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文史】第878辑 山村古韵——张家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山村古韵——张家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秋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最直观的体现。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一部用砖瓦写成的史实。它镌刻着古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每一幢古老的建筑中都有岁月积淀的古老故事。有些甚至是千古绝唱;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先辈文化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每一幢古老的建筑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由它们组合的村落,是一曲动人的乐章。不,是一幅美妙的画卷,是一首雅致的长短不齐的喻意含蓄的诗篇。不过,只是我们还了解的不深,我们还未完全未读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大运线从灵石县城向西南3公里便是张家庄。它是我县较早开发的矿区集镇之一,也曾是镇政府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张家庄是张氏最早开拓聚居之地,但杨氏后来居上,在此创造了他们的辉煌。据杨家家谱记载,明末清初灵石县城内杨家五兄弟中的老二杨凤仪从县城迁居张家庄村定居。杨凤仪是名秀才,以耕读为业。到第八世杨涵、杨溪两兄弟时,参与商贸随使家业兴盛。特别是其第十一世祖杨昉不喜科举,只好科学,通英、法、德、日等八国外语,曾出访美、法、德等国考察。杨昉和和清八王爷是结拜弟兄,长期搞科技外贸,使杨家家业达到鼎盛,在京城经营的“百顺当”当铺在各地的分支铺店达100多个。相传我国第一台缝纫机、造火柴机等都是他从外国引进。光绪六年(1880),杨昉离京返回故里,雇用数十峰骆驼运机器,创办实业。带回家乡的物品有制火柴机、磨粉机、手摇发电机、照相机、单管支架大型望远镜、手把小型望远镜、自行车、东洋车、喇叭型留声机、八音盒子、自鸣钟、钢架弹簧床、活动安乐椅等。他在世时,杨家大院晚上照明已用的是煤气灯。由此可瞥其家业之先进发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家在外发展壮大的同时在家大兴土木。老大杨涵耗资14万两白银,建起了恒福堂。老二杨溪耗资13万两白银建起了崇礼堂。之后,其后代又继续扩建,相继建起了务实堂、司慎堂、承业堂、毓麟堂等,使之形成现存的气势宏大的建筑群。杨家建群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前后耗时百年之久,总建筑面积达300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现存的杨家建筑群中看:恒福堂是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其特点是:过道悠长深邃,层次错落有致,结构紧凑明快;崇礼堂是建筑群中现保存最完好的一组,总体上呈三进二层院落。内部又可分后院、厨房院、帐房院、书房院、马厩院等五院,外有前后花园。特点是:墙高院深,气势雄伟,浑然一体。务实堂座南向北,依山而建,各院相对独立,整体结构疏散。其余三组建筑也各有千秋。其共同特点是:内部砖雕、石雕、木雕图案丰富,做工细腻,生动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个月来我们行程一千多公里,先后探访县境内十多个著名古村,在欣赏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同时,也为古人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惊叹。用同行朋友的话讲:有钱,就是有钱。然而探访杨家建筑后,大家的感叹是:有钱,这才是真正的有钱。不说杨家建筑的规模宏大,单就建筑用料上看,其材质之讲究是其它古村都无法可比的。同样是础石,其它的顶多也就是在其表面镌刻点精美的图案,而杨氏建筑的础石雕刻是镂空雕刻;同样是挑檐的石条,其它的都是砂石,且长度只在1.5米左右,而杨氏建筑的挑檐石条则是青石,厚且长度在2米左右,并有约50公分的雕花;同样是墙基用的青石,其它的石材都是粗加工,而杨氏墙基的石材都是加工得极其方正平滑;同样是踏道和门前台阶所用石条,其它的大都是砂石或少量尺寸不大的青石,而杨氏建筑一律用青石,门前所用石条长度许多竟长达一丈有余;同样是门匾,其它大多是砖匾或木匾,间或有个别石匾尺寸也很小,而崇礼堂大门的石匾高达80公分,长达1.8米左右。一般的用砖仅大门两腿面子上的砖要打磨,杨氏用砖墙面上的砖也要打磨。不但如此,杨氏建筑的墙壁转角处、窑洞两腿脚处全部镶嵌着1米多高,60多公分宽的青石板。这些石材单说加工就需耗费大量的工时,更何况当地没有,要从外地驮运。在当时的交通、运具情况下,其耗资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杨氏建筑像一个大家闺秀的话,其它古建也就只能算小家碧玉了。不过无论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很可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氏建筑所展示出的财富其实只是杨家财富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小部分,因为杨家的主人主要活动场所在外地在京城。富贵后的杨家疏财仗义,博爱济贫。据史料记载杨氏第七世祖杨藩,官至五品(诰授奉政大夫),身居高官,视金如土。曾在路经赵城途中拾金三百余两,死等失主,悉数归还。此事在当时广泛流传,时人将那段路称作“还金路”。又在赴京途中,过河北井陉上奄村时,见山路异常崎岖,商旅难行,乃个人捐资,拓修道路,终为坦途。郡守赠匾“宏开觉路”予以褒扬,此路至今人们仍称为“杨公路”。九世杨履复官至五品 (兵部郎中),在京为官,也颇有政绩。相传杨家曾用自己的抽水机帮太原城清除水患,受朝廷褒奖,十一世祖杨昉,坚辞不受,转而为乡民请免税赋,十八乡村民为其合赠“惠及枌榆”之匾。杨昉精于医术,从北京返故乡时带大量西药,为乡人治病。杨家自制的“人参再造丸”,光绪年间价值高达一两银子一颗。但杨家常以此免费赠与灾民或穷困之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杨氏在文化方面也颇有建树。十世杨尚文是其代表人物。杨尚文(1807~1856)字仲华,号墨林,清代著名清藏书家。他博览群书,广交文苑名士,爱好收藏书籍字画,又热心刊印书籍。家以收藏图书、字画而知名,其中善本、珍贵秘本书甚多。藏书楼名“连筠簃”。将家中有价值的文人书稿请张穆主编辑刊《连筠簃丛书》15种111卷,辑明姚广孝等编的《永乐大典目录》60卷,是现存历史文献《永乐大典》惟一完整的目录。另有声韵、金石、地理方面的图书均有较高价值,其中有关数学、光学的几种自然科学图书,尤为少见。曾创办墨林书画笔墨庄。旧志称其为“名动京师”。晚年藏书散出后,为同乡藏书家耿文光收藏500余种,编著有《校刊读史记略》。杨尚文之子杨昉(1830~1894 ),字少初,号朗山,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杨昉爱好照相,他曾在灵石开第一家照相馆,名为“别有天”。他是山西省最早的摄影师,中国摄影的先驱者,著有摄影专著《朗山杂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张家庄毕竟是张氏的始居之地,发迹的杨氏大放异彩,祖居的张氏也星光灿烂。虽然他们的建筑不像杨氏气势恢宏,但也毕竟古色古香,渗透着张氏祖先的智慧与荣光。我们探访了靠山的一片古居,特别是“新军名将”张文昂的祖居,规制虽小,但建筑艺术也同样十分精湛。张文昂是山西革命的先驱。他早在1926年就参加革命,曾参与发起组织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参加组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领导抗日游击斗争。先后任决死二纵队政委,山西新军副总指挥,晋西北行政公署高等法院院长,任晋绥军区联络部部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交通厅副厅长、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长。建国后任交通部办公厅主任、交通部党组副书记,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等职。在民族危亡之际张文昂挺身而出,为抗日救亡、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灵石人的骄傲,更是张氏家族的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责任编辑:梁志友 张瑞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