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三

清清

D5 今天原计划走塔莎古道,路程不到300公里,去莎车县,昨夜的大雨,前方大石压路,我们只好绕道了,要多走200来公里。<div><br></div><div>再经蓝湖,雨水一夜的洗刷,天空万里无云,一片瓦蓝。</div> 幸运的是,在第四次来到慕士塔格峰附近时,天空晴朗,雪山冰川完美呈现。 绕行314国道和吐和高速,车子奔驰在位于湿地中的吐和高速公路,峰峦在遥远的天际线上。辛苦的一天行车,终于到达位于新疆西南边陲,处于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的莎车县。<br><br><div>莎车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曾几度成为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先后称为莎车国、渠沙国、叶尔羌汗国,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军事驻守重地。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中亚文化与西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br><br></div><div>据介绍:莎车历史文化旅游区,是集莎车历史文物探索,历史文化格调、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景区。主要包括景点有叶尔羌汗国王陵、阿曼尼沙罕纪念陵、莎车非遗博览园、民俗手工--条街、恰苏路历史文化古街、旅游路、祈福合遗址、玄奘讲经台遗址、阿孜娜清真寺古建筑、加满清真寺古建筑、阿勒屯清真寺、满洲涝坝。<br><br></div><div><br></div><div>到达莎车县城已经是下午四点来钟了,我们直奔叶尔羌汗国王陵。<br><br></div><div>叶尔羌汗国,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因首府为叶尔羌(今莎车),故名。它是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后裔苏丹赛依德于1514年在原地方政权旧地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势力,至1680年被西域另一地方政权势力所灭,历时166年,历11代汗。<br><br></div><div>我们路过阿勒屯清真寺,还是不可入内参观。<br></div> 阿曼尼沙汗纪念陵占地1050平方米,附近有王墓王宫,阿勒屯,与清真寺连为一体。陵高22米,陵墓修建在一座2米高,10米宽,10米长的正方形基坐上,陵顶为园塔状,宫殿的墙上镶有“木卡姆”十二套曲名。阿曼尼沙汗纪念陵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br><br><div>阿曼尼莎汗生于1526年,卒于1560年,系阿不都热西提之妃她,13岁入宫,34岁因难产而逝。她自幼热爱诗歌、音乐,是位才华出众的女子,她在乐师喀迪尔汗的帮助下,拜访社会艺人、诗人和民间歌手,用毕生精力搜集当地叙事诗、民间木卡姆和麦西莱甫等散落、零乱的民间艺术,整理汇编成十二个较规范的套曲,即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间音乐成为科学、系统、严谨的曲目。《十二木卡姆》驰名中外,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她还是十六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div><div><br></div> 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她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br><br>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主要有两点,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步姆。<div><br>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等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2006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div><br></div><div>图片来自网络</div> 叶尔羌汗国王陵又称阿勒屯麻扎,“阿勒屯”汉语意为“金子”,“麻扎”则为“坟墓”。它最早是在1533年为悼念叶尔羌汗国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依德而修建的。整个国王陵面积1050平方米,始建于1533年,其后又经百年扩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陵内共葬有叶尔羌汗国政权十三位继任者及44位汗室家族成员。叶尔羌汗国王陵在布局和图案装饰等方面,别具风格,是伊斯兰教优秀建筑艺术。墓葬主要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呈长条状。<br><br> 苏丹汗苏里唐赛依德墓葬沿用蒙古族葬俗呈圆拱形。 我们开始随意逛时间,走街串巷,来到市场,看到很多人在歌舞,一位老人胸前挂着大红花,想来是在庆祝他的生日。老人的亲朋好友欢乐的跳着舞,我们看了很久,不舍离去。<br><br> 到茶馆喝茶,这座茶馆是苏式建筑,里面也挂着一些老照片和画。 D6 同行的小朋友建议我们逛逛莎车县城,一早我们打车去到老城里,逛了才知道,这里比喀什古城有烟火气,有历史,转个弯就是古老的建筑。<div><br></div><div>晨早的莎车古城,清真寺静静地立在那里,上学的孩子,早市的人们,热闹的茶馆,朗朗的读书声,古城人们的生活热气腾腾。</div><div><br></div><div>加满清真寺,是清晨的第一站,它始建于1409年,占地面积21亩,属于明代时期建筑。建筑分门楼、前院、后院三个部分。门楼两侧塔柱纹样有圆形方孔铜钱、兰花、菊花等图案造型雕刻,后院礼拜殿等建筑风格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新疆多种宗教并存。<br></div> 吾尔达加米加曼寺<br> 明代涝坝又称奥尔达库勒,据介绍系明代修建的居民饮水水源,其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20米,深约3米。<br><div><br></div><div>这里也是不开放参观的,照片是从栅栏门的空隙间拍的。</div> 阿孜尼米契提,始建于1460年,属于明代古建筑。建筑占地面积1581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该建筑充分体现了构造学和力学原理的有机结合,共有52个大小穹顶组成,有人认为院落布局和内饰壁化纹样均体现了佛教文化元素,为研究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div><br></div><div>也是不开放参观的。</div><div><br>唐朝时期佛教高僧玄奖路经此地并在城墙边上设台讲经,讲经台保留至今。<br></div> 古扎加米加曼寺 唐朝时期佛教高僧玄奖路经此地并在城墙边上设台讲经,讲经台保留至今。 莎车城学校很多,三几步就有学校 攀着墙角生长结果的葡萄 莎车 裁缝店很多,于是也有了修缝纫机的店。沿街各种小店排列。 晨早,茶馆已经座无虚席。 路边聊天的大娘 在莎车专业做鸽子美食的餐馆吃了烤鸽子、鸽子汤等。 中午吃了鸽子餐才恋恋不舍得的离开去叶城。到达叶城后,去了锡提亚迷城景区。再去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瓜果、牛羊、日用品琳琅满目,我们吃了烤包子。 <div class="cps-upload-file"><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top">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瓜果、牛羊、日用品琳琅满目。</div><div data-v-c0b2b5c8=""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c0b2b5c8="" src="blob:https://www.meipian.cn/e96375bc-0e9f-4d16-aa50-913bef2b10d6" data-src="blob:https://www.meipian.cn/e96375bc-0e9f-4d16-aa50-913bef2b10d6"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div class="cps-uploading-mask">&lt;!----&gt;</div></div>&lt;!----&gt;</div> 我们吃了烤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