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情人终成眷属”,这话一点不错!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的普救寺就曾经演绎了这样一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院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因为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而被俗称莺莺塔。这座塔有一个奇妙之处,就是游客在塔下击石,塔上就会传来如同青蛙鸣叫的声音,非常奇特。</p> <p class="ql-block">梨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p> <p class="ql-block">故事起于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 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一场意外张生成为了崔莺莺的救命恩人,两人也一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也借厢住下。碍于救命之情,崔莺莺的母亲无奈答应了张生和女儿的婚事,但又后时反悔。苦苦思念崔莺莺的张生竟然患上了相思病,一病不起。 崔莺莺的侍女红娘不忍心眼睁睁的看这一对才子佳人遭受命运的玩弄,于是暗中牵线搭桥,设了一个局,给张生创造了私会崔莺莺的机会,两人之间的感情急速升温。很快,他们的情事便被崔夫人给发现了,崔夫人扣押了红娘,却被后者的伶牙俐齿给绕晕了头,糊里糊涂的又答应了两人的婚事。最终,张生答应崔夫人进京赶考,等到高中状元之后再来迎娶自己的心上人。</p> <p class="ql-block">十里长亭送别之后,张生到京考中状元,写信向崔莺莺报喜,这时郑恒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崔莺莺与张生终于牵手结缘。</p> <p class="ql-block">古朴玲珑的垂花门上“梨花深院”的匾额引人注目,两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联,道出这里的典雅幽静。</p> <p class="ql-block">梨花院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如今,对对青年恋人来到这里,吟诵那“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感人词句,争相在此留影,表达了人们对崔张爱情的向往和羡慕。</p> <p class="ql-block">后有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著作《西厢记》,讲述了这段书生张生与崔相国女儿莺莺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西厢记》里崔莺莺的那一段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成为了千古绝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