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一个美丽的女孩是谁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一顿难忘的午餐吃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为《花花乡土文学》留言汇编44</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五期乡土文学杯同题匿名征文大赛10日截止,机不可失呀!谁若想搭上这“最后一班车”,务必看好《征文启事》(在本文后面相关链接的文中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届征文大赛作品数量是否超越上届,取决于这最后的“收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投稿者切勿“萝卜快了不洗泥”,因为本届征文大赛对错别字是有限制的,即错字超标将取消评奖资格(征文作者自己负责校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八拜都拜了,还差那一哆嗦了?”可是差那一“哆嗦”的作品还真就经常有——作者对作品的构思可能没少下功夫,但左一个右一个的错别字大煞风景。所以,写完了不是目的,别“绊倒”在错别字上。</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本周重点推荐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征文48号作品《那一蓬“积极向下”的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经常用到“积极向上”这个词,作者却“一反常态”,写了个“积极向下”,这也是脑洞大开的表现啊。可能有人已经想到这“积极向下”的绿是什么了,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这并非稀罕之物。但是,我们可能没有想到是其“积极”的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征文49号作品《那一个美丽的女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篇作品标注的是小小说,所以我在为其留言中比较“放肆”,因为小说基本上都是虚构的。我赞同小说主人公的做法,但在现实中这种做法是否畅通无阻,我是有些担心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应用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征文51号作品《那一刀的伤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篇作品写的是早期计划生育中曾经流行的结扎输精管的故事。对于晚于那个时代出生的人,可能不知道还有这种计生方法,因为它与“孪生”的结扎输卵管手术一样,都被后来流行的“戴环”——放置宫内节育器(或叫“绝育器”)所取代。</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征文52号作品《海棠花开,唯美那一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首五绝,虽然只有20字,但把海棠花开时让人惊艳的美丽写得非常传神。与其他洋洋1500-3000字的作品相比,这篇作品要想争夺奖项并不占优势,是不是能以“四两拨千斤”呢?我对格律诗词是外行,所以无法作出准确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征文55号作品《那一顿终生难忘的午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这几个字是我从国家级媒体上搬来的。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吃饭不是问题,吃什么才是问题。而在我们的历史上,吃饭一直是最大的问题,以至国外有关注中国问题的所谓“专家”,也曾担心中国人无法养活这庞大的人口。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我们别忘了吃不上饭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征文56号作品《拾起那一片片岁月的花瓣》</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人说,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话不一定准确,但有一定道理,因为标题是能不能吸引人来读这篇作品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吸引人,那么你的作品再好无人知晓;如果只有好标题而无好内容,那就成了“标题党”。56号征文从标题到内容都很讨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本周其他群友(网友)留言选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群友们对51号征文《那一刀的伤痕》讨论热烈,其中有的留言未被微信公号官方通过,比如懒猫的和我的。懒猫的我放在这里,我的在下个话题的第二条。其他群友的留言,以链接的方式放在文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故事立意新颖,语言描述严谨。肖波所挨的第二刀,从现在医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是成功的,只是肖波的心理问题。作者通过这个故事,以肖波的第二刀对第一刀的“残忍”和“非人道”进行了无形的讽刺,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偏颇。当年计划生育是政治任务,是“一票否决”……可惜了半生的朋友情,被这“两刀”斩尽杀绝!