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 <p class="ql-block">这几天,火爆了朋友圈的恐怕是周董的新专辑,而最兴奋的恐怕就属一帮画画的人,只因那首《伟大的作品》唤起了大家闷骚已久的情怀。我是干啥都慢半拍的人,有时是因为智商差,有时是因为没时间,所以直到今天才有幸看了这首MV。</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实话,第一感觉是“炫”,炫目的画面 + 炫技,只有周董这个级别才有这样的实力,支这么大的阵仗,在几个宫廷般华丽的巴黎老建筑中拍摄,古典优雅的钢琴,一众“特型演员”粉墨登场,又拉了钢琴大咖郎朗友情客串,场面可称豪华。特技营造出的炫酷、魔幻式的超现实主义,当然,必须说道还是周董的编曲,对于音乐结构的组织和把握再次“炫”出了他出色的技巧及乐坛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伟大的作品》其实依然继承了周董在传统中挖掘灵感,再进行现代解构的一贯风格,这一次把目光聚焦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的艺术,通过一种典型的、周杰伦式的语言把八位艺术、文学大家串烧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把看,先在歌词里发现了个专业性错误,那就是“我请莫内帮个忙,能不能来张自画像”,这个好像是非专业人士爱犯的一个经典错误。“自画像”是自己画自己的,莫奈给周董画,那就不叫“自画像”了。另外,常玉素描郎朗的时候是拿着一张薄纸在空中描画,看来这纸也是够硬的,即便是做戏似乎也犯不着这样草率。对于据说肯为MV中那架古董钢琴豪掷百万的杰伦来说,是有点对不住自己当美术老师的妈妈,更可惜,诺大一个周杰伦团队,竟然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不是我等矫情,既然这个作品立意于艺术,花了那么大代价做还原,那就应该从头至尾尊重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什么时候开始依赖画面的诠释,我不得而知,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去研究过当代音乐发展的历史。也许这是音乐发展的一种必然,更何况现在是一个短视频的时代,人们视听习惯的改变对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可估量的。或许,我们必须承认,纯粹的音乐早已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以的,魔幻炫酷的画面又算得了什么,马上即将是AI和VR的天下,且序幕早已拉开,下一步将是更为开放、庞大、复杂且不可思议的“元宇宙”。然而,这一切无不在宣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音乐力量本身的式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遍,我试着离开画面,只听声音,感觉就是——没有太多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如有些网友所说,周董江郎才尽了吗?属于他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的结束了吗?我不想去做这种猜测,因为老崔二十多年前就说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不变的,如果有,大概只剩下了“情怀”。不知,在杰伦的心中是否也早已有了一丝无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路还在闯,我还在创,指尖的旋律在渴望。”谁都不想离开属于自己的哪个舞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向杰伦致敬,艺术是孤独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