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的《心理抚养》读书笔记

秋水伊人田艳琰

<p class="ql-block">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行为中</p><p class="ql-block"> 人的问题在早年,增进的问题在家庭,家庭的问题在家长,而家长的问题在婚姻。有子女的婚姻不单单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大家可能听说过:“贵族是三代以上养出来的。”养人是人生的一种修行。你这一代可能是不完美的,但你可以通过好好养育下一代,让下一代比你更好,然后形成滚雪球效应,代代相承得越来越好。 </p><p class="ql-block"> 要孩子改变,大人要先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p><p class="ql-block"> 如果想要一个东西,要先征得家人家的同意,如果他想跟人玩儿,要先跟人家商量,不能马上就抢玩具……孩子的行为越来越有规矩了。</p><p class="ql-block">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有的父母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或教而不当。让这些不称职的父母去家长学校学习,或许应成为一道法令。</p><p class="ql-block">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全社会的。如果一个孩子得到很好的养育,长大后成为栋梁,就会造福社会。</p><p class="ql-block">国外有很多像性格教育联盟这样的组织,学校也开设了性格教育课程,还有不少基于父母育儿模式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而我们这方面做的太少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 心理彰显人之灵魂</p><p class="ql-block"> 心理似乎永远寄居在躯体内,是一种可以支配、引领、决定躯体活动方向与活动方式的力量。心里想想有时也可以用“精神”来形容,属于摸不着、抓不住的存在,那么,如何研究呢?如何养育呢?如何塑造呢?这一切要先明白一个问题:何谓心理? </p><p class="ql-block"> 如果用最简约的方式来表述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涉及什么的话,那么,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内容:一是决定心理现象发生的遗传与生理基础;二是决定人一生心理基础的早期心理发展内容;三是对心理内容进行分层管理、存储与提取的意识活动;四是人与外界互动及对外对外反应的认识活动;五是显现心理活动的动向和程度的情绪情感;六是体现个人心理风格与特性的人格或个性。</p><p class="ql-block"> 遗传与生理相当于“心理硬件”</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心理品质的基础取决于遗传,所以优生优育很重要。研究人的心理也要接触真实的“硬件”,即要了解与心理现象有关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因人施教。</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三代以上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他们所拥有的经历记忆仍可能通过基因在自己身上显现力量。</p><p class="ql-block">遗传是件很奇妙的事,一个人的基因包含着、传递着祖辈们的人生经历、品德修为和能力。人的很多能力都是一生持续努力的结果,包括德行也是修来的。</p><p class="ql-block"> “修“,一般只修正、改变,增加或减少人的行为活动。养孩子时,在遗传的基础上,父母自身有意的修养,有心的养育等也很重要,这些“修”过的心理内容会通过人的神经记忆进入基因,进而成为遗传的一部分内容,使下一代的天生禀赋中包含这些内容。所以,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气质几乎是天生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人讲“祖上积德,福泽子孙”,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所以,每个人在为人父母后,要为自己的血统和后代着想,注意自我修行,要自律,努力成为好父亲、好母亲。当然,前提是要先做个好丈夫、好妻子。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经不起折腾。如果你贪心地放纵自己,不仅你现在的人生会增添风险,还因为你没用心养育好子女,会让他们重蹈覆辙,陷入代际间的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为人父母者要认真地生活,负责地对待伴侣和子女,不轻易抛弃家庭,到晚年才有一分付出一份收获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所以,遗传的“硬件”看似是客观的生理,其实也包含着人们今生的有意而为。择优向善地生活,应是基本的人生准则。</p><p class="ql-block">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p><p class="ql-block"> 电脑软件不计其数,但所有的电脑最想安装的是系统软件,这是决定性的基础软件。家庭,就是人的心理系统软件制造商。</p><p class="ql-block"> 所有人一出生就需要有人为他进行系统软件的编程,比如吃饭的方式是拿筷子还是刀叉,说话的方式要符合当地语言的表达习惯,与人相处的方式包括如何给人打招呼、说话等,最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不许欺骗,不得偷窃等,此外,还有许多东西是只要人活着就必须懂的,必须学会的。这些都属于“心理软件”,是家庭在孩子6岁之前必须通过养育来完成的编程任务。所以说,家庭就是人的心理系统软件制造商。</p><p class="ql-block"> 家庭为孩子编写程序,首先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六年。其中前三年,有血缘关系的抚养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后三年家庭生活仍是主导,只是有时候幼儿园的养护也加入进来,也具有编程资格。从人生的第二个六年开始,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学校开始加入人的软件编程过程中,学校编程与家庭编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家庭编写的是人基础的系统软件,而学校重点是编写应用程序。</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里,老师往学生的脑袋里安装文字处理、数据处理等各种应用软件。对很多学生来说,这个过程要持续到人生的第三个六年才结束,即18岁。这时,学生的文科和理科天赋已显露,之后接受的教育就与未来的职业意向有关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学校教育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当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装好了以后,一个人就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可以去社会上闯荡。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有的人会不停地更新应用软件,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p><p class="ql-block"> 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为终身“漏洞”</p><p class="ql-block"> 就像系统软件在设计、编程时有漏洞和缺陷会影响电脑的性能一样,如果人早年的家庭养育有缺陷,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容易麻烦不断,甚至半路夭折。</p><p class="ql-block"> 虽然人一生可以安装很多软件,尤其是应用型软件,但对每个人意义最深远的仍是最初家庭给装的系统软件,这是之后所有应用软件的基础。系统软件一旦有漏洞,免疫力就会下降,很容易被人攻击,植入病毒、导致瘫痪。</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明白,孩子六岁之前的养育,谁都无法替代,谁都无法扭转。另一方面,谈到家庭,人们又特别喜欢说“家庭教育”而不是“家庭养育”,这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教育的“教”是指手执教鞭在课堂上讲授学问的方式,可是家里又不能摆上课桌,让父母站在黑板前对孩子进行教育。相反,家庭是生活的场所,教育方式是妈妈对抱在怀中的孩子低声絮叨,爸爸和骑在脖子上的孩子说说话,爸爸妈妈睡前给孩子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必须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职责不同,不可轻易混淆。家庭是养育的场所,养之育需要家长在照顾、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情感,以浸润的方式告知或带领孩子学习如何做人做事。而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之育是老师在规范的要求下,在一视同仁的背景下,以讲授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p><p class="ql-block"> 养育中的“养”,更多的是抚养。”抚”是一种动作,养孩子时伴随着这种养育的动作的,还有养育者所呈现的表情和随事而做出的反应即态度。这是一种生活性的自然示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帮助,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教育中的“教”,则更多的是说话。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是通过唠叨讲道理、讲解、辅导、谈话等,都是以“说”为前提的。老师更多的是执鞭而教,诲人不倦。“教”的核心方式是借助人类特有的语言系统,通过声音与文字,进行感知的输入与记忆的存储,以联想、推理等方式,让孩子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知晓更多的人世间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教”可以是教知识、科学、做人的道理等。但是,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是教术,不能教心。从这一点我们要明白,家庭的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错过孩子6岁之前的养育过程,不要等孩子上学后,希望由老师去解决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p><p class="ql-block"> 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p><p class="ql-block"> 都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因为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人可以通过眼睛看外面的世界,但看不到自己的脸,只能照镜子,也就是反观。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别人帮你看,然后告诉你。</p><p class="ql-block"> 最后出现的是自我反思意识,这一般要到18岁。而“我‖能作为第三者360度地审视自己时,人就有了在思维中反观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自我反思意识。有这个本事的人可以不用别人告知,自己就知道错在哪儿了,然后通过提高自我修养来改善。自我反思意识需要拥有成熟的社会意识和抽象思维,是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成年人只有自然意识,缺少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就会成为精神病人。这种人可可能走路不会撞到树,却会无缘无故杀害对他很重要的人,比如天天照顾他的人。因为他缺乏对人际关系的觉知,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对他有何意义。</p><p class="ql-block">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p><p class="ql-block">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往往心理不太成熟,因为他们只看到别人有错,却不知自己需要改变。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不知如何从我做起。总指望别人的改变来改变现实,永远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成为主动的“自变量”。人要学会自我反思,先真正认识自己,再决定怎样作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自我反思还可以让我们自我审视,明白独立的自我是有价值的,然后选择自强不息。相反,抱持“我过不好,我要让你也过不好”的狭隘心态,结果往往是先毁灭自己,再毁灭别人,或者先毁人后毁己。其实,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都是单性的自己,这样一直活到二三十岁才和另一半携手与共,而当走到生命的尽头,至少有一半的人离世时也是孤单的,另一半早已先他而去。所以夫妻相伴大多只是人生的一段路程,长短有别而已,再相爱的人也有分开的那一天。想明白这一点,你还计较他活着的时候就离开你吗?</p><p class="ql-block"> 你的心胸有多宽阔,你的人生就有多宽阔,反之之亦然。</p><p class="ql-block">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识人识己</p><p class="ql-block"> 想认识自己,也需要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心理咨询师让这个学生跳出自己的视野,去了解别人的想法,从而能够反观事情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人的许多潜意识活动常常不自知</p><p class="ql-block"> 潜意识用来研究人的真实心理非常有用,心不由己往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谈到意识现象,还有一个有趣的事件可以说明,潜藏在心底的意识活动有时会在人不自知的情况下流露于外,让人知道他真实的心理内容。</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眼里的世界就不同。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个人的心理时,不能用自己的心理去理解他,而要去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和人生经历。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标准,所以我不会轻易拿自己的标准去评论别人。</p><p class="ql-block"> 了解潜意识现象,我们就会发现人自身存在许多心理扭曲。一旦了解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觉得人心叵测。</p> <p class="ql-block">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大人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p><p class="ql-block">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并不是一味的顺从他,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直认为“育”只是用嘴给他讲道理,却忽略了还可以通过动作和各种接触来进行,即“养”的过程本身就是育。</p><p class="ql-block"> 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这种社会行为确实需要学习,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意的培养他的这种行为,让他建立一套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p><p class="ql-block">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 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等4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p><p class="ql-block"> 出门前看一下目的地离你有多远,才知道怎么走,人生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了什么,占有了多少房产或财富,而是经历了多少站点,走了走了有多远。</p><p class="ql-block"> 人在世间走得越久越远看到的风景自然就越多。可是,有的人太心急,很快就把几张“时间大洋”卷在一起花掉了。心急者必走得早。</p><p class="ql-block"> 小聪明是对事的,具有短视性,而大智慧是对人生的。如果想问题时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事情上,而是以整个人生来权衡,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就非常好。一个人在做人生的各种选择时,不能只顾眼前的感受,要有“明天”的概念,要想一辈子的事情。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面临如何权衡利弊的问题,这就需要有点时间思维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可是,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人们有时会迷茫,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只有抓住现实。