</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本周我的留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对应作品:49号征文《那一个美丽的女孩》</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49号征文是篇好作品,我猜作者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士,总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文中写到的这个美丽女孩,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话不多说,探讨一下我认为是问题的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孙三媳妇和小霞说于丽那段,我认为口语化不够。特别是从“挣下他们的人生第一桶金”开始,后面基本上都是书面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小霞她哥大平比她大6岁,小霞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她哥的年龄大约在30岁上下。这个年龄段的男人,让他找个“拖油瓶”,他能心甘情愿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现实生活来讲,这种情况可能会有,但不具有普遍性。中国男人差不多都有“处女情结”,除非他没能力找到处女(或未婚女)。虽然这种观念不是值得提倡的,但却是现实。我希望我们的文学作品能在这方面作出正确的引导,但其中的重点是小霞她哥如何接受这样的现实。转变观念需要一个过程,这可不是“一带而过”就能解决了的问题,而是很现实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可能都记得一个社会悲剧:某男在婚后得知妻子嫁他时不是处女,这对夫妻共同谋划,让孕妻以需要帮助为名,在路上骗来一个女孩子,结果是这女孩子被奸杀。这个悲剧说明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男人的处女情结,因为他觉得自己吃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3.虽然大平喜欢欣欣,但不代表欣欣也喜欢大平。人与很多动物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其最先认识的另一个动物有亲近感,这就是“先入为主”。比如,有的父母对待子女并不好,但子女(特别是小时候)对父母仍有很强的依赖性。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很难协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对应作品:51号征文《那一刀的伤痕》</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1号征文写得挺有文艺范儿,看来作者在老年大学是学有所成——在去老年大学之前,也应该是很有文化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中所写输精管结扎,曾与输卵管结扎一样,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利器”——不论是哪种结扎,都是为了计生的“一劳永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对计生行业不了解,不知现在这种结扎术是否还在应用。在我还是未成年人时,邻居有位壮汉做了输精管结扎术,原因是他妻子有心脏病,在冒险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不想再冒险了。男方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女方,主动承担了“绝育”任务。那时据这位邻居说,输精管结扎对身体并无影响。刚才我查阅资料,也是说没有影响。至于事实上有没有影响,由于我没有这种切身体验,没法下结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做这种结扎术之后极有可能对男方形成心理压力,或许因此得了心因性阳痿也说不定。所以肖波“不行了”,也可能是这个原因而归罪于挨了那一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成为成年人之后,社会上流行的计生方式是女方戴宫内节育器(也叫节育环或绝育环),我也再未听说第二个做输精管结扎术的人(当然,作为个人隐私,做了不说也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长久计生的角度说,不论是哪种结扎术,可能都被“戴环”所取代——估计有些年轻人都不知道还曾经有这种故事。这篇征文,相当于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至于这种结扎术是否对男方的身体造成损害,我不知道。但是文中说“可靠性远超太监”,是不是太夸张了呢?太监所做的手术,是让男性失去性功能。而输精管结扎术的目的是让男人在保持性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避孕的目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对应作品:53号征文《海棠花开,唯美那一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征文53号作品虽然只有短短20字,但我认为作者挺不容易的,因为格律诗不好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的留言来晚了,因为昨晚我家宽带出了问题,今天9点多才修好,影响了我写留言。昨晚我试了几次重启,宽带都没好使,就没再管它,因为晚上用不着宽带。从去年开始写留言汇编之后,我多数是用电脑写留言,一是修改方便,一是知道写了多少字。