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96年2月份我被借到绍兴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作。</p> <p class="ql-block"> 监理公司住所在府直街210号,离府山公司不远,与绍兴市政管理处及市政公司在同一个门牌号内。进门右手一幢六间的二楼,底层是市政管理处,二层是监理公司,再往里面去还有一幢二层楼是市政公司。</p><p class="ql-block"> 走上二楼第一间是财务室,靠北窗二张办公桌,西边位置是会计金三美,东边位置是岀纳葛云仙。第二间是工程部,进门口一张办公桌是工程部经理王元红的位置,北面靠窗几张桌子拼在一起没人用,西侧一排档案柜,放着书籍供员工借阅,东侧墙边有一台电脑,大背包式的显示器,是整个公司唯一的电脑,只有王元红在用(工程部其他员工都在工程现场),后来公司一度要求公司员工到电脑上考勤,目的是希望大家接触电脑学会使用。第三间是经济部,进门二张办公桌,朝东坐着李仁智,靠北窗五张拼在一起的办公桌坐着王晓涵、裘建国、陈东方、高静、金赟。第三间是经理室,后半间张经理一张办公桌,前半间东侧并排二张沙发椅。第四间是书记室,佈置与经理室差不多,记忆中我几乎没有进去过。最后二间打通的是会议室,专门用于员工会议。张经理对员工要求很严,每次会议必须准时到场,不然就当场点名批评。有一次会议王元红迟到了,刚进入会议室张经理就脱口一句“你工作很忙,就不要来开会了!”大家面面相觑,所以公司员工都很敬畏他。</p> <p class="ql-block">(图片所示:府直街210号原监理公司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监理公司全部员工也就30多人,在公司里办公的有11个,其中经济部搞预决算6人。</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国家建设部发文建立建设监理制,对监理制寄于很高的期望,赋予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还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建筑行业有较高的地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绍兴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绍兴市第一家监理企业,属于一个新生事物。</span></p><p class="ql-block"> 刚刚开始时监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工作规范,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表式,仅有一本公司设计的红色硬封面的《监理日记》,记录每天工作上的事情。不象现在有正规的浙江省监理资料表式,工程现场必须设专职资料员才能做好一整套的监理资料。</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监理的第一个工程桩基施工完成后,工程部经理王元红嘱咐我岀一份监理报告,公司没有范本可以参照,就自己起草了一份,还特地送到公司请王元红审阅。</p><p class="ql-block"> 那时也没有工程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之分,一般工程都是一个土建专业工程师在现场监理,只要建设单位满意就好。当然针对水电安装专业,公司还是另有专职的工程师(水:吴铁忠、电:王昭正)在必要时到场服务的。每逢楼层隐蔽验收,他俩总是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地赶到工地参与验收,令协议外借骑着自行车上班的我心生羡慕。</p><p class="ql-block"> 监理公司员工的工资福利是很不错的,员工们购置摩托车公司都给予补贴;还给每位员工发放饮水机,直接送到家;每位员工还配置BB机(那时候属先进的通讯工具),这些都是我借到公司之前的事。借到公司后第一个月发给我的工资是一千块钱,比在新建布厂足足多岀三百多块,老婆也高兴地说“这样我家攢钱就快了”</p> <p class="ql-block"> 我报到后就安排到银桥纺织厂担任桩基工程现场监理工程师,地址在绍兴偏门外树下王村。纺织厂紧靠二环南路,座北面南。进厂第一幢是单层的织造车间,南面附房是二层楼,用作办公室。新开工建造的准备车间在织造车间的北面。</p> <p class="ql-block"> 工程是一幢三层楼的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沉管灌注桩基础、混凝土框架结构、钢门窗、水磨石地坪,很普通的工程没什么技术难度。</p><p class="ql-block"> 施工单位是绍兴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分公司经理金云来,个子不高,镶着一颗金属门牙,思维活跃,能说会道,工地的会议与阶段性的验收都来参加。</p><p class="ql-block"> 工程的质监员是沈伟祥,三十多岁,肤色白晰,说话和气,待人礼貌,没有傲气,工程上彼此之间都很尊重。</p><p class="ql-block"> 设计单位是绍兴城乡建筑设计院,结构设计陈岳民,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个子不高人很聪明。在这个工程与他初次相识。</p><p class="ql-block"> 项目包头言德仁,一个瘦小的绍兴乡下斗门镇人,人很精明,想必是多年的泥水匠熬成的,带着老婆住在工棚里。手下一个施工员名叫何稽东,三十左右的年龄,中等个子,相貌端正,绍兴建工中专毕业的。</p><p class="ql-block"> 厂方的基建负责人李常德,高个子,一只眼睛明显废了,牙齿已不完整,年龄七十开外。虽然面相老态,但精神与体力都不显老,思路清晰、步态稳健、嗓音宏亮。一段时间下来彼此熟悉了,对我很是信任,就与我谈起他的过往。初解放时期他曾经是基层的国家干部,参加过土改工作队,因为性格所致喜欢讲真话,在57年反右运动中被定为右派,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终于摘掉了右派帽子,吃了二十年的苦。银桥纺织厂刚刚筹建时他就在厂,第一幢织造车间也是他做的甲方代表,厂长俞振强对他很信任。</p><p class="ql-block"> 老李有个抽烟的爱好,一天中几乎烟不离手。我的办公桌就在他的对面,因为开工还是2月份尚处春寒料峭季节,办公室的门总是关着,室内犹如升起炉子一般总是烟雾缭绕,因此引发了我一段时间剧烈的咳嗽,喝了不少的止咳糖浆。</p><p class="ql-block"> 老李还有一个钓鱼的爱好,休息天约上建设局规划处的孙小民到乡下去野钓,每逢有收获还要送我几条鱼,怪不好意思,而他却说我喜欢钓鱼但不喜欢吃鱼,你拿去吧!</p><p class="ql-block"> 老李待我很是不错,也许是对监理的尊重,也许是彼此合得来,工作上的支持不在话下,生活上也照顾周到,每天总是关照食堂在小餐厅给我安排一荤二素的免费午餐,如果晚上加班还安排夜餐,真的令我受宠若惊。</p> <p class="ql-block"> 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好那些工作?由于没有经过培训,只能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桩基施工时主要管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进入持力层观察桩机抬架、每个桩的长度等等,并且做好记录。对我现场监理的工作甲方老李是满意的。不久桩基施工结束,老李与我谈起上部主体工程的监理,还是想请我继续服务。此时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的监理合同仅仅是桩基部分,这是当时的建设局规定必须强制性监理的,上部是否需要监理由建设单位自己决定。于是我汇报公司重新另行签订了上部工程监理合同,一直服务到全部竣工为止。</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到监理公司后担任现场监理工程师的第一个工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