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色故事(陶铸传)》公安伏击战和夜袭云梦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郑笑枫 舒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9日,陶铸得到情报,有50多名日寇押送一支几十条船的运输队,由应城县沿富水向京山宋河运输物资,据闻船上还有一些军火。陶铸当机立断,组织部队进行伏击。他周密地侦察了地形,选定公安寨这地方作为伏击点。当日寇运输船队在京山、应城交界的公安寨下游周家河宿营的那晚,陶铸就在丁家冲附近的一个祠堂里,召开了战前动员会,说明了这次伏击战斗的目的:“第一,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扩大政治影响,更好发动群众。给害了恐日病的国民党军队一副清醒剂。第二,可以锻炼部队。第三,搞一些敌人的军火和物资。要决心打好这一伏击战。”当即宣布蔡松云、黄定陆为正副指挥,陶铸亲自参加这次战斗,是伏击战的总领导人。公安寨居高临下,50多个战士的队伍,带了20几支手枪,20支长枪,一挺轻机关枪,分为三个班布置在三个据点上,陶铸、蔡松云、黄定陆居中指挥战斗。当敌船进入我伏击有效射程时,战斗立即同时开始。我游击战士英勇奋战,机枪、步枪、手枪同时射击,手榴弹在敌船上爆炸;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有的中弹落水,有的死伤在船上,有的慌忙藏在船甲板下,有的跳入水中向对岸鼠窜。当时,蔡松云率领部分战上涉河追击敌寇,非常英勇。这时,后面船上的敌人,惊魂稍定,开始组织反攻,当即遭到我游击队勇猛狙击,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又把敌人压了下去。这时,发现宋河方向有敌人骑兵前来增援,陶铸立即命令部队撤出战斗,主动转移,凯旋而归。这一伏击战,毙伤日军20余人,缴获“三八”式步支和一部分劳军物资。击毙日本皇族亲王一人,是劳军团的团长。像这样主动进攻敌人的战斗,当时在湖北省内日寇的占领区,还是第一次。陶铸高兴地说:“这一伏击战斗打得真漂亮,一切都按预定的计划胜利完成了。”部队受到实战的锻炼,士气大振。游击队战士说:“小鬼子表面凶恶,并不可怕,照样打得屁滚尿流。”</p><p class="ql-block">在公安寨伏击战告捷后,陶铸又筹划云梦城的战斗。事先指派徐休祥找云梦县城内可靠的关系详细侦察敌情,得知城内有一个日寇宣抚班和伪军,分驻在城内几个据点。陶铸找孙耀华、徐休祥、蔡松云布置任务:“现在,我们要打云梦城,这是一次攻坚战,是一次政治宣传战,是一次实战演习,大家参加战斗,锻炼锻炼。看大家意见如何?”大家一致认为:攻打云梦城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坚决打好这一攻坚战。</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夜幕刚降临,陶铸命令部队出发。途中,陶铸对夜袭云梦城作了具体战斗部署:孙耀华、徐休祥、蔡松云带领一个中队和手枪队,首先从南门城墙缺口处登上城楼,打开城门,攻打敌人的几个据点。陶铸率领一个中队直扑敌人指挥部。战斗一打响,有似“神兵”从天而降,城内突然枪声四起,手榴弹爆炸,敌人慌乱一团,不知所措,有的弃械逃命,有的被打死,有的缴械投降,当即击毙敌人10余人,生俘30余人,缴获枪支20余支,大刀10把,手榴弹10多箱,天刚亮,战斗结束,陶铸就指挥部队立即撤出县城。</p><p class="ql-block">陶铸指挥的公安寨伏击战和云梦城的攻坚战,震动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日寇派遣重兵对鄂中进行反复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密切配合日寇的扫荡和围攻,妄图扼杀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还没有大的变化,在整个鄂豫边地区,我党跟国民党五战区的合作关系一直较好。大批进步人士来到五战区,这时我党派到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的钱俊瑞遵照党的指示,向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建议,组织五战区抗敌工作委员会,利用国民党随县专署为基础,以专员石毓灵为主任,兼抗日游击指挥司令。与我党密切合作的国民党左派李范一任政治指导部主任,共产党员李相符任副主任,曹荻秋、范文澜等共产党都参加了抗敌会和政治指导部的领导工作,聘陶铸为顾问,任命爱国人士孙耀华为应城县县长。随着蒋介石在全国开始制造摩擦,石毓灵也在鄂中制造摩擦。千方百计限制共产党的发展。石毓灵以邀请陶铸、孙耀华“商量”问题为名,借故说什么陶铸、孙耀华的游击队专门与友军作对,“破坏抗战”,竞将陶、孙两人软禁起来。石毓灵也明白在随县专署周围,都是鄂中游击武装,他也不敢为所欲为,扣押陶铸的第二天,石毓灵找陶铸谈话,说:“我可以送陶先生走,但只有一个要求,你们离开鄂中再也不要回来了。”陶铸听了这番言论,怒不可遏,当面痛斥他说:“你们不抗日,还阻碍破坏我们抗日,鄂中的老百姓,是决不会宽恕你们的。”石毓灵迫于我党在鄂中日益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最害怕陶铸留在鄂中不走,只好下令“武装礼送”陶铸离开鄂中去襄樊。不久,在郑绍文的秘密接应下,陶铸又安全回到鄂中。</p><p class="ql-block">在国民党掀起反共逆流,日、伪、顽密切配合对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行围攻,我军处境险恶,困难重重时,1939年4月16日,陶铸引用石达开的名诗两句,来激励大家的斗志: 如何著作千秋业?</p><p class="ql-block">宇宙长留花瓣香。</p><p class="ql-block">1939年,刘少奇亲自电示:“目前鄂中党的中心任务,是在最短时期内,创立一支五千人以上的党直接领导的新四军,只有完成这一任务,才有可能应付各种事变,确立我党在鄂中的地位。”按照刘少奇和中原局的指示,决定鄂中、豫南党领导的所有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陶铸代理政委(政委陈少敏兼)。1940年初,国民党发动的反共摩擦愈演愈烈,先后发生在鄂东顽军“围剿”我张体学五大队等事件,李先念率主力赴鄂东、鄂中组成路西指挥部,陶铸受命负责路西指挥工作。</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时期,鄂中能很快开创抗日根据地,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鄂中敌后鲜明地树起了新四军的抗日大旗,与陶铸坚定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和发展抗日武装方针、政策密不可分。李先念对鄂中的武装斗争,充分肯定说:“鄂中陶铸、杨学诚等同志以八条枪起家而发展起来的几支武装,成为以后发展、坚持豫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