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域内巡礼2022】系列之一</p><p class="ql-block">五年前的2017年七月底,携夫人同游西北大环线,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一步千年,一眼万里。追随着张骞、班超、法显、玄奘、文成公主、马可波罗、霍去病的足迹穿越千年。在边塞雄关,孤城残垣,亭障烽燧,塔碑楼阁前,回望汉时明月,一路是羌、戎、匈奴、吐蕃、鲜卑、吐谷浑民族和汉家的风云史诗,漫听羌笛胡笳,荡气回肠。黄沙万里,驼铃叮当,大漠孤烟,戈壁茫茫,巍巍祁连,冰川雪山,草甸绿洲,丹霞地貌、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一条绝美线路,集苍凉、浩瀚、雄浑、孤寂、壮美、神秘、荒蛮、野性、深沉、柔美于一身。</p><p class="ql-block">从到达兰州至离开西宁的八天七夜,行程3100+公里,早出晚归,景色撩人,旅途累人,疲惫又兴奋!痛并快乐着,且看我慢慢发来。</p> <p class="ql-block">兰州,简称“兰”、“皋”,古称金城,甘肃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p><p class="ql-block">兰州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位于甘肃中部,是甘肃政治、文化、经济和科教中心,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西部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带一路”、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p><p class="ql-block">黄河从兰州市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兰州自秦朝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金城汤池”之意命名金城,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兰州得益于丝绸之路,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后成为中国最早接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之一,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基地。</p><p class="ql-block">黄河边上的大水车(水车博览园)</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兰州一带属陇西郡地。西汉初,依秦建制,兰州仍为陇西郡辖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西征匈奴,在兰州西设令居塞驻军,为汉开辟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起兵反隋,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建都金城。不久迁都于天水,后为唐所灭。唐统一中国后,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兰州。武德八年(625年),置都督府。</p><p class="ql-block">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兰州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敦煌人张义潮起义,收复陇右十一州地,兰州又归唐属。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衰落,无力西顾。不久又被吐蕃占领。</p> <p class="ql-block">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党项族屡败吐蕃诸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党项元昊击败吐蕃,占领河西及兰州地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北宋乘西夏朝廷内乱,调军攻夏,收复兰州。此后宋、夏隔河对峙,时相攻伐。南宋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兰州在宋廷统治半个世纪后,被金将宗弼(即金兀术)攻占。此后兰州虽曾在金大定元年(1161年)被宋收复过,但旋即丢失。因此,南宋后兰州又进入了金与西夏新一轮的争夺之中。直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兰州。</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明军战败元军,攻取兰州,次年置兰州卫。洪武五年,置庄浪卫。明惠宗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朱楧率甘州中护卫移藩兰县(兰州),以三分军士守城,七分军士屯田,加之东南诸省移民不断移兰屯垦,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增殖,至成化时兰州“城郭内外,军民庐舍不下万馀区”。清初依明建制,兰州隶属临洮府,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p><p class="ql-block">兰州几千年来就是战乱不断,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p> <p class="ql-block">兰州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北低,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横穿全境,切穿山岭,形成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形河谷。</p> <p class="ql-block">兰州处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接南通北、承东启西,是全国9大物流区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有西北地区最为密集的铁路网,是新亚欧大陆桥和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通道。陇海、兰新、兰青、兰渝、包兰等铁路干线和京藏、连霍、连珠高速等国家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兰州铁路编组站和兰州西客站是我国西部最大的路网型铁路编组站和客运枢纽,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从兰州直通新疆,宝兰高铁、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后,打通了兰州与中东部和大西南的快速交通联结通道,已成为连接“一带”与“一路”的黄金支点。</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0729上午到达兰州,报到后自由活动,到黄河边看看。</p><p class="ql-block">这是皮筏渡河</p> <p class="ql-block">羊皮筏子</p> <p class="ql-block">兰州黄河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刚下过雨,洪水过境,黄河更黄。</p> <p class="ql-block">渡口望中山铁桥</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真的很象上海的外白渡桥,是属于兰州的一个标志性景点了,中山桥上本身可以向西面看日落,映在黄河上面非常漂亮;远处还有黄河过江索道,拍中山桥的夜景,视角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山就是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过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登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俯瞰兰州市区</p> <p class="ql-block">兰州正宁路夜市</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0730)清晨,登车启程,去看油菜花!走高速,看路边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西宁市外围绕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翻越乌鞘岭</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简称“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与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文化厚重,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四郡,是为河西四郡。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如今多指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的河西五市,即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嘉峪关市、酒泉市。</p> <p class="ql-block">门源油菜花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p> <p class="ql-block">最佳观赏时间是七月上中旬,七月末门源的油菜花已经谢了!</p> <p class="ql-block">略有休整,车发扁都口</p> <p class="ql-block">(前121)西汉元狩二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河西四郡,使整个河西走廊首次纳入华夏版图。(前106)西汉元封五年,天下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刺史部。在凉州范围内置凉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政府驻地武威郡,辖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张掖郡、张掖属国、居延属国。</p> <p class="ql-block">(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考虑,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7世纪到12世纪,唐代,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再度引起统治者的关注。河西走廊成为经济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苏杭的地区。那时的河西走廊各国商旅纵横,经济发达盛极一时。河西走廊一度是距离长安最近的副金融中心,最大的外贸交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北宋没有控制以往丝路的河西走廊。南宋无法控制整个河西走廊。因而河西走廊的衰落日益明显,而青唐道的开辟,逐渐有取代西北丝路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介于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的狭长平地,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文物价值突出。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因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等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因此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走过戍边将士,走过商贾驼队,也走过文人墨客。</p><p class="ql-block">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就经由此峡西出阳关,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张骞、班超经过此地,出使西域;霍去病出扁都口远征河西匈奴,东晋法显经扁都口西行求法;公元前609年,隋炀帝“西巡”途经扁都口,并召开了举世闻名的万国会议。</p> <p class="ql-block">红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转战西北,在这里书写了悲壮的历史;王震将军兵出扁都口,解放了河西。</p> <p class="ql-block">张掖民乐县扁都口油菜花位于祁连山脚下,气候凉爽,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澄澈的蓝天,灵动的白云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七月末八月初,正值油菜花盛开之际,而蓝天白云和清爽的空气,更是让人觉得无比舒服。</p><p class="ql-block">扁都口到了</p> <p class="ql-block">景区并不大,因为比邻祁连山,油菜花蔓延到山丘的腰部,景色尤为美丽。因为海拔高,气温低,盛夏时节最高气温不过30℃,比门源开花晚半个月。</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花田</p> <p class="ql-block">今天行程350+公里,晚上住张掖</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未完待续,下辑《七彩丹霞·嘉峪关》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