</p><p class="ql-block">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社会其实是一个责任说不太清的世界。社会即使有责任,也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所有社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无论是道德滑坡、腐败问题,还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案件,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就要善于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p><p class="ql-block"> 别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他现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养育所赐。</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人在童年没有经历过比金钱更重要的“爱的抚养”时,内心就不会拥有那怕一丝的爱。人的早年经历的缺陷,不仅让自己的一生受到影响,社会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我常说,一个从小没有被爱过的人,怎么懂得爱别人?一个从小没有感受过快乐的人,怎会拥有阳光健康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尊重过的人,怎会尊重他人的权利?一个从小没有被善待过的人,怎会善待他人?</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成</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来问我问题时,我都不想回答,只告诉他们好好反思。因为他们看到孩子的问题时,从来不会自我反省,不知道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他们行为的反射。</p><p class="ql-block"> 孩子会动手打人,意味着什么?有人在家里打过他。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不是打他,而是蹲下来看着他,或者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却严肃地问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父母这样处理问题,孩子出去就不会打人了,而是会跟人好好沟通。所以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今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很多孩子出问题时会瞒着家长,为什么?因为家长对孩子不宽容,不民主,不能接纳孩子。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爱撒谎。”这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孩子每次跟他们说真话,他们都持否定的态度,孩子以后就不敢再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要是家长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错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回应孩子,孩子就不会这样了。</p><p class="ql-block"> 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无论在体力、智力、财力,还是生活能力等方面,成年人都是占优势的一方,未成年人没有与之抗衡的资本。父母的抚养,老师的教育、社会的熏陶等 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所以说孩子的问题是大人造成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不仅具有给予生命的决定权,还有物质提供的决定权,照顾程度的决定权,甚至是性格发展的决定权。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都跟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有关。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觉得自己已经很成熟了,但他可能只是生理成熟,心理并不成熟。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是从自身找原因。</p><p class="ql-block"> 所以,家长要有一个意识: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骂孩子,先看看你自己。其实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书,不用天天问专家,家长只需花点时间做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现给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给予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这样。</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问题是大人造成造就的”这个理念特别重要,我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讲过。有些家长渐渐意识到了,懂得反思了就不再来咨询我了,他们跟我说,李老师你这句话让我特别警醒,每次我跟孩子发生冲突时,都会想我的问题是什么?抓家庭教育,关键是要抓家长,而不是抓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家长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有什么责任,以往哪些地方做的不太好,想明白了就赶快调整。家长一调整孩子,也就跟着调整了。</p><p class="ql-block">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与其给孩子挣钱,不如亲自陪伴孩子。与其给孩子存钱,不如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物质,想要更大的房子,想要更多好的工作,想要更多的钞票……为此辛苦打拼,有的挣得万贯家财,却发现家里的宝贝丢了,孩子已成了陌路人。</p><p class="ql-block"> 很多父母陷入一个误区,整天忙着为孩子的将来挣钱,却无暇顾及孩子眼前的需要。他们不知道,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用钱堆出来的,尤其是心灵的成长,更不是用钱就能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孩子早年最需要的不是家里有钱,而是一个温馨的家。只要有父母在身边陪着,哪怕家里并不富裕,孩子也会感到幸福。</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心理和孩子的心理不同。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挣钱就是对孩子负责。可他不知道,儿子心里想的可能是:“你就知道出去挣钱,同学欺负我,没人护着我,他们都觉得我是没父亲的孩子。”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不在乎家里有钱还是没钱,只希望父母不要离开他。做爸爸的不在孩子身边,不要太关注孩子的成绩,那是老师关心的事情。你每次打电话要问他:“你上学快不快乐?老师喜不喜欢你?你和同学关系怎样?有没有人欺负你?”爸爸的要关心这些,而不是只问成绩,如果有人欺负他,你要给他出主意,要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的话,你要回去陪他。成绩是次要的,这个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珍惜相处过程是为了读懂孩子。父母在哺乳期能听懂孩子的哭声,是日后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基础,因为父母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可是,很多父母把孩子扔给别人养,或者孩子一天内要更换好几次照顾者,被父母、爷爷奶奶、保姆或幼儿园老师来回转手,孩子本应与父母相处的大量时间被替代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自然也被削弱了。</p><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并非天天在说教,也并非事事在照顾陪伴也是一种养育,这需要的是一种过程。亲子关系是需要用时间培养的。细心照顾,耐心陪伴,慧心观察,这是读懂孩子的前提。读懂孩子最早发生在哺乳期,孩子还不会清楚地表达自己需要什么,所有的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经常带孩子的人可以通过哭声辨别孩子的需要,这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孩子出生后,母亲如果能做到每天自己哺乳和照顾孩子,相处一个月左右,就能进入读懂孩子的状态。当孩子哭闹起来,母亲就可以根据时间段,根据孩子的表情、肢体动作,哭声的大小等,觉察出孩子的身体反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结果,常常忽略或想跳过琐碎的、磨人的过程。父母不要觉得孩子长大了都一样,这只是注重结果。多子女家庭的父母都有经验,知道自己带来的孩子与不是自己带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自己带来的孩子与自己更亲。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民间常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种“知”就是一种质的飞跃,也是另一种成熟。因为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会遇到以前从未遇过的问题,或是在学校学习时老师没有见过答案的问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正是父母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是学习和扩充人生知识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世上没有千人一面的教育方法,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因人而异。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不要太着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开动脑筋,用智慧育儿。</p><p class="ql-block"> 家庭结构齐全不等于功能健全</p><p class="ql-block"> 虽然房屋是家庭的必备住所,但是,没有生活味道的房子不是家。</p><p class="ql-block"> 所有人都是从家庭走出来的,所以说家庭造人,是家庭托起了社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家庭养育的质量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实力。如果谁想摧毁一个民族,就让那个民族的人口质量先下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家庭名存实亡。这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值得我们反思。嘉行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是家人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温暖,还有育儿和养老,这些都需要花时间陪相伴。</p><p class="ql-block"> 没有温情的家就像一座冰窟,让人寒心。可是 很多父母只想着挣钱盖房子,让孩子住上漂亮的楼房,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却不知道这些物质填补不了孩子内心的空洞。缺爱的心灵就像荒漠,心理贫困有时比经济贫困更让人绝望。</p> <p class="ql-block">  改变认识是做思想工作的重点</p><p class="ql-block"> 做思想工作主要是针对人的认识问题 ,并不能解决很多心理问题。那么,何谓认识?用电脑来比喻的话,认识就相当于我们每天使用电脑的活动,我们要不停的移动鼠标,敲击键盘,输入信息,储存或等待处理结果,然后完成任务要求,看到最终结果显示在屏幕上。这个过程就像我们睁开双眼,移动手脚,在不同地方通过感官(眼、耳、鼻、舌、身)接收各种外界信息,有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内存”(记忆),有的信息进入“中央处理器”(思维),然后我们做出反馈(反应)。认识是人们最日常的心理活动,任务多看似重复,但内容在不断更换。人的认识一旦出问题就相当于电脑不能正常工作了,需要请维修人员来。维修电脑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只认识键盘、不懂软件,对着键盘敲敲打打,有时蒙对了,有时不管用;另一种则是行家,不是简单的敲键盘,而是分析问题出在哪儿,然后有针对性地更换硬件或修复软件漏洞。</p><p class="ql-block"> 同理,当一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如果你不了解人的心理整体的发生原理,只看到显现的问题表面,只用一种方法,即点击鼠标或敲击键盘,用输入信息的方式不停地给他讲道理、提要求,可能他的程序已经发生冲突或者内存已满,结果只会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不了解心理的复杂性,一味用解决认识问题的教育模式去调整,让人坐在屋里听课、看教育片、写想法等,可能会使心理问题愈发严重,甚至出现抑郁、躁郁等病态。</p><p class="ql-block"> 相反,如果你了解心理的基础是生理的话,当你发现一个人有情绪问题时,就先别讲那么多话。“从知到行”是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是“从行到知”。或许,你先找个理由带他出去运动,让他出出汗,找到身体舒畅感,然后再跟他谈认识上的问题,就比较容易化解他的不良情绪了。</p><p class="ql-block"> 做思想工作主要针对人的认识问题,而心理咨询的范围更广,会涉及人的“硬件”(生理问题)或“软件”问题(早年经历),以及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问题。 你不知道这个人之所以抑郁,可能是源自他的大脑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他需要调整的不是认识问题,而是神经系统的功能问题。</p><p class="ql-block"> 让心理困扰者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的要义</p><p class="ql-block"> 心理咨询并非给人出主意。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会给你出主意,而是帮助你认清自己,引导你去寻求解决之道。心理咨询是一个探询、诊断、找到心结、慢慢解开心结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需要专业的进行,而不是一次性给出答案。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心理咨询与治疗需要一个了解病因的过程,并与来访者逐渐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要对来访者负责,不能只听一面词就给人出主意。</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不会给你出主意,而是帮助你认清自己,你的生活还是要由你自己来选择,由你自己决定,由你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你目前之所以不能选择,不知道怎么办,是因为你没有客观的认识自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找媒体帮忙寻前夫的女子,还有那个暗恋女生却以为自己心理不正常的大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认清自己而不知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美国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卡尔-罗杰斯,从事心理咨询多年,提出“当事人中心”的原则。因为他的疗效很好,人们就研究他的方法。把他与来访者的谈话全程录下来以后,研究发现他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话语很少,几乎80%的话都来都是来访者说的,而他只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来访者回答到最后就自己站起来说:“我明白了,我要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情绪是观察心理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情绪是人的心灵之窗,也是心理温度计。情绪的表达能让内心活动显露于外。因此要洞悉人的心理,可通过情绪这个窗口来观察。面部表情是观察心理的第一个窗口。老师若想知道学生对这堂课的感受,只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就行了,如果学生大多耷拉着眼皮,就意味着学生对这堂课没有太大兴趣,如果学生大多双眼望前、放出光彩,老师就可以放心了,学生对他所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言语或文字是观察心理的第二个窗口。我们若想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的心理,可以找来他所写的文字材料,从字里行间也能对他的心理特点猜个八九不离十。行为举止是观察心理的第三个窗口。我们侦查犯罪现场时,通过观察作案人的动作行为所留下的痕迹物证等,可以分析他的犯罪心理。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温度计,我们可通过观察表情、言语和动作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温度。情绪的温度可以通过情绪的表达方式来判断。与人说不通时,说明你们之间已经出现一堵墙,那你就要主动改道。