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我校特色项目建设校本培训活动纪实(二)

明明

<p class="ql-block">  7月7日上午,我校教师怀着赤诚之心,先后瞻仰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看到当年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通过组织、思想、作风、廉政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了广大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纯洁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按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纲领、路线、发展共青团、工会、妇女会等群众团体,建设教师联合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和济难会等行会组织,将民众充分组织与发动起来,把千千万万苏区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推进根据地建设的一切力量,夯实苏维埃政权的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中央鄂豫皖省委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机构,发挥集体智慧,加强自身建设,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满足群众需求,革命为民,执政为民,赢得民心。共产党员、苏维埃干部与大别山军民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筑起了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摧不垮“血肉长城“。</p><p class="ql-block"> 党在大别山区局部执政的实践探索表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p> <p class="ql-block">  随后全体教师顶着烈日,迈着沉重的脚步,踏上暗灰色的台阶,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后,鄂豫皖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全力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卾豫皖革命根据地动三次“围剿”,大别山儿女和由党中央从各地派来的同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二、三次“围剿”,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达到鼎盛局面。这一时期,约有40万革命先烈血洒根据地。其中,以徐朋人、曹学楷、徐子清、舒传贤等为代表的数千名党的早期领导者,以蔡申熙、许继慎、周维炯为代表的数万名红军战士和以戴克敏家为代表的数千革命家庭英勇献身。</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曾不止一次跟自己的学生们说过:“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当年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也曾看过许多影视展现英烈为追求真理,用自己的热血之躯,与敌人的酷刑、敌人的刀枪英勇抗争,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真切的感受到英雄的伟大,从没有这样的怀着一颗炽热的崇敬之心,满含热泪,默读着墙上这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是啊,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也必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后来人,我们必当继承先烈遗志,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把这个民族打造得更加强盛,也许路还很长,还存在不少困难,但只要沿着先烈们指引的方向,每一个中华儿女,必定矢志不移,攻坚克难,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烈士名单墙下,在鲜红的党旗前,全体党员老师手握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决心踏着先烈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  在鄂豫皖分局旧址,曾与一群前来参观的小学生相遇,看着他们专注聆听导游介绍的神情,我想,红色精神代代相承,当年妖魔已经斩尽,祖国山河日新月异,英雄的精神正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烈士啊,请安息!</p> <p class="ql-block">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