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我每天都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打游戏,不谈恋爱,不浪费时间,甚至节假日也不休息……</p><p class="ql-block">妈妈:是的,妈妈看到你每天都很努力。</p><p class="ql-block">孩子:但是……我不快乐……</p><p class="ql-block">妈妈:你……不想学习吗?如果你厌学了,我不逼你,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我想学!我想考出好成绩,将来上一个好大学……可是,我却无法专心,我总是胡思乱想,患得患失……总是害怕被人超越,又嫉妒成绩比我好的同学……我的心很累,很累……</p><p class="ql-block">妈妈:既然你知道原因,你可以告诉自己不想那么多,不要比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p><p class="ql-block">孩子:可是……我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妈妈:你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吗?</p><p class="ql-block">孩子:读过,好羡慕北冥里的大鱼,想游就游,想飞就飞……</p><p class="ql-block">妈妈:如果那条叫鲲的鱼坚定地认为自己只能在海里游,它会变成大鹏吗?</p><p class="ql-block">孩子:应该……不会吧。</p><p class="ql-block">妈妈:也就是说鲲的心并没有被自己的“形”框住,所以,它可以随心所欲,得逍遥自在,对吗?</p><p class="ql-block">孩子:是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妈妈:但是,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是被有形的东西框住了,比如:身份,地位,财富,成绩,目标等等,所以就会患得患失,纠结挣扎……他们的内心是自由的吗?</p><p class="ql-block">孩子:不自由……我就是这样,学习的时候总想着要考多少分,得多少名,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就会难受,失望,看到别人考的好就更加自责,有时候会绝望……所以我总是不快乐😔,也不能敞开心扉交朋友……好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妈妈:古人说“心为形役”,就是你现在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孩子:我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妈妈: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你觉得颜回怎么做到的?</p><p class="ql-block">孩子:是不是心大啊?</p><p class="ql-block">妈妈:不,是因为颜回追求的是无形的东西,比如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安定,而不是有形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孩子:也就是说颜回追求“仁”的状态,只要在这个状态他就是快乐的,和物质无关,对吗?</p><p class="ql-block">妈妈:是的。这就是庄子的逍遥,他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p><p class="ql-block">孩子:我应该追求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妈妈:比如:学习知识的时候那种充实的感觉,解决难题时的兴奋和成就,阅读外文书籍时的有趣和好奇等等……</p><p class="ql-block">孩子:总之,学习的乐趣有很多,不能被成绩、排名蒙蔽双眼,牵着鼻子走……</p><p class="ql-block">妈妈:是的,享受学习的过程,成绩、排名就是学习的副产品,我们不刻意追求,这些自然就有了。</p><p class="ql-block">孩子: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对吗?</p><p class="ql-block">妈妈:是的😁。</p> <p class="ql-block">周丽心语:“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回归田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孩子也要回归学习本身,才能找到快乐。</p> <p class="ql-block"> 欢迎添加周丽老师微信咨询。家庭教育,青少年学业问题,婚姻情感问题等均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