今早8点半之后给宽带方面打了电话,对方查看后说确实有问题,打算派人上门维修。之后维修工程师也打来电话,说大约10点来。但9点多他通过后台处理了问题,我这边好使了。我告诉工程师之后,他说还有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他就上门。刚才他又打来电话,说不用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边我这段话,和征文没关系。我要说明的是,这段话用文字叙述出来可以,但要想用一首格律诗写出来,那可是相当有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知其难,我不太敢写格律诗。我的两个美篇截至目前已经写了接篇460篇,其中有一部分诗词,貌似只有本月3日的一篇标了“七律”,并且是壮着胆儿标的,是否合律我也不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到53号征文之后,我曾想写首和诗,但想来想去没想出写啥,只得放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标着“新韵”,这也是很多格律诗写作者的常见用法。与之相对的,是所谓的“平水韵”。据说,有的人竟然认为,不用平水韵,就不算格律诗。对于此事,我只感到好笑,因为现代人写的诗是写给现代人看的,用新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用古韵,有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的标准音有差距(比如平仄不同),人们读起来反而不舒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对应作品:55号征文《那一顿终生难忘的午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5号征文是一篇感人之作,用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是我同龄人,我们同一年上小学。虽然我小时候家境也不好,但我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家里唯一能吃饱饭的人。那时我是家里最小的,虽然没有什么可口的饭菜,但家里吃饭时是平均分配,哥哥们可能有吃不饱的时候,我却把胃都撑大了。据说吃饭时哥哥们会眼巴巴地看着我,但我对这些都没记忆。在我上小学之后,国家的经济形势应该是缓和了一些,城里人貌似不在犯愁吃饭问题。听我妈讲过,在困难时期,有人去饭店,向别人正在吃着的碗里吐口痰,对方不要了,他就接着吃。那时我爸利用业余时间去距家很远的地方“开荒”种地,具体种了什么我记不得了,总之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那时一个星期只能休息一天,而这一天我爸也休息不着。回想起来,我爸为家庭的付出是极大的,但我们都帮不忙(我甚至没有多少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说当时的自然灾害并不是太严重,还苏联的债是一方面,“大跃进”造成的“后遗症”是另一方面。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大帮哄”等等,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事都说明,有时主观上的好想法,在客观上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直到我1970年代中期下乡当知青时,农村的很多政策仍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不利,比如“割资本主义尾巴”什么的,农民这也不让种那也不让养,“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和社会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改革开放”给农民和国家带来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对应作品:征文56号《拾起那一片片岁月的花瓣》</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6号征文的标题很浪漫,让人想到屈原先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以及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作品集名称。文中的三个小标题设置得也很灵活,感觉作者是写过论文或做过科研工作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智者乐水。作者曾在水边生活,浸润了水的灵性,作品写得很“水灵”,读起来非常舒服(相信作者在写作时也会是很快乐的)。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又有相关性,像电视系列剧(有别于连续剧)。故事本身并没什么微言大义,但给人以愉悦之感。这也是文学的功能之一——审美,即审视生活中的美感。比如,文中有群山环抱、绿水依依的自然美景,有“抱得大鱼归”的乐趣,有对塑料凉鞋的追忆。“绿水依依”一词的使用率不是很高,但作者能信手拈来,说明有足够的阅读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童年经历过的故事不计其数,但她选择写这样三个故事,并且叙述得条理清晰,丰富多彩,很有画面感,既说明这些故事在她的记忆库里占有重要地位,也说明她善于写这样的作品,应该是一位文坛宿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按照咱们的征文启事要求,征文由作者自己负责校对。读这篇作品时,我貌似没发现有错字或不通顺之处。而今天的另一篇征文作品,虽然写得也很好,但错字过多,让人心生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自己的作品检查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读者的尊重。