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新浪潮

方圆

<p class="ql-block">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社会的一个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基本的立身之本。作为复兴中国梦路径之一的文化自信,重视书法、热爱书法也是国人提升自身修养的重要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书写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的形式,已从主流位置退让给了键盘打字、屏幕书写等交流形式,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之定位逐渐明晰。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国书法的国际化趋势也愈加明晰。汉字早已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通行文字。书法已不仅局限为中国人的书写艺术,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己有许多国家流行书法艺术。同时,书法作为艺术形式,早已被世界多国美学家和美术大师认可并推崇。</p> <p class="ql-block">  新时期以来,各级政府或文联组织主导的书法展览和以书写作为政府活动的载体日渐兴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地市以上政府或文联组织的书法展览及其相关的活动每年都有上万场次。全国两会期间,每年政协会议都有政协委员提出书法方面的提案。时下,已经有国家级部委机构,邀请著名书法家书写机构名称的匾牌,并悬挂。书写进入校园的政策正在完善。国家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和部署中小学书法教育。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它学科课程、地方或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3——6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以开设毛笔字选修课程。全国以省为单位,已经有一些省份,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把书法知识纳入其中。北京、上海已先行一步,全国其他省份正在逐步推开。考试内容涉及到书法基本知识、书写能力和书法鉴赏等。特别是,高校开设书法专业正在扩大,书法专业本科、硕士招生人数逐年攀升。今年教育部又把书法提升为一级学科,全国高校已有上百所设有书法专业,定向培养书法人才。正所谓书法大潮方兴未艾,滚滚而来。</p> <p class="ql-block">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朝野3000年坚守的结果。中国古代教育是从识读和书写开始的。孔子“六艺”中,“书”便列其中。边读边写,而且写重于读,读可以用地方方言,而写必须是统一文字,规范文字。秦始皇书同文,就是让李期把杂乱无章的六国文字统一于秦篆,作为官方的、通行的文字,不允许乱写,不允许异体字的存在。汉代官方文字主体是隶书,朝廷把经文刻在石头上,儒生即习书者,只能按照标准样式读和写。汉章帝时,为了当朝快写奏章,快速、简化隶书的写法,形成章草。唐楷初步形成中,王朝极力推崇王羲之书体,让名家如虞世兰、褚遂良等临写《兰亭序》而颁发天下。宋徽宗创瘦金体,并让蔡京等人规范为宋体,以至仿宋文字沿用至今。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应试者答卷,只能是台阁体,清晰俊秀,往往压过文采。虽然这些正体书,发展中过于强调了形式和法则,束缚了书写过程中个性和性情的表现,大大降低了书法艺术水准。但是客观上对书写的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当下,把书法纳入应试教育中,让全社会重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对书法自然有推波助澜作用。不同年龄断和不同行业的书法爱好者,在这一波新的浪潮中,不仅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其中,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好习书的路径。选对了,事倍功半,能在书海泅渡中加速向前,荡出精彩的浪花。</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小学生,应按照教育部书法教育指导大纲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描红、对临,由楷而行,先硬笔,后软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今至古,夯实基础,写正写实写美中国字,以至成长为周周正正、才华毕现的美少年。</p> <p class="ql-block">  作为成年书法受教育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对各类书体的兴趣,选准法帖,实实在在静下心,认真临帖,从笔划和结体两个方面,细嚼慢咽,认真消化古人的取法,培养好自己的书写习惯。有条件的,可以请一位适合自己的专业人士指导。有人说,成年人学书法,自学等于自杀。殊不知,书法临创过程中,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书法是视觉艺术,不同的人,眼界和审美情趣不一样,同样具备书法基本技能的人,如果审美角度有偏差,很难使书法创作走远走深走高。转益多师,边学边悟,是成年习书者,在这场新书法浪潮中,不呛水,不抽筋的不二之法。</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些长期习书,并具有一定创作能力的书家,在继续受教育过程中,要在技道两个方面下深功夫、下狠功夫。坚定不移地习古临古,最大范围、最大深度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综合百家,结合身实际,扬长避短,写特点而不做自己,写内涵而不张扬自己。切忌平庸之作,落入俗书窠臼。更不能以丑书、怪书污染书坛,败坏书风。</p> <p class="ql-block">  对于在书法专业道路有了一定收获的人,在育人,或指导他人的同时,扩展胸怀、提高境界应是伴其终生的任务。本人习书40多年了,退休以后这几年,常与志同道合的书友交流,并由此而坚定的认为:书法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两个字:清和逸。清者,静也、平也。一幅书作好不好,一眼看上去,清人心,平人气,进而赏心阅目。这正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中庸、平正,不激不励也;逸,即为飘逸、超脱,不落俗套,不同凡响,这正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理念 即超然、无为而无不为;逸中还有淡的意味,这又契合了中国化的佛教理念,好的书法作品给人以禅意和空灵的感觉。而从传统书法的各种表现形式来看,无不是对立统一的表达,充满着辨证法,笔柔纸坚,墨黑纸白,大小,正奇,浓淡,疾徐,枯湿等等无处不在。离开中国传统哲学也就没有书法可言,所有书评的理论依据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家。深耕中国哲学,深吸传统精髄,道的提升,是每个成功书者的必由之径。当然,新时代,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笔正心正,美育化人,以书引领,传播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方显英雄。在这场书法教育新的浪潮中,只要投身其中,勇敢地试水搏击,就一定能夠收获到过程中的美好和兴奋,愉乐身心,快乐自己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袁文长二0二二年七月九日于天鹅湖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