既然我无法改变你,那我就绕开你,这总行了吧?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不必纠缠于一个对错或一个道理,更无须为此争得你死我活。</p><p class="ql-block">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p><p class="ql-block"> 与人发生争执时,解释或道歉以三到五句话为限,谁先停下来或走开,谁就有情绪自律能力。</p><p class="ql-block"> 情绪管理的重要表现就是能够做到情绪自律。情绪自律可以彰显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因为情绪本身就像汽车一样具有动力性,任其发展可让人冲动、疯狂乃至毁灭,而情绪管理就相当于给汽车安装了刹车装置,能对汽车的动力有所控制。不放纵自己的情绪,即可让周围人感受到你的平和,让各种社会关系和谐,还可以起到保健身心的作用。因为人以放纵情绪让他迅速升级到极端,自然就会动用内脏的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不用经过大脑皮层,就可对身体发出指令。有位保健专家说过:“如果你有情绪了,却不表达出来,那叫压抑,容易得癌症。但是,如果你一遇事就表达强烈的情绪,如发飙,怒发冲冠,那也容易得心血管病,比如心源性猝死。由此可见,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都可追溯到人发病前有过严重的不良情绪反应与积累。所以,情绪需要适度的宣泄,也需要管理和排解。</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管理情绪呢?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矛盾,当你与人沟通时渐入争吵模式,无论对方是家人,朋友还是路人,你都要记住一个原则:3~5句话为基准,不要超过5句话。因为吵三句的时候意思都已经挑明了,多说也没意义了,只是想压过对方、胜过对方,每多说一句都是不良刺激。你实在忍不住的话,顶多再说一句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快气死了”,然后就扭头走开。吵架时没超过5句话,一般就没有激情导致的狂怒危险。</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时冲动,毁了自己的幸福人生。这真应了“冲动是魔鬼”这句话,非常不值得。</p><p class="ql-block"> 情绪宜解不易结,否则容易得“心癌”</p><p class="ql-block"> 生理的癌症最终只让病人死亡,而心理的癌症不仅仅是毁灭自己,还会让别人成为受害人。</p><p class="ql-block"> 你不断的消耗后面的时间来处理以前的问题,以至于不再用心应对每天的新生活,不再关注可以让你快乐的新事物。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发展的停滞,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心理疾病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你在早年受到的心理创伤,其持续性不可估量。这不仅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还应该引起所有老师的关注。人生就像一本书,我们不要老盯着某一页 ,该翻篇儿就翻篇儿吧,后面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不翻篇儿的话,我们就永远无法感受新的生活,旧的痛苦也就无法被抵消。化解不良情绪:有意运动、寻找美好的感觉去体验(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剧)、聊天吃饭。</p><p class="ql-block"> 个性是人的“心理名片”</p><p class="ql-block"> 人可以装一时,不可装一世。时间是检验人格的试金石。如果一台电脑运行速度快,存储空间大,键盘反应灵敏,屏幕显示稳定,性能就很好。同样,我们评价一个人,也要看他的“性能”即个性好不好。如果一个人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家庭养育与学校教育背景,头脑聪明,见多识广,心胸开阔,情绪稳定,善于沟通,个性就很好。找对象最好找这样的人,一生会很幸福。领导要是能找到这样的下属,也是一种福气。</p><p class="ql-block"> 那么,究竟什么是个性呢?心理学给“个性”下的定义是:一个人独特、稳定、整体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一个人的个性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在行为中处处体现着他的风格,所以个性又称人格。个性包含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两部分。其中,心理倾向包括人的需要、兴趣、三观、信仰等,这些会影响人在生活中的关注点,追求、取向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章 心理发展有迹可循</p><p class="ql-block"> 研究心理现象多年,我发现人的心理发展路径不是公路式的,而是轨道式的。在公路上行驶时,人们可以一时兴起,或在堵车时随意改换路线。对于一辆可以自由驾驶的汽车,我们不能仅凭牌照判断他来自哪里。但是,火车就不一样。火车有轨道人们给你一辆列车行驶的轨道,再结合相关信息,大致可以判断它来自哪里。所以,轨道意味着路径。人的心理也有着内在的发展路径。一个人今天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心理风格,一定跟他过去的经历有关。</p><p class="ql-block"> 谈恋爱要先了解对方的成长经历</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没有孙悟空,再有能耐的人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遇到那种不想显露家庭背景的人,要小心接触。</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是有来历的。要想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了解他的过去。知道一个人的过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现在。知道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才能预测他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请记住,结婚前不要急,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考察。有句老话叫“日久见人心”,人心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结婚意味着两个独立的个体,要共同生活,共同担责任,共同养育孩子。这个过程一定会有摩擦,弄不好还会起火花,甚至把婚姻烧毁了。那么,如何把婚姻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呢? 这就需要挑对人。在较长的婚前考察中,如果两人已发生过摩擦、短暂分别等,就可借机观察对方的品性。考察期要1~2年以上,并且两人的接触频率要达到每周两次以上。</p><p class="ql-block"> 不过走进婚姻殿堂后,两人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必事事斤斤计较。一旦太计较,夫妻互不信任,心存芥蒂,怎能相亲相爱呢?所以夫妻最好的相处之道是隐约知道又不太清楚,使用“模糊逻辑”来处理婚姻生活。“难得糊涂”是婚姻的相守之道。</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大家婚前请睁大双眼,婚后请闭一只眼。 婚前可有选择的机会,总得不行就换人,所以一定要看清对方再决定。婚后,法律与锁定两人关系,一旦有了孩子,就得从长计议。孩子是否幸福会影响父母晚年的幸福值,如果父母现在不顾及孩子,一旦孩子出了问题,父母的后半生会很痛苦。既然婚前已慎重选择,婚后就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看对方的优点,少看对方的缺点。</p><p class="ql-block"> 怕对象不可靠,问两个问题就知道</p><p class="ql-block"> 谈对象时,关键要问两个问题:“你家里老人都好吧?你爸妈关系都挺好吧?”</p><p class="ql-block"> 其实,与一个人结婚,就是与一个家庭结婚。如果对象的家庭不正常,你未来的婚姻生活就容易有变数。所以,你既要看这个人本身,还要看他的祖父母和父母。一个人早年的家庭背景很重要,上两代人会决定他是什么样的人,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更大。如果父母恩爱、家庭和睦,这个人一般不会有心理问题。要是一个人性情古怪,父母一定有问题。所以,把一个人的“前世”看明白了,就能看明白他的今生。</p><p class="ql-block">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即可知他是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后,就可以找到他现在很多心理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人格里有很多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何况三观不同的人,即使互换角色,也难以相互理解。</p><p class="ql-block"> 犯罪心理分析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理有据的。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所有的分析都应该来自对人的心理发展路径的研究和验证。</p><p class="ql-block"> 其实,犯罪心理分析源于这样一个判断:一个人成年后,其心理风格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什么样的生活背景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养育方式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心理风格。所以,当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后,就可以找到他现在很多心理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同一类人有相似的心理发展路径</p><p class="ql-block">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怎么养,因为人的任何心理表现都有养育的轨迹可循。</p><p class="ql-block"> 不让一个孩子出生后陷入困境,对社会的安全和家庭的幸福有多重要!我们减少犯罪的努力不是抓多少人,不是判刑多少年,不是监狱里关押多少犯人,而是全社会对家庭的维护、对孩子的呵护是否到位。</p><p class="ql-block">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p><p class="ql-block"> 心理现象看似复杂多变,但所有的偶然都包含着必然,可以见微知著。</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这种发展路径,最早由孔子寥寥数语概括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二而厂十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p><p class="ql-block">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p><p class="ql-block"> 高楼大厦,立足于基,根基若空,危在旦夕。养育子女,切不可在其人生初期“偷工减料”。</p><p class="ql-block"> 在谈到人的心理发展是轨道式时,特别需要强调一点:轨道容易让人想到直线的延伸是一种必然的路径,但心理发展除了有轨道延伸的特性外,还有阶梯递进的特点。“阶梯递进”意味着除第一个台阶位,其余台阶就要依赖于前一个台阶,越是底层的台阶就越重要,尤其第一个台阶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学过生理课的人都知道人体有各种细胞有的细胞再生能力很强,比如皮肤细胞皮肤破了,很快就能愈合;有的细胞则一旦受到伤害就不可恢复,比如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心理活动发生的生理基础,因此,心理发展具有同样的特性,即不可逆性。这种特性决定了心理发展,在延伸和递进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某个环节或某个台阶,就会出现外强中干的缺陷,且终身难以弥补。</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并不是一出生就开始独立的自我形成与发展,而是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发展是个重要台阶</p><p class="ql-block"> 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的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当情感抚养到位时,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因为这个人是他快乐的来源。这样持续4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一一依恋。这是初来人世间的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感。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自己稳定的抚养人,只眷恋并信任这个人。</p><p class="ql-block"> 当依恋情感能够持续的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心扉就比较开放,就容易继续发展亲情、伙伴情等。而且,当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后,抚养人就资本对孩子说“不”,为下一个台阶及性格教养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当然,依恋只是一种初级情感,人的情感还需随着性格、能力、自我的发展继续完善,若最终能形成一种社会情感,即拥有博爱的情怀,就达到人类情感的最高水平了。</p><p class="ql-block">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有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抚养人要用全部的爱去耐心呵护和帮助孩子。爱是一种心理营养,但它不是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给到一定时候就要有所收敛。所以,从三岁左右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p><p class="ql-block"> 性格教养与情感抚养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情感抚养更多的是要照顾和满足孩子,而性格教养更多的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这一过程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带来的体验时常是痛苦和磨难。因此如情感敷衍,作为解除亲子关系存在缺陷时,性格教养难以为继。脚丫快死的,人若有亲自抚养的背影,对孩子有一种情感控制力,就比较容易避免性格教养过程中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所谓性格,是指人在后天形成的与他人有关的社会行为方式。人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索要一个喜欢的东西时,若是以哭闹的方式获得满足,会养成一种性格;若是哭闹无用,以给人商量或自己努力的方式获得满足,则会形成另一种性格。所以,对初涉世事的幼儿来说,抚养人在满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时,也是在教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处事,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日后就比较容易融入群体和社会。</p><p class="ql-block"> 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有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其中,智能是基础性能力,具有遗传的背景;特殊能力是具有个人天赋色彩的能力;技能需要后天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也就是说,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其中,个人的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良好的性格教养作为基础会顺利得多,否则容易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 虽然能力有高低之分,但谁都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给每个人赋予了多种生存的能力。当然,老天同时也设计了让人须经努力才能获得的环节,甚至让人经过痛苦和磨难之后才明白,上天是不会直接给人送"馅饼"的。一个人纵有天赋,后天若不努力学习和训练,那种能力只会在他名下,不会到他手中。</p><p class="ql-block"> 能力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关,还可以影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水平。因此,能力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是人生第三个很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孩子寻找他们的心理特征,鼓励他们从小就刻苦努力,通过教育、训练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个人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值。</p><p class="ql-block"> 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在前三个台阶的基础上。