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天热得不行,实时预报已达39°,我们两人还是去了“中国美术馆”,因疫情封控、弹窗总是猝不及防,怕遭遇上错过了展期,这次是邓拓先生捐赠的古代绘画精品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唐寅《湖山一览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 方士庶《秋山牧牛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吕纪 工笔重彩院体花鸟画《牡丹白鹇图》的局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 王翚《仿惠崇小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 石涛 山水(册页十二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沈周 山水局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钱穀《竹林觅句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 朱耷 《秋窗竹韵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64年邓拓先生将个人珍藏的140余件古代绘画作品无偿捐赠中国美术家协会,希冀这批瑰宝泽被后世。</p><p class="ql-block"> 这次从中遴选了70余件以《斯文传古风》为题展出。其中从文人士夫画的倡导者苏轼到“元四家”、明代的“吴门画派”、清代的“扬州画派”……基本涵盖了近千年来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与画家,由此可见邓拓先生的收藏具有文人学者的特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吕纪 工笔重彩院体花鸟画《牡丹白鹇图》局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吕纪 工笔重彩院体花鸟画《牡丹白鹇图》局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 赵左 《晴雪图》</p> <p class="ql-block"> 展厅里每一幅画前都有趋近细赏者;找角度、抓时机的拍摄者。其实,在这灯与门窗的反光中无论如何也拍不出网上的效果,倒不如近距离去品味、感悟。 </p><p class="ql-block"> 伫立画前,古代文人的丹青雅致,翰墨情怀,令人感慨。在看过陈容《云龙图》、唐寅《湖山一览图》、仇英《采芝图》、沈周《萱草葵花图卷》、石涛《山水(册页十二开)》、朱耷《秋窗竹韵图》、郑燮《兰竹图》……之后。我们来到展品中最为珍罕的一件瑰宝,也是被誉为中国美术馆镇馆之宝的苏轼《潇湘竹石图》前。这是我此次观瞻心中的期待画卷,也是这些珍品中年代最为久远,最有故事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苏轼《潇湘竹石图》(横屏观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苏轼作此画时已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于公元1080年的大年初一出京都汴梁,渡淮河、进湖北,在严冬里跋山涉水,一步步走向贬谪地。从此历史上默默无闻的黄州成为中国文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对苏轼而言,黄州只是他一生多次被贬的一个中转站。初到黄州,精神的苦闷,生活的困顿自不待言。《寒食帖》是他来此两年后的生活写照,依然是:“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每月的生活用钱,分做30份挂在房上,每日取一串,拮据如此。更为痛苦的是:“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答李端叔书》)而此时黄庭坚的岳父、秦少游的老师,年长苏轼九岁且为同年进士的孙觉(字莘老),给了苏轼精神与生活上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卷末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亦可看作是苏轼对他表达的谢意吧!</p><p class="ql-block"> 孙觉与苏东坡在政治上观点相同,思想也非常接近,他们相识于嘉祐,相知于熙宁,患难于元丰,后来又被同列“元佑党籍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奸臣蔡京罗织罪名将北宋309名忠贞之士包括已故者,全部刻入“元祐党籍碑”,斥为奸党,驱逐出朝。)</p> <p class="ql-block"> 孙觉21岁时便写成名作《春秋经社要义》,官至御史中臣,后与东坡一起横遭政治迫害。作为知音,二人关系堪比唐代的白居易和元稹。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曾评论,够得上东坡密友的只有孙觉一人。</p> <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非近距离细赏,不能得其妙。)</p> <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是绢本,绢丝细密。长卷式构图,横宽105.6㎝,画面中间一片土坡、两块石头,几丛疏竹。用湿度比较大的水墨洇晕出左右土岸烟树;远处浩水云天,渺无涯际。后人评论《潇湘竹石图》,大都说远处是潇、湘二水合流处,其实画面上无“潇湘”二字,所以这样命名,盖因苏轼诗中常有咏叹“潇湘”之句吧! 