月月鲜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可是十年前,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附近村落的村民却无法分享。因为那时的三亚乡村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交通不畅,网络不通,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儿童看家护院。 贫穷限制了想象,村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游客拖着行李走向酒店,自己却无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有人很形象地概括了当时村民的心情:捧着金饭碗,吃不上热汤面;守着金海岸,过着穷日子;游客天天门前过,自己却吃不上旅游饭</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今日的三亚乡村已不能与十年前同日而语。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三亚的乡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彻底地拔掉了穷根,建成了100个美丽乡村,农民终于吃上了旅游饭</p> <p class="ql-block">三亚乡村凤凰涅槃似的突变,让我和老公多一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决定迈开双脚到实地看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考察从近邻博后村开始,因为博后村离我们居住的小区最近,只有十几公里的车程,穿过一个隧道就到了。博后村虽然紧邻著名景点亚龙湾,但十年前却并没有因为亚龙湾的开发而声名鹊起,仍然是个贫困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从2012年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博后村才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因地制宜,把水田变成了花田,池塘变成了公园,猪场变成了广场,民居变成了民宿,俨然变为一座小城镇,一个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要想富,先修路,村里集资修建了一条7公里长的主路,名为“博后路”。此路路面整洁,车流顺畅,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博后村决定主打民宿,用舒适的民宿接待过往的游客。于是他们在博后路的一侧修建了公园、小超市、餐饮娱乐等场所,另一侧修建了一座挨一座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民宿风格迥异,有地中海式的,有北欧简约式的,也有本土庭院式的,大多属于小型奢华类。据统计,目前博后村有55座民宿,1700多间客房</p> <p class="ql-block">随意走进一家民宿,让我感到除了惊讶还是惊讶。民宿环境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客房内家具的配置,采光的设计,小饰件的装配一点儿不输星级酒店</p> <p class="ql-block">瞧,这家民宿的酒吧多有范儿!博后村的民宿何以建得如此脱俗?村民答:我们把宅基地租给专业人士经营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村民摆脱了家族式的经营,学会了现代经营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2022年春节,博后村民宿累计接待2.48万人次,单日旅游收入突破367万元,实现旅游收入2115万元(数据来自三亚新闻网)</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村民还把不适于种粮食的耕地出租给了上海兰德公司,由该公司开发建设了亚龙湾国际玫瑰谷。许多村民由此成为花工,成为公司的员工</p> <p class="ql-block">玫瑰谷的妥善经营,赢得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村民的收入从每亩2500元增加到每亩3000元</p> <p class="ql-block">博后村的一个公示牌上列出了村民8年来人均收入的变化:2012年为5200元,2016年为9700元,2017年几乎翻了一番,突破五位数,达到16110元;2020年更是高达26800元。8年的艰苦奋斗,换来了全村923户,3337人全部脱贫步入了小康</p> <p class="ql-block">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没有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哪有博后村的改天换地!村民们在村口修建了小康广场,广场四周树立着彰显时代最强音的标语牌</p> <p class="ql-block">最让村民难忘并感到无尚荣耀的是,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们中间,留下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暖心话</p> <p class="ql-block">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句简单朴素的话语,竟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和冲锋号,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努力脱贫的内生动力。8年后,不仅博后村实现了脱贫致富,全国的贫困地区也拔掉了穷根,走上了小康之路</p> <p class="ql-block">习主席的暖心话虽然是在博后村讲的,但确切位置是在玫瑰花田中</p> <p class="ql-block">于是,博后村人把通向花田的道路命名为“亲民大道”</p> <p class="ql-block">“亲民大道”两旁立了许多标语牌,这些标语大多是习近平和中央领导说出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实话,村民们亲切地把这条道路称之为“金句大道”</p> <p class="ql-block">博后村人还在习近平视察过的花田中辟出一块地作为“小康讲堂”,并在“讲台”上以一本翻开的书的形状立了一个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翻开“书”的“扉页”,“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金句跃然“纸上”。这尊雕塑寓意深邃,匠心独具。如果这本“书”能“翻阅”,那么读者看到的将会是,一个个乡村从贫困到富裕蝶变的动人故事,一个个在通向小康路上顽强奔跑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除了博后村,我们还走访了大茅村、中廖村、六盘村等,图为大茅村的漫水桥</p> <p class="ql-block">为了增添旅游的情趣,大茅村在进村的必由之路上修建了一座漫水桥,车辆经过,溅起些许水花,赢得了车内乘客的一片“哇塞!哇塞!”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人感到更加贴近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大茅村深藏在山沟里,比较适合种植果树,于是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漫山遍野地开辟果园,有芒果园、百香果园、草莓园、火龙果园……众多的果园也成为游客采摘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我最中意的是火龙果园,那整整齐齐的田垄,绿油油的茎蔓,以及洁白的火龙果花和红通通的火龙果都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大朵大朵的火龙果花像圣洁的雪莲花,非常突兀地长在茎蔓上</p> <p class="ql-block">圣洁的火龙果花凋榭后,火龙果便脱胎而出,红红的火龙果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每到夜幕降临,火龙果园灯火通明,仿佛天上的繁星降落人间。据说,这样做等于延长了日照时间,从而会增加火龙果的产量</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是成片的芒果林</p> <p class="ql-block">辛勤的劳作,换来了硕果累累,沉沉甸甸的芒果压弯了枝头</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还见缝插针地种了一些木瓜树,挂在树上自然熟的木瓜格外香甜</p> <p class="ql-block">三亚市区以北25公里处,还有一个可圈可点的村庄,那就是三亚第一个五星级的“美丽乡村”——中廖村</p> <p class="ql-block">中廖村以蔬菜种植和黎族文化享誉三亚。村中开辟了一处面积颇大的菜园供游客种植和采摘,这处菜园叫“黎夫彩园”</p> <p class="ql-block">园中的辣椒长势喜人</p> <p class="ql-block">葫芦架下是散养的中廖鸡</p> <p class="ql-block">为了方便游客行走,黎夫彩园修了一条长长的栈道,栈道中段做了一个“中廖自然课堂”,游客遇到自己不认识的蔬菜,翻动一下“课堂”里相应的小牌牌就知道了。这一小小的设计,为游园的小朋友增添了不少乐趣</p> <p class="ql-block">每隔一、两百米,栈道中间还有这样的休息站,采摘的蔬菜可以在这里打包,当然游客也可以在这里小憩</p> <p class="ql-block">除了采摘,中廖村还在黎家小园为游客准备了黎族歌舞,每天会有几场表演</p> <p class="ql-block">演员都是本村村民,她们的表演虽然不那么专业,但专业演员可能也演不出她们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比较有特色的是这个用鼻子吹笛子的节目。实在想不明白,黎家祖先为什么不用嘴巴来吹奏,而选择了鼻子,毕竟嘴巴比鼻子的出气量大一些。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演出中还有黎家阿婆织黎锦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中廖村还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名字叫“村上书屋”</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收集了一些老旧杂志,看见这些旧杂志往日时光便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里还有一些久违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是我们童年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廖村,回想自己走过的几个美丽乡村,心中感到无限感慨。摆脱贫困,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终于让中国共产党人率先破解了。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终于在我们这一代实现</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民族共同努力,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非常庆幸,我们是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人</p> <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