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微信群里同学发了一张有意思的图片,我管它叫西瓜图谱,受色谱的启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瓜图谱把我给逗乐了:观察世界变化,不一定非得大处看潮涨潮落、云卷云舒;蚂蚁搬家也是气候变化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群里就有了吃西瓜的美好回忆。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虽然不在西瓜图谱里,但都是要把红色瓜瓤下面的一层过渡白啃完了,在几乎透明的瓜皮上留下青绿的牙痕。把西瓜皮当菜吃的人家,事先得规划好。第一不能牙啃,改用刀切,最大限度地把瓜瓤切出来,剩下的切成片或丝,盐抓一下,下锅两分钟就是一道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管这个叫优良传统。传统应该是社会文化层面上的概念,但如果受环境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不知不觉成了习惯甚至生物本能。昨天看到一则消息,《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非洲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命节律变化的研究报告。过去三十年博茨瓦纳北部60个非洲野犬的平均生育期延后了22天,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崽在冬天温度足够低的时候出生以利存活,这是地球气温上升的结果。在广义上,吃西瓜啃出青绿与非洲野犬推迟生育期,都是达尔文进化论里所说的适者生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几乎同时,“马道街5号”邻居群里,周家的二姐叮嘱大哥“天热注意身体,开空调哦不要舍不得,夜里电费三毛一”。按南京新调整的阶梯电费标准,夜里只是白天高峰时间的七分之二。周家大哥回应:“谢谢关心,没睡之前开,睡下后开微风吊扇也蛮好!” 我接上一句打趣的话:“周妈妈那个时候就要讲了:三毛一不是钱啊?” 周妈妈是周家大哥二姐的母亲,马道街5号的人都称“周妈妈”。周家二姐接着说:“哈哈,我妈肯定用热水给我们抹身,确实凉快些!” 那是蒲扇的年代,三伏天用烫水抹身是最经济有效的纳凉手段。虽然当时把西瓜用网袋吊在马道街5号后院的井里浸泡两小时,也有冰镇效果,西瓜和西瓜皮不是平常人家每日都有的吃。那个年月,饿死的几率比热死的几率要大,所以充饥比纳凉要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更不用说,西瓜利尿,西瓜皮也有药效。报载,祖国传统医学称瓜皮为“西瓜翠衣”,具有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血压等作用,对贫血、咽喉干燥、唇裂,以及对膀胱炎、肝腹水、肾炎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另外,因为西瓜皮富含维生素C、E,擦肌肤,或将它捣成泥桨状涂在皮肤上,10-15分钟后用水洗净,有养肤、嫩肤、美肤和防治痱疖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婆当时补充一条:立秋后的西瓜不能吃,吃了掉头发。南京人都是在立秋之前多买几个放在床肚里头,立秋后还要热个把月,遇到“母老虎”更麻烦。所以,脱发也许是立秋后西瓜的另一个有待发掘的药物作用,准确地说是 “副作用”,其实,side effects 当时如果译作 “负作用”,就与 “能量” 对称了。“副”是次要的意思,而“负”是“正”的反面。药物在治疗疾病同时造成的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作用,从功能上讲真不是主次问题而是正负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为了逗乐,我把刚好吃完的半个西瓜拍了一张照片发在群里,留着一层不很薄的红瓤,参照西瓜图谱自嘲90后。是的,奢侈了,咋看都不像50后。所以,我随后附上解释,最重要的是实在吃不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实在吃不下了” 听起来并不是最好的理由费弃食物。其实,它和 “饥不择食” 是同等合理的进食自然法则,因此也应该视为 “适者生存” 的进化规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过量摄取” 是一个保健概念。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后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剩饭剩菜剩XYZ。理论上我们应该计划好进食的量,避免浪费。但实际生活中,尤其是中餐的烹饪,准备起来有时较难做到量的精准控制,还不用说食客的欲望、口味和情绪都不在厨师的控制范围。结果是经常多出一点。这碗菜多出一口,那碗菜多出一口,饭多出一口,汤也多出一口。饥不择食的年代没有也不可能有冰箱存放的隔夜菜不健康的概念。啃出青绿的传统变成本能后,又不想吃冰箱里不健康的剩菜,结果便把餐桌上剩下的XYZ都勉强填进胃里,造成过量摄取。再加上缺少运动和活动,三高就与体重结伴而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b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过量摄取” 也包括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吃或不应该吃那么多,因为是亲戚朋友腐败分子送的,或是为招待亲戚朋友腐败分子买的各种零食甜食,不吃可惜了,就自己为了避免浪费过量消费。看起来是节约(食品),其实是浪费(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汉语中不只有 “饿死”,还有“撑死” 和“胀死”。饿死、撑死、胀死,可能是急症,也可能是慢性病。现在常见的都是慢性病的撑死胀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更何况,西瓜皮的药用效果虽然存在,如同任何一种植物都可能有一定的药用效果,现在谁还用西瓜皮清热解暑、泻火除烦、降血压,治疗贫血、咽喉干燥、唇裂,膀胱炎、肝腹水、肾炎,养肤、嫩肤、美肤和防治痱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b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奇怪的是,国民在用药、保健和美容上就没大见到青绿西瓜皮传统精神。吃西瓜依然是啃到青绿,转眼一掷千金豪爽地或瞒着儿子媳妇女儿女婿悄悄地购入5000元贴着拼写错误洋字码的保健品的30后40后,应该也算是进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以,如果真的是因为实在吃不下了,或超出了健康饮食的标准,西瓜图谱中90后的西瓜吃法与60后的西瓜吃法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做生存的适者。与时俱进是“适”的正面表达,说白了就是该放弃的就放弃,不然怎么叫进化。当年老祖宗舍不得那一身的毛,我们今天就不会进化出棉花种植,化纤纺织、服装设计和模特表演这样的GDP,至多也就是弄个藤条树叶整一套原始的三点式。在哪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的观点:三点式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现在感觉怎么像人类文明的终点。再简化,就又回到原始状态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想到这个题目: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吃西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