我觉得如果这是作者因情造景,虚拟的一个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世界。那么图中巨浸连空阔,景色苍茫的意境则更能给人无尽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画面纵长虽仅有28㎝,却极富层次感: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瘦竹与烟树既有近景、中景与远景的层次,又有繁简、大小、疏密等对比衬托。错落有致的布局,让人在窄窄的画幅内观澎湃的江水,赏起伏的烟山,沉浸于宁静深寂的原野……如阅千里画卷,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幅中竹比翔鸾,石如蹲虎的描绘,让我想起苏轼的表兄文与可。他所绘竹叶,开创了“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后人多仿效,形成墨竹一派,又称之为“湖州竹派”。 </p><p class="ql-block"> 苏轼画竹,初师文与可。他曾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说过:文与可画竹先有“成竹在胸” ,虽“与可之教如此,予不能然也”。苏轼所作之竹“大抵写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画创作风格。《潇湘竹石图》中亦可看到浓淡不一的竹叶,却不是文与可用以区别面、背的浓淡,而是为了使画面富于变化,无壅塞之感的用笔,具有文人情趣的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潇湘竹石图》中间竹石部分)</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的两块石头,也被历代欣赏者屡屡点评。乍看似以松散之笔草草而成,实则运用了书法中的“飞白法”,枯墨侧锋,扫笔而画,与苏轼其它画作,枯润的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寥寥几笔写出石意,体现了苏轼书法入画,求神似,不求形似的文人画特征,更与远处苍茫的云水背景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评说画中“石用披麻、卷云皴”,但我极力贴近画面,仍是褐色弥蒙,也许年深日久难以辨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潇湘竹石图》及后面拖尾的20余幅题跋,共有10多米长)</p> <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为中国古代文人画草创时期的作品,深蕴东坡之画风,与元代以后成熟的石画放在一起,更可见其倡导并开创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对中国古代绘画影响的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代收藏家杨元祥的题跋)</p> <p class="ql-block"> 画面的左下方有元代收藏家杨元祥的题跋,然后,图跋分离,隔水的绫子比较新,是重新装裱的痕迹。画作拖尾处还有后世一长串题跋,始于1334年,止于1561年,跨元、明两朝,计26家,三千余字。读之皆有情致意趣,再现了一个个历史瞬间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赠与孙觉后,未见后续相关记载。直到1334年,明代书画收藏家杨元祥引荐梁台杜德甫购之,并作题记,《潇湘竹石图》才再一次出现。此时距苏轼作画已有250年。</p><p class="ql-block"> 杨元祥是画作中第一位留下墨迹的文人,他在题记中叙述了十五年前,于湘中故家曾见苏轼此画,如今藏家欲出售,他便引荐梁台杜德甫收藏。</p><p class="ql-block"> 1370年,金陵李秉中又从杜氏手中购得《潇湘竹石图》,重新装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潇湘竹石图》的历代题跋(部分)</p> <p class="ql-block"> 1558年,李家第八代传人李沛之(甲峰),携此卷到江阳(今四川省泸州辖区),于江山平远楼,邂逅明代文学家杨慎,席间杨慎在画作上留下了一篇七言跋文。杨慎的墨宝本身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对于《潇湘竹石图》自然也是一次增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慎跋文)</p> <p class="ql-block"> 杨慎何许人也?如果说《三国演义》毛氏父子点评本小说的开篇词、电视剧的片头歌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当代人大都耳熟能详,这就是杨慎的作品。然,他的才华远不止此。这位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不仅是著名文学家,在经、史、哲、语言、音韵、书法绘画等诸多领域皆有造诣,为明代三才子之首。只因在“大礼议”事件中,父子二人惹怒了嘉靖皇帝,父亲杨廷和被迫致仕,他被两次廷杖后,一息尚存,流放云南保山,直到去世。36年间嘉靖皇帝6次大赦,没有惠及他。杨慎晚年曾在云南巡抚鲍象贤的帮助下,“借奉戍役之名”,以出差执行公务的名义回到四川,将家安在泸州,给《潇湘竹石图》题跋正是此时。但这年冬天,年过七旬的他又被军吏押解回云南,不久客死他乡。新都,成了他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他一生遭际与东坡多有相似之处,因而他的题跋也格外引后人注目。