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起颐和园,人们对其印象大多是皇家园林气势恢宏,湖光山色气象万千,特别是昆明湖和以佛香阁为代表的万寿山山前古建筑群,更是世人皆知,但对山后建筑群很多人了解并不多。</p><p class="ql-block">6号早晨小雨过后,天气凉爽,我和先生到颐和园散步。从北宫门入园,走过汉白玉拱桥,抬头一望,发觉近两年多一直在修缮的后山四大部洲开放了,我们欣喜不已,拾级而上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四大部洲是根据古印度哲学观念建造的,它是万寿山后山中部的一组汉藏建筑群,</p><p class="ql-block">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只在原地重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仍是废墟瓦砾。1980年国家拨巨资进行修缮,复建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四座梵塔,基本恢复了原貌。</p><p class="ql-block">2010年至2012年国家进行了30年来首次大规模修缮,主要是恢复了四大部洲光绪时期的历史风貌和完善一些科技保护手段。2019年至今年3月再次进行封闭修缮,现在它以崭新的面貌欢迎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四大部洲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上升,山脚下是大殿须弥灵境,顺着山坡依次是香岩宗印之阁,日殿,月殿等,高低错落,顺序有秩,最吸引的是围绕在四周的四大部洲,八小部洲,以及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p><p class="ql-block">为了能了解四大部洲的全貌,我从网上下载了一张恢复图,让您一目了然观全景。</p> <p class="ql-block">带汉式屋顶的是主殿、四大部洲及日殿、月殿。</p><p class="ql-block">不带汉式屋顶的就是八小部洲。</p> <p class="ql-block">这片区域如今仍在修缮中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巍峨的藏传佛教建筑,猩红色的墙体,斑驳的印记,体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踱步其中,耳畔仿佛传来了低沉的法号和虔诚的诵经声…</p> <p class="ql-block">尽管建筑层层叠叠,台階高陡,但移步换景令人沉醉,让我们忘却了劳累。</p><p class="ql-block">我在想,如果此时遇到几个身穿藏袍、手摇法轮的藏民,我一定会沉浸在转佛塔转经筒的宗教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继续攀爬豋顶,便到达了万寿山智慧海,居高临下回望,香山和百望山群山叠翠,山下建筑历历在目一览无余,刚才神游的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举起相机找好角度,记录这奇妙的建筑风格和细节。</p> <p class="ql-block">归途中,我在想,今后有空多来几次颐和园吧,每次走一部分,一点点深入细致地了解皇家园林的厚重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