一个人自我的修为会决定人生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自我,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要求。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有自己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其结果好坏通常要由他人和社会的反应来衡量。个人判断或决策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那么,如何让自己不断进步呢?鉴于人成年后认知能力基本成熟,可通过调整对外界、对自己的认知来自我提升。如古代圣贤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熟的人可将社会生活中好的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或者通过阅读,把好书当作心灵导师,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p><p class="ql-block"> 从上述可知,人的心理发展是从被动接受养育和教育到主动寻求自我发展,从受外部影响到自身修身养性,这是一个逐阶晋级的过程,人生最后的高度取决于前面基础性台阶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p><p class="ql-block"> 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p><p class="ql-block">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人生也有转型期,青春期就是人从依恋到独立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对这个时期孩子的各种挣脱表现,养育者"不急”是唯一的破解之道。</p><p class="ql-block"> 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放手的爱,是母鹰亲手将雏鹰推下悬崖那一刻的痛心与坚定。</p><p class="ql-block"> 为老不尊者早就存在个性缺陷</p><p class="ql-block"> 一个好人不会突然变成坏人,反之亦然。为老不尊者以前做事也是没有规矩和底线的。</p><p class="ql-block"> 第四章 心理抚养重在养心</p><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可以倾其所有,辛苦照顾,投入钱财等。可就这样,有些孩子稍大一些就"不认帐”,对父母不但不感恩,还一肚子的不满。这让许多父母非常痛苦,他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其实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他们只养大了孩子的身躯,却因为不懂而没有认真地养育孩子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养人,养身容易养心难</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么聪明的人类,老天怎么能让他一出生就傻吃傻睡呢?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扶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p><p class="ql-block"> 成年后的心理困扰,原因心理抚养的匮乏</p><p class="ql-block"> 试想,人在最初接触人世时,他身边缺乏来自人的情感陪伴,相伴他的只有寂静和一堆无生命的玩具,他怎么能发展出人性?</p><p class="ql-block"> 情感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出于真正的爱而给予的足够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对一岁之内的初生儿,爸妈大可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而不能用钱或借他人之手间接表达你的爱,那是被偷工减料的心理营养。</p><p class="ql-block"> 母爱不可戒断,也不可替代</p><p class="ql-block"> 对人类而言,一对一的亲自抚养、满足依恋需求的过程不可简化,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人类繁衍有着自然之道。</p><p class="ql-block"> 脾气的心理抚养是及时到位的照应</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年人脾气暴躁,大致可以判断他在一岁之内的心理抚养是贫困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他刚睡醒一睁眼,眼前就有一张亲切的脸,耳边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呀,宝宝你醒了?”很快他被抱了起来,体位的变化让他舒服许多,然后他感受到到身体的晃动,全身随之松快,不一会儿,熟悉的奶头已到嘴边……这样幸运的宝宝,一不需要使劲地哭叫,二不需要在痛苦时等待,他遇到一个有爱、有耐心、有充分养育时间的母亲或抚养人,能够准确地判断孩子醒素的时间,进而及时地帮他缓解身体的困顿,肚子的胀痛或饥饿的急迫。</p><p class="ql-block"> 有这种体验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呢?一定是舒服的、满足的。他不会产生急躁、迫切、痛苦和愤怒的情绪,也不会形成与此相关的动力定型的任何表现。这种温情的抚育日复一日,在一两年以后,幼儿身体里的神经细胞记忆都是舒服和松快的,他有什么理由起急、吼叫和烦躁?他的情绪怎么能不平和?</p><p class="ql-block"> 暴脾气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亏待过</p><p class="ql-block"> 从一个社会的国民修养,可以观察出这个社会对婴幼儿的抚养是否有过亏欠。</p><p class="ql-block"> 其实,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相反,越是急躁甚至暴躁的人,他们的力量只会表现在外部的粗鲁和蛮劲上,且人在急躁或暴躁时难以做出最好的理性判断。所以,暴躁与暴戾往往是在让别人痛苦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有些人,虽然心眼挺好的,可是暴脾气一来,惹了麻烦,后悔都来不及。</p><p class="ql-block"> 所以,心理抚养既需要知识,还需要眼光。今天每个家庭的养育是否到位,可以决定十多年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国民教养水准。我们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粗放型的养育方式,要养性情平和的人,而不要养太多那种“哭着长劲”的暴脾气的人。</p><p class="ql-block"> 言语的心理抚养是耳边人声丰富</p><p class="ql-block"> 一个可爱的小话唠,意味着他从小就享受着多人的宠爱。</p><p class="ql-block"> 情感是情商的基础。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养孩子也是这样,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爱语绵绵。拿日常的换尿布来说,妈妈见孩子睡醒了,闻着味道不对,马上会弄盆热水,拿上卫生纸和新尿布,再拿一块毛巾,弄不好还有痱子粉放在旁边。当妈妈把孩子襁褓打开,把小腿一提溜话就来了:“啊,我说咋这么臭?哎哟,拉了这么多,臭死了……”妈妈先用纸擦,再用水洗,然后拿毛巾擦干,再扑点痱子粉,垫上干净的尿不湿,一边干一边唠叨,最后一定会拍拍小屁屁,温柔地问:“宝宝,现在舒服了吗?”妈妈这时的所有的话语对孩子来说都像“废话”,可是,这种连篇的“废话”传递的正是绵绵不断的爱意。这种爱的唠叨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营养素,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特别需要这种心里刺激。</p><p class="ql-block"> 虽然妈妈并不知道唠叨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只是脱口而出地表达自己浓浓的爱意,但这就是一种有情感的抚养。</p><p class="ql-block"> 寂寞杀手都有言语匮乏的抚养背景</p><p class="ql-block"> “被人诽谤中伤,至少说明你的存在还有人认可,然而丑陋的我却总被人忽视,连我的存在都没有人认可。”(日本杀人罪犯加藤智大)</p><p class="ql-block"> 抚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个从小没有被人善待过的人,你不要指望他长大后能够善待这个社会。 </p><p class="ql-block"> 在谈论亲社会行为的话题时,我还要强调一点:善良一定要有智慧。及时帮助别人,也要保持一份警觉,不要被人欺骗,前些年北方某地一个孕妇假装有病,骗一位过路的护校学生扶她回家,目的竟然是为她老公找一个处女睡,结果女孩无辜遇害。所以我强调,在教导孩子要善待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要多讲讲"狼外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冷漠无情、自私自利的社会谁都不会幸福。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提出更好的法律建议,努力完善法制,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出一个亲近社会、具有良善品质和公德心的庞大群体。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培养他们与社会和谐相处,遵守利于大家的规则,做有良知的人。</p><p class="ql-block"> 心理抚养还会影响人的认知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认知能力取决于智力,那认知方式最主要取决于后天与人互动形成的亲社会行为反应方式。</p><p class="ql-block"> 有中小学老师跟我聊过这种现象,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好说爱动,学习成绩并不如那些不爱吭声、闷头学习的孩子,但他们工作以后都混得不错,他希望知道原因何在。这为什么?当领导的人要善于观察人,了解人,使用人,孩子如果言语和亲社会行为发展得好,善于跟人打交道,当然适合当管理者。那种学习很好的安静孩子,长大后一般是技术型人才,业务能力较强,他当领导会对谁看不上,什么事让别人干都觉得不如自己干得好,最后把自己累得够呛,还闹得人缘不好。</p><p class="ql-block"> 很多学习一般的孩子往往也很有出息,因为他们情商高,擅长解读人的心意,适合搞管理,了解每个人特点,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各尽其才,这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不考核的,但它在工作中非常有用。因此,我和很多家长讲,学习成绩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抚养,家长的抚养方式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p><p class="ql-block"> 为何有人智商很高却被称为书呆</p><p class="ql-block"> 书呆子是指非常聪明的人只在单一学习情境中成长、在某一专业内发展,可能是翘楚,但在这个领域之外却什么都不懂,要么容易被骗,要么单纯到干出傻事。</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较高智商的人被骗,不是智力的问题,是心理抚养不完整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他们的家庭或抚养人对其心理抚养过于单一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在幼年时走出家门,多接触人与社会,是一种有益的心理培养,千万不能以为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p><p class="ql-block"> 观念的心理抚养是为其注入心象</p><p class="ql-block"> 关键是由生活情景存于内心,决定人瞬间的反应,而不是推理形成。</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观念来自哪儿?那一定是他从小耳闻目睹、见得最多的情景,听得最多的声音,是那些在他眼前摇来晃去、一遇事情就唠唠叨叨的抚养人。对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讲,就是妈妈和爸爸,还有的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一个孩子,如果眼前无人影,耳边无人声,他就不会拥有太多的观念。大家知道孩子在刚开始有自主能力时会喜欢抓东西,如果他身边一直有人看管他的人,经常会呵斥制止他。这时,聪明的孩子会怎么样呢?看护人的脸色就是孩子做与不做的观念来源。我认为我认为观念几乎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每天的生活连续起来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那么观念就是这条河流不同场景的抓拍,每一张画面都是这条河流的标记。</p><p class="ql-block">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p><p class="ql-block"> 谈到心理养育,重点是探讨"如何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人”。那么,心性健全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很多人恐怕没有在意或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养育一个心性健全的孩子,首先要让他具有人性。人性?是不是"人生下来就应该具有的属性”?生而为人,是不是每个人都天然具有人性呢?如果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就会美好许多。</p><p class="ql-block"> 情感是上天为人设计的紧箍咒</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的故事不仅仅告知人生取经之难,还揭示出人类在自然界中就是那只"孙猴子",修行之前先要束缚。</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学读的是哲学,当时对一位哲学家的观点印象极深:他认为,万物之中存在着大自然的智慧,拥有万物的运行并非人类的意志;相反,人的所谓智慧恰恰来自大自然,是人逐渐发现并认识自然界本身拥有的智慧,就这点而言,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远远超出人类的智慧。 </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一些给人准备了一个"紧箍咒”,这个"紧箍咒”就是让人与人之间发生约束和控制。让人类中的每一个人,一来到世上就完全无能无助,所有的婴儿都必须通过哭喊,乞求另一个人过来帮助他。天生自然的需要带来的是痛苦感的,而他人的出现才能让痛苦感消失。这样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周或几个月,而是三年五年。在他痛苦的时候,那个人的出现就是他在这个世上"快乐的标志",他由此记住这个人、眷恋这个人、离不开这个人。</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对人的眷恋、依恋一一这份情感启动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性逐渐由自然属性渗进了社会属性。</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何为人性?一个人有情感就有人性。他若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他若毫无情感,他就毫无人性。</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可以明白,大自然对人性是有制约的,好的抚养才能养好的人性。</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p><p class="ql-block"> 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量就是是情感。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的人性。</p><p class="ql-block"> 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就是情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可怕,但凡他还有一点情感,他就还有人性。</p><p class="ql-block"> 人性中的情感是养育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类生命初期的无能无助,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设计。自然的智慧还显现在越是低等的动物,它们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强;相反,越是高级的动物,它们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弱。</p><p class="ql-block"> 孩子最早是靠气味来认人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吃奶时记住谁的气味,谁就是他的依恋对象。所以,怀孩子十个月,不如"耳鬓厮磨"地养他十个月。</p><p class="ql-block"> 谈恋爱也是有气味相投的现象。气味会左右人的选择,当你靠近一个人觉察不出他明显的人体气味时,这不意味着他没味,而是你俩的味道接近,这就叫缘分。</p><p class="ql-block"> 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也是人得到这世上的第一份"安全感“,成年人的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依恋期的情感缺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钱能生钱即资本,心理抚养就在于积累心理资本,你用辛苦付出拥有了他对你的依恋,你才拥有对他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天性里既有善的一面,也会有恶的一面,作为父母,家庭养育的智慧之一就是扬善抑恶。