能够正确地使用字、词,体现了作者的文字修养。而文字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字词,我们就难以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56号征文作者点赞,希望读到征文之外的更多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往期标题及目前阅读量</b></p><p class="ql-block">第43辑:那一条狗命被谁葬送?那一树果子被谁采摘?(1840)</p><p class="ql-block">第42辑:过父亲节撰写另类故事,去台湾岛演奏优美琴声(1736)</p><p class="ql-block">第41辑:忆大娘“扫黑除恶”,学海云“袪病消灾”(1908)</p><p class="ql-block">第40辑:梦游惊曝人命案,砚台牵出腐败局(2169)</p><p class="ql-block">第39辑:征文引燃“麦子地”,特刊“烧热”粽子锅(1011)</p><p class="ql-block">第38辑:久违了,青杏;反转了,黑屋(2524)</p><p class="ql-block">第37辑:“当事者”回忆初恋,“外行人”大话唱歌(1412)</p><p class="ql-block">第36辑:疫情下感恩“大白”,“封控”中约会春天(2004)</p><p class="ql-block">第35辑:母亲节大餐隆重“开宴”,真功夫烹制天地共鉴(4277)</p><p class="ql-block">第34辑:闪光记忆长存煤海,大美颂歌盛赞梅河(1853)</p><p class="ql-block">第33辑:靓丽白仙女玉成新驸马,悲催机器人难抵胖阿姨(1893)</p><p class="ql-block">第32辑:心中点赞确应赞,梦里盼零终见零(1709)</p><p class="ql-block">第31辑:远足节日变禁足,这个清明不清平(1884)</p><p class="ql-block">第30辑:他原创,咱首发,诗作诵读有大咖(2563)</p><p class="ql-block">第29辑:全民齐心协力,围歼“奥密克戎”(1269)</p><p class="ql-block">第28辑:冏态《喝喜酒》,夺命打《喷嚏》(1890)</p><p class="ql-block">第27辑:看看老闪和老纪,究竟算不算兄弟?(3240)</p><p class="ql-block">第26辑:叶红敏“不寒而栗”,刘宗凯十“二”联珠(1670)</p><p class="ql-block">第25辑:“鸠占鹊巢”情非得已,“刀锋战士”情有独钟(1865)</p><p class="ql-block">第24辑:“大观园”可观冬奥,“小平台”别评足坛(3522)</p><p class="ql-block">第23辑:《第三者》异军突起,《相亲记》皆大欢喜(859)</p><p class="ql-block">第22辑:蓄势待发喊“雄起”,未雨绸缪说“三急”(1367)</p><p class="ql-block">第21辑:一碗腊八粥,她曾经牵肠挂肚;一盏红灯笼,他依旧刻骨铭心(993)</p><p class="ql-block">第20辑:猜诗人梦绿,赞雪地橘红(1526)</p><p class="ql-block">第19辑:为胖虾写《东游记》,争先恐后出好戏(1380)</p><p class="ql-block">第18辑:看他温情说“鬼话”,但有从此您不怕(1375)</p><p class="ql-block">第17辑:借你个胆看《那一夜》,租你双脚逛“搪瓷厂”(2098)</p><p class="ql-block">第16辑:一字不差,你的兄妹?一音不差,她的港湾!(1567)</p><p class="ql-block">第15辑:去趟非洲,他咋就心惊肉跳?回归乡土,她因何水起风生?(1737)</p><p class="ql-block">第14辑:眉开眼笑酣读小品,梦绕魂牵醉赏秦淮(1544)</p><p class="ql-block">第13辑:美女评佳作——美!牛哥写虎园——牛!(2727)</p><p class="ql-block">第12辑:跟花花学养花,随悠悠云探幽(2098)</p><p class="ql-block">第11辑:登朱雀,山顶观美景;逛大连,海湾望祥云(2423)</p><p class="ql-block">第10辑:说情人别开生面,写大咖独具匠心(3115)</p><p class="ql-block">第9辑:紫叶草再放异彩,黑牛文重归风骚(1596)</p><p class="ql-block">第8辑:姊妹花作姊妹篇联袂说“紫”(2155)</p><p class="ql-block">第7辑:参观陈列馆回望历史,游览卢沟桥感慨今昔(802)</p><p class="ql-block">第6辑:逢尼姑晓薇凡心减,进驾校花妹糗事多(649)</p><p class="ql-block">第5辑:“三剑客”由谁养成?“草头娃”看她浇大(802)</p><p class="ql-block">第4辑:大剧院看他领略优雅,宝塔诗由我东施效颦(716)</p><p class="ql-block">第3辑:“嫁衣”必做出招做,“酒瘾”难除想法除(485,留言16篇)</p><p class="ql-block">第2辑:红星耀春城,百花绽放;芬芳带回家,满室生香(893,留言10篇)</p><p class="ql-block">第1辑:愿为征文“喊破天”,我献“散文”三十篇(1402)</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相关链接:</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tXNPvlT57JdjyC8v81yEw"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那一刀的伤痕</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