“三湘夜冷黄州梦,九疑云远苍梧愁”似与苏子同歌。</p><p class="ql-block"> 但也有一说此跋是杨慎题苏轼《风雨竹石图》的仿作,留待未来考证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杨慎题跋后,又过去300年,李家世代珍藏着的《潇湘竹石图》,落到了他们的后人李长勋手中。他沉迷鸦片,不能自已,遂将家产卖尽,这幅传世之作也以10块大洋卖给了北京琉璃厂“方雨楼古玩店”的老板方天仰,李长勋将画卖掉后即不见了踪影。方天仰此时已拥有《枯木怪石图》与《潇湘竹石图》两幅现存的苏轼传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潇湘竹石图》白隆平跋文,一般展出,极少能看到。此为十也先生“平生壮观”视频截图)</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藏家白坚(字坚甫、坚夫,解放后改名白隆平),1959年在《潇湘竹石图》的跋中写道:30年前,从苏州孙伯渊藏家手中收来了《潇湘竹石图》。依此推算下来应是1929年前后收来此画。但吴湖帆先生《丑簃日记》记载:1937年5月16日孙伯渊携画见吴,这样看来也许是白坚甫先生记忆或笔下之误,毕竟写跋文时他已经年近八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潇湘竹石图》的末端有白坚甫(白隆平)的两个印章:</p><p class="ql-block">上为白文印:“西充白氏”</p><p class="ql-block">下为朱文印:“隆平之章”</p> <p class="ql-block"> 白坚甫四川西充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毕业,娶一日本妻子。曾在北洋军政府、日伪民国政府做翻译,酷爱文物收藏,同时做文物掮客。经他卖到日本的文物多为珍品,其中《枯木怪石图》卖给了日本阿部房次郎,2018年出现在香港佳士得,拍出4.63亿的天价,一时创下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拍卖纪录。当年白坚甫亦曾欲以30万大洋从张伯驹先生手中替日本人买走《平复帖》,虽然张先生刚刚以4万大洋从溥心畲处买来,但不为其巨资所动,珍藏到1956年无偿捐给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潇湘竹石图》在白坚甫手中一直留到1961年,政治处境的艰难,经济生活的困难使他决定出手这幅画。上海博物馆长谢稚柳看过后认为这是珍品,该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来到北京有人则认为是赝品,或跋真画假,一气之下,他携画离去。几经周折后,画家许麟庐带白坚甫及《潇湘竹石图》找到邓拓。</p><p class="ql-block"> 后来邓拓先生在《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中记下了初见画卷的感受:“隽逸之气扑人。画面上一片土坡,两块石头,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山,渺无涯际,恰似湘江与潇水相会,遥接洞庭,景色苍茫,令人心旷神怡,徘徊凝视,不忍离去。”邓拓先生看过画卷觉得其珍贵毋庸置疑,只是难辨真伪,最后他表示“我虽然十分喜欢,但囊中羞涩,老先生你准备要多少钱?”白先生认为遇到了知音,价钱很快谈妥,5000元人民币。画卷经许麟庐和平画店代收转呈给邓拓先生。</p><p class="ql-block"> 5000元钱在1961年可不是小数,邓拓先生将《北京晚报》预支的写作《燕山夜话》的2000元稿费交给白先生,又让荣宝斋挑走了一批收藏的古代作品,凑齐了画款。关于这次交易,曾有一张上拍署名白隆平1961年5月29日收到5000元人民币的收据为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但这次购画不久,邓拓先生即遭人构陷,康生出面平息了这场风波。1964年邓拓先生将包括《潇湘竹石图》在内的140余件佳品,无偿捐献给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以豪举践行了他“心爱斯文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的诗句。两年后,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邓拓先生倒在了刚刚拉开序幕的WG中。</p><p class="ql-block"> 198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谢稚柳、启功、杨仁铠、刘九庵、徐邦达等文物专家,对《潇湘竹石图》进行鉴定,确认是苏东坡的真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画卷前面隔水绫子上有一朱文印:“苏画庐”。是邓拓先生购得《潇湘竹石图》后,将自己的书斋命名“苏画庐”,可见对此画的珍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画卷末端隔水绫子上有“邓拓珍藏”之印。1964年,邓拓先生决定将这些作品无偿捐献时,在每幅画卷上加盖了自己的收藏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曾在海南儋州“东坡书院”看到13块碑刻,其中有邓拓先生诗作,一直记得这两句: 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幅竹石图,千载人与事。苏轼、杨慎、邓拓……将画前络绎不绝的观赏者带进历史,去读他们的词,他们的“歌”,他们的碑碣,去感慨他们“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