那么如何抑制孩子天性中"恶"的一面呢?如当孩子因妒忌、记恨而出现报复、算计、攻击行为时,出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心理倾向时,我们如何制止?很多家长在气头上,会通过吼叫、吓唬、打骂,剥夺等暴力手段去教育或训诫。这些手段动用的是肌肉力量,而非心理力量,只会让孩子更加愤怒,甚至会让他模仿这种暴力相向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所以,"心里控制力”并非只借助外部具体的强制命令、动作,或者借助钱财等物质资源的力量施加的控制,而是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形成一种依恋情感,从而使他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许多对人的控制力,如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法律的强制规定,都是对人具体行为的控制,而非心理的控制。只有情感关系,包括成年前的依恋情感,成年后的恋爱情感,这些因爱而生的“心甘情愿地被控制”的情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控制力。</p><p class="ql-block"> 心理约束和控制力实质是一种情感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p><p class="ql-block"> 人性始于情感,一个人情感越丰富,人性越丰满,情感越单一,人性就越单薄。</p><p class="ql-block"> 情感作为人性的核心,不仅需要在抚养互动中形成依恋关系,还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去经历感知别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包括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接触和交往与同龄人的接触和交往,与密友(幼时最好的伙伴)的接触与交往,还包括他的初恋,当他第一次爱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全心全意的付出……孩子最初只依恋一个人,也就是抚养人,一般是妈妈。再大一点的时候,他就把情感扩展到爸爸、奶奶、爷爷等亲人身上,发展出了亲情。亲情越丰富的孩子,社会性发展就会越好。我们发现,情商高的人往往来自大家庭,来自生活中人员丰富的背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情感让人生变得丰富,让爱你的人增多。但是,情感是很累心的。情感越丰富,心理感受上就会越累。如果你不想对不起父母,不想对不起爱人,不想对不起孩子,还不想对不起朋友,就要付出很多,会非常辛苦。所以,当一个人经历各种情感后就会知道丰富的人生也会万般辛苦,生活实属不易,这时再看别人,哪怕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会更有同理心。</p><p class="ql-block"> 如同人们常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经历生活辛苦的人,看到别人的辛苦更容易产生理解、悲悯等更高级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当人能够对陌生人也有一份理解、关爱和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时,这个人的情感就发展到了最高水准一一博爱。博爱是人类情感中的最高水准,这种爱超出了个人功利性,可以让社会充满温暖。</p><p class="ql-block"> 依恋母亲并不等于父爱就不重要</p><p class="ql-block">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一个人若性情温润,与人友善,大多来自一个父母恩爱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钱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钱永远无法替代父母与孩子通过生活接触、玩耍互动形成的亲昵和亲近感。</p><p class="ql-block"> 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应该来自心理上的力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爱戴自己,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孩子最为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若能够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开阔的心胸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可以告诉他“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后回过头来看就不大了”,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胸襟。父亲要给孩子朋友般的感觉,做一个孩子人生的指路人。</p><p class="ql-block"> 总之,父爱在幼儿的成长中不可或缺。凡是人性丰满、情感良好的人,一定有一对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养不出情感的人是反社会人格者</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人,尽管被亲自抚养,却没显现出情感,那是一种“反社会人格障碍”。</p><p class="ql-block"> 行为界限和行为规矩,最初只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触碰危险的物品,同时也让他明白什么事情不能做。随着孩子长大,随着他接触更多的人和事,随事而制止与否,都会影响他今后社会行为方式的建立。</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要以为孩子小,社会行为从人的出生后就在与他人互动中开始形成并逐渐定型。决定这种“形成”的观念就是“第一次”,如同第一口奶水,第一次亲吻。对孩子某种不当的行为要不要马上制止,你当时的反应就是为他建立处事规则。</p><p class="ql-block"> 再如,第一次带孩子去别人家玩,到了新环境,有的孩子很兴奋,见到抽屉就拉开,见到柜门就打开,甚至直接上人家的大床又蹦又跳,这种行为更是涉及“社会”的行为,因为这是在别人家里。这时大人作何反应都会影响孩子对界限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教养的最佳时机是人的社会行为初始时期</p><p class="ql-block"> 教养不同于抚养,教养应该在孩子接触他人、有自主动作的社会行为之始,随事而教。</p><p class="ql-block"> 母亲告诉我:“别人家不同于自己家。在别人家里要有礼貌。”那时我还不懂“礼貌”是什么意思?母亲告诉我说:“在阿姨拿出水果时,你不能先抢,要等阿姨拿给你,还要看妈妈是不是同意,妈妈同意后,接过阿姨的水果还要说谢谢,明白了吗?”母亲这话使我明白了“礼貌”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母亲第一次给我立的规矩。说实话,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当时还不懂。直到长大后才明白,母亲第一次给我立的规矩,其意义在于:</p><p class="ql-block"> 第一,有他人在场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第二,在别人家里不应该无视双方的关系,人家是主人,有主动权,这是要明白社会中的彼此关系和位置;</p><p class="ql-block"> 第三,孩子可以不懂事,但他身边的大人看到孩子不懂事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制止的行为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做法,这些规矩的积累体现在孩子身上就是教养。</p><p class="ql-block"> 教养不同于抚养,教养虽然发生在养育的早期,仍在牵着孩子的手、抱他在怀中的阶段,但孩子已经开始有接触他人的机会,有自主的动作,教养就需要在这种涉及他人的“社会行为”开始之时随事而教。</p><p class="ql-block"> 教养的“教”还不同于学校知识的教学,那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教。教养不需要按系统进行,而是随生活进行。这就要求从三岁这个关键的年龄段开始,父母要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要花时间带他开始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出门在外、遇见陌生人、串门、在公共场所等。通过创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告诉孩子相关的规则、恰当的行为表现,比如在公共场所说话的声音要放小等。这种父母有意而为的告知、制止、指导等都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奠定他未来行为教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稍大一点,母亲带我串门会补充一些嘱咐,比如,到人家里不能随便打开人家的抽屉和柜门,那叫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偷偷带走人家的东西,那叫偷;如果人家给你什么东西,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就不能随便接受;即便妈妈在身边,要得到允许后才能收下,这叫“有规矩”。</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最后一条,现在想想,还有保护小孩的含义。我们知道,有些别有用心的成年人,经常会用一些小点心、糖果等将孩子骗走和侵害。而我家的规矩是,别人给东西,如果大人不在身边绝对不能接受,而且要赶快离开。</p><p class="ql-block"> 一个串门的社会行为,我的母亲就对我提出如此多的“不能”,涉及了许多社会行为规范。规范体现的就是人的教养。</p><p class="ql-block"> 有教养,“有”字意味着这孩子曾经有人教导过,包含有过制止和告知的教育。如果这一环节父母做得很好,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他进入社会后一定是一位不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因他而感到困扰的人。如果家家都如此,体现的就是好的国民素质。</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没有规矩,没有教养,说明他的父母只养育了他的身体,没有培养规范他的行为,说明他的父母在这方面就修养不够,所以,只要看一个孩子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家庭和父母的教养。</p><p class="ql-block"> 不管一个人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走得多远,也不管他的社会地位升得多高,他的基本行为规范、做人的品格仍然会通过他的教养显现出他父母的人品和修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理养育需要恩威并施</p><p class="ql-block"> 无论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也无论你有多么爱他,终有一天他会走出你呵护的范围,所以心理营养一样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人性永远是立体的,不要因为看到某些丑恶而丧失对人性的期待,也不要因为看到某些表现极佳的人,就认为人性可以很完美。事实上,任何一个人的本性都含有阴阳、善恶二性,有时可以表现得非常美好,有时又让人难以接受。</p><p class="ql-block"> 在养育中,无论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也无论你有多么爱你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会走出你呵护的范围,独立地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所以,你对他的养育一定要在爱的基础上,考虑他还会遇到“不爱他”的环境。因此,父母如果有大智慧,应该体现出养育方式的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我在讲述心理抚养时,多次提到要给孩子“心理营养”,早期对孩子有生理需要时的哭喊及时响应、解除他的痛苦,是一种心理给予,我比喻为“甜”的心理营养;而对孩子有心理目的哭喊不予以响应,而是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这也是一种心理给予,可称之为“咸”的心理营养,要让他知道,哭喊不可滥用。</p><p class="ql-block"> 人的心理发展必然要经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孩子在幼年时,他的心理肯定是不成熟的。所以,抚养人若只给他提供浓浓的单一的“心理营养”,就可能出现某一种营养过剩的问题。同时,还伴随着出现其他营养不良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如果生理上营养不良,正在发育的孩子会出现健康问题。同理,心理上营养不良,孩子又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情况。尤其是单一的心理给予,容易导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误解你的表达,从而出现无法挽回的行和结果。</p><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定是妈妈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导致了他的自杀。</p><p class="ql-block">我并不否认这两位母亲的教育方式确实不是最佳的方式,但我认为妈妈对孩子发个脾气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生活现象。孩子做了错事,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生气的,只有深谙教育学原理、有着极好修养的父母才能做到遇事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管教适当。</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 一个人长大过程中不可能不经历来自他人的粗暴对待,不可能不经历各种想象不到的委屈,即使他在家里从来没有遇到过他走向社会后也会遇到。</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自然就设计了多道“劫难”:小时候要应付同伴的故意欺负,上学后要应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做错事要做好挨父母骂的准备,出门在外要小心陌生人的算计,工作后还要天天应付上司的挑剔、同事的挤兑或排斥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能让社会所有的人都像亲人那般亲切呵护你的孩子。所以,倘若家长不舍得大声呵斥、从不舍得拉下脸来对孩子怒吼的话,最终只能养出一个玻璃心、薄脸皮的孩子,这是心理脆弱、容易夭折的基础。不仅男孩如此,女孩也一样。</p><p class="ql-block"> 我出于这样的观点,当时就是这样回答他母亲的疑问。我说:“导致他自杀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在这之前,你们的家庭对他从没有严厉要求过,没有舍得责骂过他,甚至打他几下。这说明,你们的家庭对这孩子几乎没有严格的管教,只有顺着他的宠爱。”他妈妈立即在电话那头说,是这样的,家里就这么一个男孩,爷爷奶奶都护着,平时不让说,更不能碰他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说,正是因为这种家庭养育方式,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觉:“我在这个家里很稀罕,我对你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当有一天她妈妈因为他做的错事,突然严厉训斥,居然还揍了他,他的反应一定是强烈的,他想到的应该是报复:“我要让妈妈知道我的愤怒,我要死给你看!”</p><p class="ql-block"> 对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孩子,他虽然知道什么是死,但他绝不明白死的代价,结果他赌一时之气的行为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这说明,孩子已经养成了“说不得”的骄横性格,这才是他做出这一决绝行为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生活经历和专业研究中,我见过许多说不得的人。即使他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也不允许你说出来,更有甚者还要因此报复,这在报复性犯罪人的性格中表现非常明显。</p><p class="ql-block"> 玻璃心、薄脸皮的人通常也不会有真正的好朋友。人生是需要诤友的,在孩子早年,一般扮演批评角色的大多是父母或长辈;到学校后,好的老师一定会随时指出学生的不当之处;但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出现行为不当的问题,同事之间因为彼此不愿得罪大多不会说出来,领导若没有及时发现,自己又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么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始终提倡这样一种教养理念:养孩子,不能不批评,也不能总是批评,当孩子反复出现同类错误时,就不能再简单的训斥了,而是找出他某次做得好的时候予以充分表扬和肯定。同时,也不能总是表扬一一如果某类事情是他应该做的,过度表扬反而多余,以后做同类事情没听到表扬,他会感觉若有所失。</p><p class="ql-block"> 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力,不能娇惯或放纵,不能养成“明明做错了还不能说”的心态,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没有做错,在被别人冤枉时,一个人仍然要坚信自己,有以此证明或考验自己的心理勇气,这才是用大智慧养育孩子。