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成都人走四方)

LJG

巴音布鲁克草原,旧称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鲁都斯草原,因为主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区境内,在裕勒都斯河流域。巴音布鲁克草原总面积23835平方千米,可利用草场面积20519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是中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 <br>  远在2600多年前,巴音布鲁克即有姑师人活动。<div>  明朝和清朝前期,漠西蒙古的辉特部游牧于裕勒都斯河流域(今巴音布鲁克草原)。<br>  明永历三十年(1676年)夏,因为与准噶尔蒙古部噶尔丹的冲突,和硕特蒙古部鄂齐尔图车臣汗、及 额尔德尼洪台吉、楚琥尔乌巴什等率领万余人,到达辉特部所在地裕勒都斯河流域。鄂齐尔图车臣汗一筹莫展,在裕勒都斯逗留了几个月。<br>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正月,“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为主、包括部分和硕特等蒙古部,3.3万余户,16.9万人,持家带口,赶护牲畜,携运辎重,自沙俄伏尔加河下流起程返归西蒙古故土,沿途克服长途跋涉、疾病饥饿、多次战争等困难,用了半年时间,以近十万人伤亡代价回到新疆伊犁。(继续在伏尔加河西岸的称作卡尔梅克人),当时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向中亚地区扩张,压迫土尔扈特部。清政府对归来的蒙古民众进行优渥抚待,并特赐水草肥美之地供他们游牧。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舒赫德奉乾隆帝之命,对土尔扈特部的牧地做了具体的安置。汗王(乾隆御赐)渥巴锡所属原来被安置在斋尔游牧,由于渥巴锡希望移地放牧,依据他的意愿,乾隆改赐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珠勒都斯草原(即今巴音布鲁克草原)给他,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移居之。<div>  <font color="#ff8a00">摆渡车上司机吐槽说,土尔扈特族牧民非常有钱,一百万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零花钱,大部分家庭有上千万甚至上亿资产。许多牧民到大城市买房,添置铺面。相比较他们留在俄罗斯的同胞那是富裕太多! </font><br></div></div> 巴音布鲁克展示中心 <h1><b>天鹅湖自然保护区</b></h1> 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是集山岳、盆地、草原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保存了世界上多种稀有物种,成为天鹅等野生动物理想的繁殖栖息地。据初步整理统计,巴音布鲁克景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2科254属704种。 <h1><b>车上游览大草原</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巴音布鲁克草原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寺庙,被称为是草原上最后一座移动的寺庙,它就是巴润库热寺。巴润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东归时幸存的寺庙之一,因为土尔扈特是游牧的民族,为了方便祭拜,所以他们的佛堂设置在蒙古包内随着牛羊而迁徙。在漫长而艰难的东归途中,巴润寺的庙堂和僧舍也和牧民一样,逐水草而行。据说,“庙是用马驮着八个蒙古包拉回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b>巴西里克观景台(九曲十八弯观景台)</b></h1><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ff8a00">新疆的九曲十八弯位于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是巴音郭楞内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最著名的景点。据说,九曲十八弯最靓丽的时侯,是满天晚霞倒映在河湾的绚丽景观,但是这种景观难得一見、可遇而不可求!</font><br>   <p class="ql-block"><b>前往观景台的摆渡站</b></p> <h1><b>游客在大草原上尽兴骑马,歌舞!</b></h1> <h1><b>九曲十八弯</b></h1> <h1>  <font color="#ff8a00">“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现”的九曲十八弯。它像是泉水和雪水汇聚而成的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更像是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翡翠王国披上的圣洁的哈达</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