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全国有多少个山村叫李家山村,没有人晓得,建在山中的村子一般有两种建筑模式,南方是多采用石料建房,北方则是依山挖窑洞而居。</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啧口镇西南四公里处的李家庄村,同北方的山村一样,也是以窑洞为主。唯一不同的它比一般山村呈现空灵幽雅,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古村落,清一色窑洞从山脚依山势而建直达山顶,层叠立体,体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 因地理交通的原因,寂寞无闻的李家庄因画家吴冠中先生来此写生后,对李家庄的景观高评一番,引来了无数的画者、摄影人来此采风写生。</p> <p class="ql-block"> 据说吴冠中的这张写生稿拍到2700万,名人效应。</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写生稿</p> <p class="ql-block"> 居住在李家庄村的人,得利于啧口码头地理的优势而从事货物运输,从而发家致富,富裕起来的村民即开始大建土木居室。村里的东财主和西财主,更是暗斗显富,建起自己的豪宅大院,</p> <p class="ql-block"> 村子上的人称山村形似一只待飞的金凤凰。凤凰:头部为凤,尾处是凰。</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东财主在凤头处建起自己的豪宅,西财主在凰尾处修成自己的别墅。是谁先建的,无人知晓。西财主的地方开阔而地面大。东财主地方面积则较小点。西财主家院子大,东财主大门好,所以大家又称“西财主家的院子东财主家的门”</p> <p class="ql-block">东财主家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门柱上的浮雕石像</p> <p class="ql-block">每面石雕图案是有故事的,导游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铁制的门环</p> <p class="ql-block">东财主院只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居住,身体看上去很硬朗,只是听力不佳,我听不懂他的方言,他也听不清我的讲话,无法交流。</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财主家的大门,稍显逊色</p> <p class="ql-block">但是院子却很阔气</p> <p class="ql-block">五大正房窑洞</p> <p class="ql-block">两层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西侧的二楼走廊,兼做凉台</p> <p class="ql-block"> 院里独家使用的石磨和石碾,还是能显示出自家富有(村子里一般都是大家公用的)</p> <p class="ql-block">房子有人居住,院子里就有人气</p> <p class="ql-block">西财主的侧门</p> <p class="ql-block"> 是谁先建的院房,村上的人谁也说不清楚,按常理说先建者应该挑选地方大而平的地方建筑,但要按凤凰之说,独占鳌头,应该是东财主。我的看法是,西财主家里人多,讲实惠而挑选西面建房,东财主家里的人少点,又爱脸面,在东面建房而且大门建的恢宏一点,他们都是按需所求吧。</p> <p class="ql-block"> 这位美女讲解员自称是李姓后人,就住在西财主院里,能唱会说,用临县普通话给大家讲解院房的旧事,至于再深的往事她也不知。</p> <p class="ql-block"> 与其它的农村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把家都安在城里面,村里人剩下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显得村里的人气不高。</p> <p class="ql-block"> 一般都是女子坐坐毛驴,感觉一下媳妇出嫁时的感觉,这位老爷们不知道想找找什么感觉。</p> <p class="ql-block"> 走马观花,一个小时很快到了,说是走近李家山,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到一个地方没几天的时间很了解到这里的历史,人文,风俗等陈年旧事。</p> <p class="ql-block"> 午饭就到这家打打牙祭,临县在山西还是较穷的,虽然这里曾经富裕繁荣过,但是本地食材还是很少,多以杂粮,土豆为主食,也没什么特色好吃的,只能尝尝当地的杂粮面食。</p> <p class="ql-block">凉拌莜面,莜麦面对血糖高的人,很有帮助的,口感不错,顶饱,难消化,注意别吃多了,</p> <p class="ql-block">豆面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