</p><p class="ql-block"> 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p><p class="ql-block"> 人在生命早期,与身边人的互动且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就是他未来的社会行为方式的雏形,这种社会幸运方式就是性格。什么是性格?简单说,性格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其中有三个关键点,后天形成、社会行为和行为方式。凡是社会行为,一定与别人有关。当我们说一个人"善良”,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别人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如果说一个人“冷酷”,意味着这个人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觉,甚至欺负虐待他人,虐待其他生命。同样,自私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表现,一定表现在他与人接触中经常只顾自己,甚至损人利己,这些都属于性格表现。</p><p class="ql-block"> 总之,性格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在生命的早期与身边人的互动中,经过不断重复逐渐形成的稳定的社会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性格会让人拥有好运</p><p class="ql-block"> 好的性格能在心里有别人,这种性格不仅可以弥补相貌,外形等不足,还可弥补能力的不足。有的人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的性格好,也会有很多的朋友,甚至还会遇到美好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这个男孩最可贵的是他没有只顾自己逃生,几乎不假思索地想到别人,边跑边喊,挨家敲门,努力唤醒全楼的人。他脱离险境后,又马上想到报警。 试想,这种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机智果断反应的孩子,有这样的经历和表现,长大后一定会有人愿意雇用他,因为这样的人在身边会有安全感的。</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只要他心里有别人,在危险时刻能顾及大家,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怎么会没有价值?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些人虽然不那么聪明,但他单纯善良,待人真诚,做事踏实,不会偷懒。相反,有些人很聪明能干,但花花肠子多,要么爱计较,要么算计别人,甚至还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排挤对手。</p><p class="ql-block"> 即使聪明人,要把事业做大也需要好的性格。因为事业做大需要团队,必须与人合作。这时,我们就会发现,聪明的人如果再有好的性格,就可以成为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 婚姻也如此。找对象时,人们常常会考虑对方的长相、身材、能力、学历和家境,但真正到了过日子的时候,让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对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别人,理解、体贴、宽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质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的注意力都在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成绩上,却忽略孩子的性格培养。大量事实证明,好的性格可以弥补人的能力弱项。相反,聪明之人如果性格存在严重缺陷,他的高智商就可能成为助纣为虐的工具,例如,许多名牌大学出现过用专业知识杀人的案件,让人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 想必年过半百的人更容易明白这一道理,那些能在事业上成功并走得很远的人,那些能被人们敬佩与铭记的人,一定具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能自制,肯付出,能够宽容不同性格,能够与人合作分享。这些助人成功的心理内容都不在智力的范畴,因此有人总结,性格决定命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p><p class="ql-block"> 早年的娇生惯养和放纵,导致学习不努力,进而工作吃力,结婚后养家困难,离婚后一无所有,这种人生路径会越走越窄。</p><p class="ql-block"> 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p><p class="ql-block"> 把孩子养得骄横、无耻,到了成年尤其在中年之后,再想把它改变过来比登天还难。</p><p class="ql-block"> 希望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分数,更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性格如何影响人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性格决定命运,是因为社会行为方式决定人的行为轨迹,前面一步走错,后面步步错位。</p><p class="ql-block"> 谈到“性格决定命运”,是因为性格中社会行为的“方式”极为重要,方式类似于框架、结构、模式,无论是建筑还是轨道,基础框架、结构、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之后的高度、强度和长度,对人而言,可以决定他一生的行为走向。就像台阶一样,底层台阶如果敦实宽厚,在此基础上的建筑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反如果基础没有夯实和落正,那么越往上延伸就越危险,看似金碧辉煌的大厦就会在一瞬间轰然倒塌。</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吃葡萄:先大还是先小?</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同吃葡萄:先吃大的,那你手里的葡萄只能越来越小;如果你先吃小的,那你手里的葡萄最后全是大的。同理,如果你选择早年吃苦,从小日复一日地吃了很多的苦,你就一定会在吃苦过程中养成忍耐力,都说“吃苦耐劳”嘛,耐劳就是忍受辛苦,当你不怕辛苦,你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最重要的是能控制自己的“心”,就不会有着欲望乱来。</p><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养育中如果缺乏严格要求,没有规矩,没有界限,没有形成行为规范,一旦进入更大的自由空间,遇到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会因任性和肆意妄为而酿成大错。一步走错,就会让人生步步错位,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耐挫之心越早历练越好</p><p class="ql-block"> 许多父母并不明白,人的躯体抗压性差别不大,抗压性差别最大的是人的内心,而内心强大没有一个是靠天天夸奖夸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女儿上中学时,我曾因为一件事狠狠地批评了她。后来她告诉我,他为此非常伤心。于是,我问她一个问题:“你见过我用同样的口气说过别人家的孩子吗?”她说:“没有呀。”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吗?”她看着我没有回答。</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她:“很多人是不愿意被别人批评的。批评别人是一种得罪人的事。可是,当你做错了没有人说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不会引起重视和做出改变,这时,谁批评你最好呢?那就是给你最亲的人。他敢说你是因为他爱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孩子,你做错了,我在家里说你重些,以后你在外面就不会再犯这类错。总之,只有亲人、爱你的人才敢说你,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她点点头说:“我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如果父母从来不说,等到外人来说,孩子可能更受不了。我记得,相声名家郭德纲先生就说过:“我把儿子骂够了,出去就没人骂了!”他对儿子的疼爱,表现在他舍得管儿子,尽管有时需要狠心,但事实证明他的儿子非常有教养,比起同样在娱乐圈的许多明星的儿子完全不同。有的父母不仅不说还护短,结果会让孩子是非不分,让孩子觉得可以肆意妄为。如某明星的儿子在一次暴打女同学后家人仍然护着,结果后来的行为愈发不良。因为父亲有名又有钱,孩子会误认为父亲有能力护着他,所有的人都会怕他。最后,护出一个"小恶霸",直到犯大错了,那只有法律来惩罚了,此时后悔为时已晚。即使接受惩罚,他的习性已经形成,恐怕惩罚都难以更改。</p><p class="ql-block"> 心理弹性需要从小练就</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母亲的经历,让她明白女孩子要勇敢,要能吃苦,有耐受力,要什么饭都能咽得下去,什么活都能干,什么事都不怕,尤其是不能娇气,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对母亲的教育都深感受益,母亲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认为,对孩子的爱不一定都表现在呵护上,也可以表现在磨练上。狠得下心来磨练孩子比宠爱孩子更难,更需要母亲的勇气与胆量。</p><p class="ql-block"> 有些教育理念来自特定的社会背景、特定的社会阶层,在不具备相同的社会背景、社会阶层的情况下,只追求一种理想的模式,未必能培养出理想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培养也一样,谁都无法预测人的一生会遇到什么挫折和磨难。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抚养到位的基础上,一定要舍得让孩子从身体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这是一种更深更远的爱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适度惩罚也是一种保护</p><p class="ql-block"> “我们觉得,让孩子小时看违法者被鞭刑的场景,哪怕被吓哭,也比他成年后因犯罪在经历刑罚要好……那种惩罚可能是大半生的代价。”(一位新加坡幼儿园老师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想强调一个观点,真正的大爱、智慧的爱一定包含更多的内容,是完整的,不是单一的表达,如果认为对孩子的保护就是一种不让去遭遇任何痛苦和畏惧,那孩子的内心就不会理解“敬畏”的含义,而“敬畏”是人内心重要行为底线的“防火墙”。所以,成人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有更长远的考虑。</p><p class="ql-block"> 适度的惩罚也是一种保护。这种适度的惩罚可以有多种方式。对某些已经有明显行为问题、性格问题的少年,我们应该有一些强制性的、适度惩罚性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也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符合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惩罚本身不是目的,让越轨的成年人不敢继续实施恶行,遵守法律,认真生活,成为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是适度惩罚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少年因"未成年人不判死刑”而杀人</p><p class="ql-block"> 当发现他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这个行为让他接受相应的处罚,让他知道每一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由此建立起责任的意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第七章 性格培养决定命运</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人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自律能力时,他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克制,不会轻易抛弃婚姻等以法律为名的承诺,不会轻易地放弃对父母的赡养或幼子的抚养;当他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自省能为时,他会更加包容与自己个性不同的人,能够与人合作,进而有更大的社会作为;当他通过家庭教养培养出同情心,他对别人的苦难就会有一份更深切和博大的情感,进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还有报效的情感。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有情感和良好性格教养的人宁肯牺牲自己来换取更多人的生机,如紧急救险救人、战争中的牺牲等,我们视其为具有最崇高的情感和最有教养的人。</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有后天养育所决定。如果一个人因抚养缺陷没有形成感悟力,就会缺少人性的表现,缺乏自律与自制,更谈不上责任担当或表现出良好的教养。这种人可能一时得势,人生的路仍然会越走越窄。</p><p class="ql-block"> 对3到6岁的孩子说"不”</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爱,寓意更深。这是一种约束的爱,甚至是让孩子痛哭一次的爱。</p><p class="ql-block"> 社会行为的规范,小可以体现在家规中,大则体现在国法中。既然每个人出生后都先在家庭内生活,后进入社会独立生活。那每个家庭内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都要有责任意识,对他进行行为方式的规范培养。</p><p class="ql-block"> 这一要求就是让孩子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可以默许或者不表态,但不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孩子,并告诉他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都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如上学时就不能放任自己去玩耍的欲望,否则一旦错过人生最佳的学习期,将影响自己的一生。另外,什么行为绝对不能做,如偷窃,伤害生命,破坏公共财务等,做了要受到刑事惩罚,什么底线绝对不要去触碰,如吸毒,玩弄别人的感情,一旦陷入最终将难以自救和自拔。</p><p class="ql-block"> 我强调,三岁之前有恩于他,从三岁开始立威与他,威一就是威严。</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生活中,什么地方令人想到威严?那一定是具有惩罚性的地方。古代可以是家族的祠堂,也可以是实施家规的庭院,普通百姓家里大多使用的是可以随手拿起的扫帚,也可能是父亲的鞋底板,而社会则庄严的法庭和高墙内的监狱为威严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在三岁上下立威?因为多数三岁上下的孩子已经能够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向,甚至是他身体的感觉。此外,三岁上下的孩子还能够与依恋的抚养人进行基本无障碍的交流。所谓无障碍是指他们之间的言语对话会存在一种默契。医学研室义早就指出过,男孩发育比女孩相对晚些,其中包括言语发育。有些男孩在刚刚会说话时经常含糊不清,但他依恋的那位抚养人却可以全程"翻译”他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我说过,养育孩子首先要能读懂孩子表达的意思。由于三岁前有的孩子言语发育慢,他表达不顺利时就会哭闹。还有那些没有全程自己带孩子的父母往往也会对孩子不熟悉,不容易理解孩子的哭声。在不能准确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需要耐心地读懂他。</p><p class="ql-block"> 但是,三岁之后几乎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说出自己的要求,也能够理解抚养人的要求。最重要的是,三岁的孩子基本都可以自己行走,自己寻找东西,开始有自己的选择,与欲望的表达,甚至还有一些小小的意志行为,即不达目的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目的已经不是生理所必需的,而是心理上的要求,最多见的是对玩具的占有,对零食的不合理索求。他想要,大人不给满足,有的孩子就有哭闹的方式博取。当孩子出现这种表现时,我们就要对他进行说“不”的训练,让他能够根据外部要求控制自己。</p><p class="ql-block"> 值得说明的是,我说的对孩子说“不”的三岁年龄点并非是绝对的时间点。不是说当孩子刚过三岁生日,大人立马拉下脸来对他说这不行那不行。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心理发育的情况,寻找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明白做事要先考虑大人“允不允许”。</p><p class="ql-block"> 需要强调的是,我介绍的说“不”训练只是一种性格培养的方法,不是日常生活中,天天把说“不”变成口头语。这就如同治病的药,只有发病时才能拿出来,服用前还要审视一下是否有必要,而不是像吃饭那样随意就吃,更不能当家常便饭,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p><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很有灵性,在两岁左右就能感知和反应,他做一件事时往往会观察大人的脸色。当他要想抓一个物件时,他一边伸出手,一边会看着大人的表情,当大人给一个不高兴的表情时,他会迅速收回手,以后他就知道这东西大人不让碰。</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是最好的说“不”方式,一个表情足矣,无言自威。可有些明明给一个表情就够的场景,家里的大人,尤其是母亲往往喜欢大喊大叫,或者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还要解释各种理由。