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摄制组日志(20220707)

新时空纪实

<h3>2022年的7月7号早晨5:30,齐长城摄制组在卧云铺村党支部书记刘新奎的带领下,前往村里的张家豆腐磨坊进行拍摄,从而开启了齐长城摄制组一天的行程。</h3> <h3>李学英(63岁,2022年)从21岁嫁到张家的时候,就跟着老辈人学习做豆腐。李学英做豆腐已经做了40多年了。李雪英热情地让摄制组的成员喝她家做的豆浆。摄制组的成员说,她家的豆浆特别清香。</h3> <h3>李学英做豆腐仍然保留着大部分的传统工艺。传统豆腐生产工艺过程,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软化,浸泡后的大豆磨浆,然后过滤将豆渣分离获得豆浆,蒸煮豆浆,再加入上一次的豆浆使大豆蛋白质胶凝成型得到豆腐。李学英做豆腐,除了改石磨为电磨之外,其他的程序仍然是传统工艺。</h3> <h3>卧云铺村里有七个姓,每个姓都有自己的水井和石磨。所以村里共有七眼水井和七盘石麿。李学英的婆家姓张,所以她做豆腐用的是张家水井的水。由于她家做豆腐时间比较长,名气也比较大,村支书向摄制组介绍,村里准备替她的手艺申请非遗。</h3> <h3>六点二十分,李学英在家门口敲响了梆子。她的第一包豆腐做好了。梆子声还未落,就有村民赶过来买豆腐了。支书刘新奎介绍说,李学英做的豆腐,有时候被村里的民宿、饭店预先就订完了。</h3> <h3>李学英家门口就有一条溪流流过。支书刘新奎介绍说,卧云铺村就坐落在摩云山脚下。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山上的水流下来汇积到一起,在村中流成了一条小溪。昨天一天的雨,让这条小溪格外欢畅。</h3> <h3>按照昨天定好的行程,摄制组要跟随刘新奎支书徒步考察拍摄霹雳尖山段齐长城。6:30分,天空的云开始消散,太阳时不时地从云缝中露出。今天应该是晴好的天气。摄制组开始向霹雳尖山出发。</h3> <h3>远处的霹雳尖山还被一层厚厚的浓雾笼罩着,远远地向摄制组召唤着。这是摄制组的第一个目标。有了目标,登山的脚步尽管越来越迟缓和沉重,但摄制组成员一字排开,朝着霹雳尖山奋力前行。</h3> <h3>幸亏有一条登山的小路。这是附近村民放牛放羊拾柴禾种庄稼踏出来的一条山路。山路曲曲折折,不时被野草、野酸枣遮住。顺着这条小路,摄制组成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喘息地行进。</h3> <h3>摄制组边走边停下拍摄。当摄制组来到霹雳尖山下一个相对低矮的平地时,稍作休整。这里也是航拍的最佳地点。这时,天空中飘浮着片片白云,天放晴了。蓝天白云下的高山,令人心旷神怡。</h3> <h3>8点23分,在刘新奎支书的带领和督促之下,齐长城摄制组到达霹雳尖山的山顶。霹雳尖山海拔853米,是周围最高的山。齐长城研究专家认为,霹雳尖山段是齐长城以山代城、以险代城的代表段落。</h3> <h3>霹雳尖山顶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霹雳尖山顶有人工垒砌的石灰岩围墙,有人认为是齐长城上的烽火台遗址,当地人传说是姜子牙的封神台。东西各与双堆山、布谷顶两烽火台遥遥相望,是古代烽火传递军情及军事作战要地。泰山五老之一的路宗元先生在《齐长城考察日记》(1997年5月18日)中有这样的记载:“山上有城堡遗址,城堡有三道城墙护围。”</h3> <h3>霹雳尖山为博山、莱芜、章丘三区、县的界山,山的顶部立有三界碑(2019年国务院立)。自山顶向东、向北为博山地界,山的南侧为莱芜地界,自山腰向下,悬崖峭壁,万丈深渊,山下即是卧云铺村。山的西侧为章丘地界。站在山顶远眺,群山延绵,峡谷纵横,植被茂密,绿意盎然。</h3> <h3>从霹雳尖山下来,摄制组沿着山脊继续东行。以山脊为分界线,分界线的南北两侧呈现不同的地势地貌。北侧相对平缓,连绵起伏,而南侧则是山体大面积坍塌所形成的悬崖峭壁,自下而上呈阶梯状分布。最下面的坍塌平台区,坐落着卧云铺村;中间的坍塌平台区,是村民开垦出的梯田;最上面的崖壁则如刀劈斧砍,直上直下。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恰好是齐长城以山代城的最好选择。</h3> <h3>9点50分,齐长城摄制组登上了摩云山。据路宗元《齐长城考察日记》(1997年5月18日)的记载,摩云山高为726米。卧云铺村就位于摩云山脚下。站在摩云山顶往南看,卧云铺村的院落顺山势向山下铺开。往西看,霹雳尖山与摩云山遥遥相对,两山之间的山险齐长城迤逦蜿蜒,气势宏伟。往东看,风门道关隐隐约约,却不失险要。</h3> <h3>从摩云山顺山脊往东走500米左右,终于看到了齐长城遗址,这段齐长城遗址,有的已经坍塌,石块散乱一地,依稀能见往昔的身姿。有的保存相对完好,高大约1-2米,宽大约不到1米。一直延续到风门道关。</h3> <h3>这段齐长城遗址旁边隔十几米就立有一块保护界石,界石一面刻有“齐长城遗址”,一面刻有编号。从界石的形制上看,这些界石应该是最近才立的。</h3> <h3>10点30分,齐长城摄制组来到了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这道关口,齐长城摄制组曾多次考察拍摄。自此,寻访霹雳尖山段的齐长城遗址历时4个小时,圆满结束。</h3> <h3>下午的13点10分,齐长城摄制组来到了逯家岭村。逯家岭村为莱芜境内海拔最高的村庄,被称为“建在悬崖上的村庄”。据记载,明永乐末年逮姓迁此建村,因址在岭顶上,故名逯家岭。进村不远,又见那棵树龄1000多年的国槐。槐花含苞待放。</h3> <h3>摄制组来到一家建在悬崖边上的院落,登上专门为游人搭建的简陋木梯,可以俯视深深的峡谷,并远望四周起伏的群山。谷底传来潺潺的流水声,但望不见溪流。摄制组还分别考察了“孙阁老故居”和“逯家大院”两处保存较好的古院落。摄制组航拍成员在村口的广场上进行航拍。</h3> <h3>下午15点,摄制组来到了莱芜战役纪念馆,按约采访中共莱芜区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孙启东先生。</h3> <h3>孙启东先生介绍说,齐长城古时在和平稳定和战略防御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样在近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依托齐长城共产党和解放军也打了很多漂亮的胜仗。</h3> <h3>解放战争时期,在莱芜大地上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莱芜战役。莱芜战役不仅全国出名,而且世界知名。莱芜战役以其时间短、歼敌多而闻名于世。三天时间歼敌5.6万人,莱芜战役被誉为“运动战的光辉范例”,成为世界军事百战经典之一,为美国西点军校的经典分析战例。</h3> <h3>孙启东先生说,抗日战争时期,泰山区党政军的主要活动地点遍布齐长城莱芜段沿线,因此,齐长城是泰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北大门,是根据地在北部的重要防线。</h3> <h3>下午16点50分,齐长城摄制组结束了在莱芜战役纪念馆的采访和拍摄,顺利完成了全天的拍摄任务,返回济南。</h3> <h3>(图片:@孝林广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