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者•浅探大同 ​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 要说两年疫情最令人头疼的是什么?就是很多旅游景点的线路都取消了,但网络攻略还是从前的模样。五点半离开宾馆,无头苍蝇似的在城里兜兜转转,到七点才找到去恒山的车,巧的是,上一趟车就在我眼前开走,像某些感情一样,飘飘然留不住。无奈等车期间在路边摊子买了个烧饼,今天的口粮就有了。</p> <p class="ql-block">​ 要说太原是宜居城市,那大同为它的衬托绝对功不可没。早晨还好,正午热浪一掀,连阳光都掺着滚滚扬尘。这的土早已干的松散,连让他们绷起再裂开的水分都不剩了。一方土养一方人,大同人分两种,或者说他们具有两种面孔。焦急时如牙幛探马、卷积微尘,安静时颜柔和风、都好商量。车站拉活的司机会好说好笑的凑着你,那是他生意人的买卖脸儿,你一旦执意拒绝,脸把脸一撂,向驱车转过山坳般阴沉下来,直脾气的还会骂上几句:傻×养m的。我只是个臭外地的,我只是看着。</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回宾馆稍作休息,晚上去逛逛城楼。不知大同的城墙如何从当年被保存下来,只听说晚上亮起灯光好看,然而我去的早,确切来说是我习惯了东北的时区,绕着整座内城走了一圈还没等到天黑。于是找了个椅子躺下,反正游客稀少,可以逍遥一把。这一躺可不好,算是发现了这座城的美景。天干物燥,风把水汽搅和七零八落,羊绒般飘散在空中。天空清澈,似乎离城楼很近。白天在城里奔波,沾了一脸的灰,此时天空就像镜子一样,只是欠些打磨。我是不需要靠它照自己的,它值得所有埋头在尘埃里的人抬头看看。</p> 悬空寺 <p class="ql-block">  恒山无聊,登上山顶向下看,不禁怀疑起古人的审美。这里的山虽不能说是秀美吧,砾石杂草丛生的丘陵上,只有风刮过的痕迹,烟瘴之下,水面都蒙了层灰,像都市写字楼顶常年不刷的玻璃。山不高,想上山顶难,一道长梯兀地伸上去,直勾勾的告诉你,路就这一条。山门不远,想去山门难,一队司机争先恐后,一口价管送管接。回程的师傅比较和气,可能是他们这个车队的报价让我心里舒服。不愧是晋商发源地,想必悬空寺之所以悬空,曾经也有人专门组成搭梯子大队吧。毕竟在这荒郊野岭,官府的文章比百姓的智慧差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边赶路边听书,金刀令公杨业发于河东,故此来这里自然要听听他的故事。一口气听过25章,时人无不感慨,杨家将的忠义与悲惨遭遇,大骂奸贼无耻歹毒。然而这现实中的潘美,又得罪了谁呢?想树立关羽为忠义,不麻烦,有曹操就够了。想赞杨令公为忠义,有点麻烦,对比不够强烈。我是分的清小说和历史的,只是不愿分清。愚忠无法被嘲笑,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龌龊无法被指责,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来当。历史烟云风消散,点点墨渍染心头。文人骚客,刀枪架敌不住千张嘴。黄沙漫漫,只有故事才能生根。有时不禁感慨,我们所处的认知,是从源头上便毫无纰漏的吗。像我这样的无名小辈,也敢对大同的容貌指指点点,自然是不会有人信的。</p> <p class="ql-block">  从宾馆旁的万达散步回来,心情复杂,写下此篇。明天就要启程离开了,心想再看看这里的人,这里的老人和年轻人,看着处处和气活力,我希望我之所见为真。山西的人纯朴,要么像沙土地,要么像黄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