有些事情很小,让孩子知道不行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同时要强调的是,能够做到给一个“表情”就可以说“不”的大人,一定是亲自带孩子的人。在大人与孩子之间已经相处了数百天,早就形成了“互懂的默契”。说到这里,又要归结到"三岁前自己带孩子”的理由上,朝夕相处的抚养,不仅使大人容易读懂孩子的心意,孩子也会容易明白大人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当然,要达到“互懂的默契”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负责养育的大人,内心始终有这样一个意识:“爱孩子,并不是一味顺从,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这种意识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越早让孩子知道越好。</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三岁前是老人或保姆带,而且老人因为疼爱孩子,从不制止孩子不对的行为,或者保姆不敢严格要求孩子,等爸妈发现孩子已经把哭闹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时,孩子可能已经过了三岁怎么办?那就在六岁前赶快弥补。父母有意地选择一个时机,坚决地对他说“不”,以这样的表现让他明白哭闹是最没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用心说“不”,无言自威</p><p class="ql-block"> 管教孩子,需要家中大人们形成共识:管教角色不要越位,父母优先,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别人尽量回避。</p><p class="ql-block"> 说“不”可能会让孩子有痛哭一番的经历,这如同送孩子去幼儿园,绝大多数的孩子最初都会抗拒,但我们不会因此而不让他去,他要长大走出家门,要与其他孩子一起经历家庭外的生活,家长面对这时的哭闹,一定要态度明确且坚决。</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大街,无论是在家门口还是在家里客厅,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满地打滚、或摔东西、打人等不当行为时,家里的大人,顺序应该是妈妈在先,然后是爸爸,如果爸妈都不在,那么最好是他熟悉并依赖的那个人,与他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这是因为对孩子说“不”时要讲究说的环境,一定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一个人,而不要让他能看到别人,因为有其他人在场,聪明的孩子心里会知道,在场的人一定有人不忍心看他哭。</p><p class="ql-block"> 假如此事发生在客厅里,爸爸管他时妈妈在旁边,他一定会把眼睛转向妈妈;如果妈妈管他,爷爷奶奶在旁边,他一定会把求救的眼神转向老人。这时,孩子无法感受你的态度和真正的意图,而是把心思都用在想办法解脱上。</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公共场合中,我经常见到一些大人在街上有很多路人的情况下训斥孩子。另有一些父母,则是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开时不作为,只是冷眼旁观,这两种做法我认为都不妥,这样要么让孩子丢掉了自尊感,以后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么让孩子找到了一种表演感,人越多他闹得越起劲。</p><p class="ql-block"> 这时,最好先将孩子带回家中卧室,然后关上门,让卧室里只有两个人。因为卧室是一个放松和休息的地方,一般也比较干净,甚至可以把它放在地上,这样他哭闹打滚时不至于从高处摔下来。然后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这样他会知道,这种情况不同与往常了。</p><p class="ql-block"> 管教孩子,大人们角色不要越位。我有过这种体验:一天我正在午休,突然听到我女儿的孩子放声大哭,我几乎不假思索地从床上跳了起来,当我穿上拖鞋时,突然想到他爸妈都在,我不能过去。我强迫自己镇定,重新坐到了床上。</p><p class="ql-block"> 家中任何一个人在管教孩子时,别的人尽量回避。如果爸爸管,妈妈就暂且不要露面;如果奶奶管,爷爷就不要进去;如果三代人都在家时,妈妈爸爸理应是第一责任人,只要爸妈在家,爷爷奶奶这时就不要吭声,静观最好,如果不舍得,那就老两口出门回避一下。老话说,眼不见心不烦,要相信他的爸妈回心疼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假如妈妈和爸爸在管教孩子时,出现不由自主地发脾气或不当的粗暴行为表现,其他人可以敲门进去换人,让他出外冷静一下。</p><p class="ql-block"> 在不能认同管教人的管教方式时,要尽量回避孩子,不要在当时或当面出现分歧,等事情过后大人们进行沟通,即使争吵都可以,只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p><p class="ql-block"> 老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在爸妈管教孩子时指责或和打断,甚至明显袒护孩子,那不仅会影响父母管教的效果,而且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以后他会有恃无恐。</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例外,假如管教的人脾气火暴,尤其是出现暴力行为时,那不仅是老人,其他任何人都要及时干预和制止,所以一对一管教要有四个“不”。</p><p class="ql-block"> 第一,不能动手打孩子。关上门打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封闭空间的恐惧感。同时,孩子那么弱小,完全无招架之力,父母一旦冲动过度,那不仅让孩子有心里阴影,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这种管教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在恐惧忍受中变得麻木,最终也变得冷漠和冷酷。他以后也容易成为一个发狠且无情的人,如之前内容里分析过的那位学音乐的大学生杀人的心理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二,关上门也不能骂他。骂本身是一种很不文明的行为表现,你的孩子会对此印象深刻,他以后在不同场合,一旦遇到别人有过错或者他认为别人有错,一定会“出口成脏”,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留言的人出言不逊,要么恶狠狠,要么就是脏话。我每次见到这种留言,就在想这个留言的人,一定是耳边经常出现这种污言秽语。骂人这种管教方式几乎没有正面教育意义,反而会管教出一个没有教养的人。</p><p class="ql-block"> 第三,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为什么这时候不能讲道理呢?因为在她哭喊的时候,你说话的声音完全被抵消了,属于同期“噪音”,怕是听不进去的。而且在他哭闹很凶时,你的不出声,反而会让孩子感觉不同寻常,他会悄悄观察你,这更容易让他明白你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第四,不要走开,把他一个人关在屋内。不打不骂,大家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不能走开”呢?经常看到有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把孩子关在厕所里,让孩子一个人哭够了再出来。这种方式失去了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你走开后,他就看不到你的态度。态度是通过你的表情表达的,你不在他眼前,他怎么能明白你的态度?态度也有很重要的教育作用,就是我说的“无言自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p><p class="ql-block"> 做到了四个“不”,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一一坐他对面,或盘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痛快地哭一次。</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的家长告诉我说,我的孩子脾气大,他会打滚,有一次就听见“咣”一声,脑袋撞到床脚上,当时额头就起了一个包,那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我回答,这种情况你更不能过去表示你的心疼。因为这种结果是偶然发生,你的反应会决定他的行为是否重复。由于他并不是故意的,撞完他也会很疼。这时你过去了,他会知道以后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让步,今后他会有意用这种“自残”的方式逼你妥协。</p><p class="ql-block"> 所以,你既不能不表态,也不能轻易放弃你刚才的态度。这时,你可以身体不动但言语温柔地告诉他:“撞这么响,疼吧?可这是你自己撞的,你明明做得不对,还闹腾,那你就接着闹!”</p><p class="ql-block"> 当他听到你的话,他就彻底明白了,本来挺疼的,你却不过来宠他,正常的孩子这时因为委屈也不会选择再撞,因为孩子还是挺依赖你的,他希望得到你的关爱,所以这时你可以温柔的告诉他:“如果你不闹了,咱们可以好好说话。”</p><p class="ql-block"> 让他声音渐弱自己不哭了,你拿一块热毛巾走过来,为他擦擦脸,他感到舒服的同时会明白,你仍然是爱他的。擦完后把毛巾放下,平静地问他:“你还想哭吗?要哭你接着哭会儿,我等着你。”这能让他明白,哭不解决任何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他摇头明确表示不想再哭了,你走过去将他抱起来,然后把他放到床上,帮他把鞋子脱掉,衣服脱掉,让他睡一会儿。即使他睡下,你也别走开,轻轻拍拍他,陪伴着他。无声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安静或沉静?因为他的母亲越是在事情发生时越是安静的人,这种安静有利于处理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需要阵痛,家长在爱孩子时也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阵痛。当你对他狠一次心,以后你会省很多心,这就是育儿的辩证法。</p><p class="ql-block"> 与人沟通,学会讲理、互动</p><p class="ql-block"> 教会孩子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不要闹。</p><p class="ql-block"> 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从此之后,他将学会克制情绪,撒野般胡闹的情况会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 但是,说“不“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堵住了撒野胡闹的一条路。但情绪需要表达出来,这为下一步的引导奠定基础,那就是教他表达与沟通,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当痛哭后的孩子躺下一会儿或睡了一会儿后想重新起来,你温柔地为他穿好衣服,抱他出来,先给他喝些水,然后把他抱在怀里,跟他认真地说:“咱俩说说刚才你哭闹的事情?”他这时肯定很不好意思,低眉不看你,或环顾左右而言他。</p><p class="ql-block"> 你要认真的告诉他:“你现在长大了,会说话了,什么都明白了,但是你刚刚那么哭闹,还哭那么长时间,多不好呀。你想,如果咱们家,妈妈不高兴了,就跟爸爸哇哇地哭,你觉得好吗?如果你爸爸在奶奶跟前,哪天不高兴了,就给奶奶哇哇地哭,你觉得好吗?咱们家人动不动就放声哭,你觉得好吗?不好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后你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不管他回答与否,你要告诉他:“我觉得,当我们家人有什么事情不高兴时,可以先自己想一想,想好了,就给妈妈或者跟爸爸商量。你现在长大了,有事要学会说出来,你说的时候我听着。当你说完,是不是应该我说,你也听听呢?”</p><p class="ql-block"> 你告诉他:“你的想法如果我不知道,只是哭闹是不对的,如果你的想法我知道,但我认为不对,你哭闹也没有用。所以你应该说出你的理由,然后也要让我说我的理由,咱俩谁对,就听谁的。你觉得这样好不好?”</p><p class="ql-block"> 这是教会孩子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为孩子建立一种与人沟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让他疏通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考虑,听听别人的话未必不是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有话好好说,这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p><p class="ql-block"> 经常坐飞机出差,坐飞机有一点不如火车好,即飞机容易受天气、空中管制等影响,有时不能准点出发和到达。出门的人很多都是踩着时间点去的,有的谈生意,有的参加重要的会议,错过时间可能会错过重要的机遇,这经常会让出门的人抓狂。</p><p class="ql-block"> 这时最容易看出人们的教养,我经常看到一群人在登机口围着空姐闹,有的人吼起来时真的是很没有风度和教养。说实话,有些人从外表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西装革履,穿着体面,有的戴着金丝眼镜,看外表不是学者就是领导,或是老板,可他们的行为与他们的身份、年龄完全不符。看到这样的人,我就在想,遇事如此闹腾的人,早年的家庭教养一定缺少我刚才讲的说“不”这一课。</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遇事产生情绪时,不以闹的方式,而是以沟通的方式取得彼此理解,这样才能有效地寻找共识。所以,好好说话,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家教水平,也是父母用心培养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延迟满足练就耐性</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长远的未来,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准时机才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当性格培养第一课“用心说`不’进行之后,孩子就会懂得一个道理,有许多事情“做与不做”,不能仅凭自己“想与不想”,还必须要关注外部是否允许。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要学会表达与沟通。那么,沟通不成呢?这需要进一步培养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即等待和忍耐,这是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价值提升至最大化的重要性格品质。</p><p class="ql-block"> 社会中常有各种诱惑,看似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一颗沉稳的心,进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眼前是机会还是陷阱,是现象还是本质,出现心急和冲动。我们都说冲动是魔鬼,可见在孩子成长中,抑制其本能的冲动是性格培养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从道理上讲做某事可能是对的,但客观条件不成熟,这件事做早了可能事倍功半,而找准时机再做才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不错的学生,一次与我讲起他的经历。他一度急切地想改变工作环境,因为一是离家太远,二是工作内容单调。这时恰好有两个消息传来,,一个是开始自主竞聘,成功者可更换单位;另一个机会是上级领导考虑选他进一个专项工作组,这不是一般人能参加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但有可能工作组结束后还要回到原单位。由于他想调离的愿望太迫切了,于是放弃了专项工作组去参加竞聘,凭着能力很快竞聘上一个普通部门的职位。但后来,一位替他去专项工作组的年轻人在工作结束后,调入一个更高层的部门。他跟我说起这件事时,感到有些后悔。这就是因为缺乏耐性而导致决策失误,最终失去了更好的工作机会。</p><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在人的早年培养他的耐性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孩子稍稍懂事的三四岁前后,找一个机会带他去买玩具。这之前,孩子的玩具都是有大人替他选择和购买的,现在他一去幼儿园,就会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就会有自己拥有的愿望和要求。这时,我们可以给他创造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既让他锻炼选择的能力,又让他经受一次等待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玩具本身不是重点,因为以后他仍然有很多机会买玩具,对孩子来说,玩具是越多越好,那是无底洞。父母心里要明白,第一次带他买玩具其实还有其他的用心,那就是让他面对自己中意的东西,一是要知道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二是有意地让他认为马上要到手的东西却不能马上得到,而是需要等待,甚至需要一定的努力。由此,有意地培养他性格中的耐性。</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商场,告诉他今天去寻找一个他想要的玩具。在玩具店里先尽情地让他大饱眼福,让他接触试完一下各种玩具,这个过程他已经在享受快乐了,这之后可能让他难过一下,不要心疼,只是一周的“残忍”。</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挑选了一个中意的玩具后,无论父亲还是母亲都要蹲下来与他共同面对随后的局面:先考察一下这玩具的优点,肯定一下孩子的眼光,然后进入实际问题:“照玩具多少钱一个呀?”</p><p class="ql-block"> 你当着孩子的面要把玩具的价签大声念出来,然后犹豫一下,给孩子说:“这个有些贵呀,超出了爸妈事先的计划。”这时,孩子会有些不懂:“不是你带我来买玩具的吗?什么计划不计划的?”</p><p class="ql-block"> 你紧接着要轻声地跟他讲:“你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为什么去上班吗?我每天其实特别不想离开你,想在家陪你,但我们必须去挣钱,我要去上一个月的班,单位才给我发一次工资,就是钱。我拿到这钱,要和你爸的钱合在一起,然后计划我们家这一个月每天需要花多少钱。”</p><p class="ql-block"> 你接着告诉他:“我每天吃的菜要买新鲜的,水果也是,这需要每天花钱;不仅吃的,还有用的东西,如每天开灯、电视呀,这要交电费的;每天要打开煤气做饭,这要交煤气费的;我们每天喝水,要交水费;你去幼儿园,还要交托儿费,所有的事情都要花钱。所以买你的玩具也需要有计划。如果买玩具花的钱太多,超出计划,那其他的事情就会受影响,比如下星期买菜的钱就不够了。”</p><p class="ql-block"> 当你给他说了这些,他虽然还是有些不懂,但是会第一次知道爸妈上班是为了挣钱,挣来的钱要用于家里的许多事情。这是孩子第一次随你去买东西,通过你的采购与计划的讲解,随事而教地让他形成一种新的观念: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白来的,需要辛苦去挣。</p><p class="ql-block"> 以后你再告诉他什么是“辛苦”就顺理成章了。他会想到你上班的情景,会想到你下班很晚才回家的情景。他心里会有父母上班很辛苦的印象,这就是养育中的“边养边教”的用心。</p><p class="ql-block"> 一位退休的老警官曾经问我:“我这小孙子天天让我给他买玩具,买完没两天就腻了,又要买新的,不给买就闹,甚至不吃饭,你说怎么办?”我回答说,因为你给他买玩具太容易了。事情来得容易,他就不会理解何为"辛苦"二字。</p><p class="ql-block"> 在商场你给孩子讲挣钱与计划的事后,他肯定心情沮丧,情绪低落,但是如果你之前已经做过说“不”的训练,他应该不会就地打滚放开哭闹。最重要的是,你不要不忍心。因为孩子长大后,不顺心的事情多了,人必须学会接受。这种“心理接受”能力需要慢慢练就。</p><p class="ql-block"> 你紧接着要给他希望,可以告诉他:“我有时下班很晚,有时还要加班。我们加班虽然很辛苦,但可以额外地挣些加班费。加班费是工资之外的钱,不在工资计划之内。我这周肯定会加班,我争取拿加班费后,咱们下周休息日来这里,把你喜欢的玩具带回家。就一周的时间,这样好吗?</p><p class="ql-block"> 然后你认真的嘱咐店里的工作人员,说下周我们一定来买这个玩具,请给我们留好。</p><p class="ql-block"> 孩子回家后,肯定会经常惦记这个玩具的事,但他不得不等待,这就是有意而为地让他学会等待与克制,这种"等待”还有另一层意义:在等待过程中,你可以提出让他配合你的要求,你可以告诉他:“妈妈加班很辛苦,晚上要早点睡,你能不能早点上床?你不上床我也没法睡觉,我不睡觉怎么加班?还可以告诉他:“妈妈上班很辛苦,你能否帮妈妈做些事情?先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把你的玩具收拾好……”</p><p class="ql-block"> 以后,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你的要求,比如:“你想要什么东西,可以早点告诉我,与我商量,然后早点制定计划。”</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有心地让他做一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如搭出复杂的积木,拍照积累图片,或者让他画画,画画可以锻炼孩子拿笔的动作,这些益智活动可以练就他专注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以将任务的时间从10分钟增加到20分钟,30分钟,直到六岁上学前,他如果能坐在桌前半个小时到40分钟做完一件事,那么他上小学后回家写作业,坐在桌前连续半小时以上,基本是完成一门课的作业时间,就很容易适应了。这就是在孩子3到6岁时,通过有意的延迟满足对他进行的性格培养。</p><p class="ql-block"> 如果父母这段时间天天忙工作,没有用心和有意地做这种培养,随便放纵孩子的玩心,随时满足玩具的欲望,等过了3到6岁,他上学后就会坐不住。</p><p class="ql-block"> 有的父母不仅不用心,更没耐心。当孩子提出让父母陪玩时,他们往往拿出玩具、电子产品让孩子自己玩,结果孩子玩得很开心,也习惯了,一回家孩子最想的就是这些玩具、电子产品,那是父母指望他尽快写作业,可就不那么容易了。等到那时你再训练这些性格,就非常困难了。</p> <p class="ql-block"> 诱惑训练,教其自我管理</p><p class="ql-block"> 人的欲望远远大于人的需要。抵制诱惑,最重要的品行就如同节食,节制眼前,从而获得长远。</p><p class="ql-block"> 研究了各种负面的心理现象后,我认为人的欲望远远大于人的需要。过度的欲望让很多人劳累致病,紧张到神经质,贪婪之犯罪,人变成了欲望的奴隶。</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不但自己贪婪,还想着给子女积累更多的财富。结果使其子女一出生就不需要进取和奋斗,只需要好好享乐,有的孩子因此慢慢地成了”废人”。</p><p class="ql-block"> 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活着》,深刻地演绎了一个富家执垮子弟徐福贵的人生。从主角名字中的"福贵"二字便可知他父母对儿子的满满爱心。享福还要有地位,他的父母不仅想为他留下财富,还用心为他找了一个能吃苦耐劳、照顾他的妻子。因此,徐福贵从小就过吃喝不愁的日子,吃喝不愁当然需要找乐子,既然钱多就去赌。赌博是败家最便捷的方式,他很快把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所以"富不过三代"几乎是许多富豪家庭从奋斗到败落的历史规律。</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的耐性,尤其在他出现较强烈的欲望后,让其能够等待,延迟其满足。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并不能事事如意。在不如意面前,要学会克制自己,忍耐并等待时机成熟,当通过与父母的共同努力实现愿望后,则能得到寓意更深和更有内容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完成这一项要求后,下一个性格的培养要点是让他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人在面临很多机会和诱惑时,能够选择具有长远意义的满足方式,而不是短视地、迫不及待地、贪婪过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管理中也有忍耐与等待。但这一抵制诱惑的品行,关键之处在于"舍得"。</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除了"延迟满足"令其具有耐性之外,还要有意地培养他在诱惑面前节制自己的欲望,有节度的取舍。这一点可在孩子五六岁时,进入学校学习之前进行,本节里所说的训练方法只是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p><p class="ql-block"> 由于性格主要体现在行为中,所以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不要讲过多的道理,什么"沟通的意义","有耐性的意义"等。他再听也只能似懂非懂,囫囵吞枣。这阶段父母对他的用心培养,可以更多地用具体操作的的行为方式,甚至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p><p class="ql-block"> 由于3到6岁的孩子大多已经上幼儿园,爸妈平时也要上班,所以这种诱惑训练的游戏可以放在周末两天进行。</p><p class="ql-block"> 具体的方法是,在周末休息的第一天即周六下午,一般在休息日中午吃过饭后,家人会午睡一会儿,睡醒约在三点前后。这时间正在两顿饭之间,起来喝点水,往往家人会找些零食吃。</p><p class="ql-block"> 妈妈可以准备些平时很少给孩子吃的小零食,如鱼片,牛肉干等,将其分成三份。在周六下午,拿出两份到孩子跟前,对他说:“今天我想和你做一个游戏,你想做吗?他一定问:“什么游戏?"你告诉他:“我这里有两份好吃的,有一份是计划今天给你吃的,还有一份是明天下午才能给你吃的。“</p><p class="ql-block"> "这游戏规则是,我今天把两份都给你,由你自己决定怎么吃。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只吃今天这份,明天那份留到明天再吃,那到明天下午,只要让我看到那一份还在,我就给你增加一份,也就是说明天你可以得到两份。可是如果明天那份我见不到,那明天就没有零食吃了,明白了吗?”</p><p class="ql-block"> 孩子肯定心想:"吃个零食还啰唆,你给我就行了,管我怎么吃呢!"但表面上一定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你和他拉钩,表示双方认可接受这一规则。接着把吃的交给他,你就扭头走开,既不要看着她,也不要问他准备怎么吃,你尽量忙自己的事,给出他独处的时间,让他自己决定怎么享受这些美食。</p><p class="ql-block"> 面对好吃的,孩子很快会吃完第一份,但还没过瘾,有的孩子就会犹豫:“吃不吃明天的这份?“有的孩子则根本不会犹豫,心想:"今天有,就今天先吃掉,明天再说明天的事。”</p><p class="ql-block"> 等到第二天下午午休后,你拿着第三份零食叫他:“昨天说好的,今天下午只要你能拿出今天这一份,我就给你增加一份,你看我拿来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他看着你手里这一份,心想今天还可以给他这一份,但这时,你要开始向他强调“规则”,当你看到他拿不出留给今天的零食时,你告诉他:"不是我不给你,我言而有信,我已经准备了。只要你能拿出让你保存的那份,我这份就给你。"然后微笑地看着他,等着他,当发现他拿不出来时,你再说:"看来是你自己不想要今天这份。因为你知道这个规则。既然你昨天都吃掉了,那今天这份就不能增加了。"然后,你毫不犹豫地拿着这一袋扭头走开。</p><p class="ql-block"> 他知道,这时哭闹是没有用的。然后,他最多一下午不高兴,因为今天下午没有零食吃了。</p><p class="ql-block"> 隔上两三周,你换一种零食,同样三份,再跟他做一次这个游戏。第二次做同类游戏,他已经知道上一次的结果了,所以多数的孩子会抵制食物的诱惑保留下来。当周日下午,他向你展示他手里的第二代食品时,你一定要认真地夸奖他:“哇,你居然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真有毅力!这代无论如何都要给你!"</p><p class="ql-block"> 然后,你可以顺便对他多说两句:"只要你不急,好吃的东西永远有。要知道有很多的事情,不要着急得到,不要放纵自己,慢慢地获取,你就会获得更多东西。”</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要慢慢拿,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后面的,让他明白自我约束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军人,在解放初期就是正师职的军官了。后来,由于时代的种种原因,他所在部队被整建制地解甲归田,他没有升职的机会,也没有留在城市里的机会了。很多与他遭遇相同的人,看着与他们同期入伍的战友有的升官,有的留在大城市,便愤懑不平、伤心、委屈,很多人郁郁而终。而这位老人当时才50多岁,回家就开始种地,非常豁达开朗地生活,结果活到99岁。有人说,就是升到更高职务,拿到再多的工资,也比不上开心健康的多活四十多年。这位老兵不被诱惑左右,过自己的日子,用豁达的性格和好的心态笑到了最后。</p><p class="ql-block"> 不要以为抵制诱惑仅仅是为了预防人去犯罪,这是非常普通又很重要的性格品质。对于很多人来说,你看看他的身材,就可以知道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水平。</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青少年在诱惑面前容易冲动,可以有很多的成年人也因此而堕落,包括职务犯罪人,他们能不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由此可见,小到贪吃引发的不健康的困扰,大到因无法抵制权力的诱惑,让自己深陷囹圄,在诱惑面前能够自我控制的性格品质对于人生有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与人接触,学会礼貌为先</p><p class="ql-block"> 人是社会动物,家庭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小社会。家庭与社会有许多相近之处: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上下的关系,像祖辈、父辈与子女的关系:还有同辈关系,像兄弟姐妹,也包括表亲关系。只是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比社会关系更为亲密,不是血缘就是亲情。所以,人在早期可以通过家庭生活形式形成许多未来进入社会后,与人接触或相处的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 这类行为方式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人接触的方式,包括熟悉关系与陌生关系的接触;二是与不同人相处的方式,在相处中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或冲突时该如何反应。所以,这一时期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对孩子的"涉及他人的行为"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人的早期行为一旦经过重复成为方式,就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不能小看这种与人相处的行为方式的培养呢?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他的生活离不开与人接触和相处,人的获利或受挫也与他人有关,人的幸福成就等都与他人有关。所以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将决定孩子走出家门后他的人际关系、合群程度、受欢迎和被排斥等社会感受。</p><p class="ql-block"> 与人接触的行为方式非常重要。如孩子第一次见到他人需不需要问好,如何问好,对不同关系的人如何使用称谓,如何体现出有礼貌有教养,如何与人接触时既不失自尊,又不显得目中无人。孩子的这些表现即可能体现出抚养人的类似行为表现,更会显现出其家庭整体的教养水平。</p><p class="ql-block"> 与人首次接触,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社会心理学对"第一印象"有大量的研究,第一印象又称首因效应,这种效应一旦形成,相予以改变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所以,与人首次接触,至少要教会孩子具有公认的基本的礼貌方式。如对陌生人,对年长的人、对女性,还有对残疾人等,使用的称谓、口气和态度都应该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听邻居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问路,见路边坐着一个老人,年轻人上来就问:“哎,往某某地怎么走呀?”老人头也不抬,一挥手就指了一个方向,结果年轻人走出去很远也没找着,另一个人告诉他:“你走反了,应该是相反方向!”年轻人气不过,回过头来又找到那位老人,年轻人大声的指责说:"你怎么这么损呀?我问你,你怎么故意职反方向的?老人笑笑说:"一个说话没规矩的人,我凭什么给你指路?我那回不是指路,是让你滚!”</p><p class="ql-block"> 是的,你问路,实际上是你在寻求别人的帮助。可你一张嘴,没有一点应有的尊敬和礼貌的表现,尤其是那个称呼对别人尤其对老人是很不礼貌的。</p><p class="ql-block"> 我出差坐飞机,在飞机上见到的空姐服务都非常谦和周到。可是,有些人对她们说话很不客气,吆五喝六的,甚至经常大声斥责“怎么还不拿来”,这些人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们在外这种轻狂的表现,只能显现出他从小没有好的家教。</p><p class="ql-block"> 当然,有时我们在着急的情况下,口气也会急躁和不礼貌。我也有过这种情况,因不明情况说话就急,当对方耐心解释让我明白原委后,我都要郑重地向对方道歉,并肯定对方的耐心与教养。</p><p class="ql-block"> 现在,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跨越空间距离的人际接触,如微博一段文字下面,通过留言和回复,两个不相识的人就接触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的留言,说话的口气完全可以判断出他的年龄和家庭教养。</p><p class="ql-block"> 人的教养,越是在陌生关系中和在不认识的情况下,越发显得真实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母亲就嘱咐过我:“对于不懂礼貌的人可以宽容,但对于没有教养的人一定要远离。”</p><p class="ql-block"> 有些不懂礼貌的人,他并非故意,也没有恶意,只是他的父母从没有告诉过他。所以,他长大后走入社与人接触就会出现让人不舒服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大学教书期间,有一天课间休息,我正靠着讲台站着,这时坐在三排后的一位女生向我招了招手。我以为他发生了什么不好意思站起来的事情,走过俯下身问她:“怎么了?”她居然说:“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当时就明白了,这孩子在家里是没有规矩的,我马上直起腰对她讲:“你如果有问题想问老师,应该站起来到老师跟前去问,你却把老师招到你跟前,你觉得这种方式合适吗?”她马上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抱歉,我错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的我,遇到没有礼貌的人,我会善意地告知对方,但有很多人遇到这种人后懒得说出来。所以,不懂礼貌的人往往会发现,别人不愿意理自己,有被孤立的感觉,这就是性格缺陷带来的社交困难。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待人的礼貌规矩。</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家也要讲礼貌。我小时候,离开家时一定要跟父母说一声,爸妈,我出去做什么,大约什么时候回。回家后也先向父母报到:“爸妈,我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礼貌多了很虚伪,因为礼貌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但不是轴心,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还需要更多具体的有意义行为。但是,在初次接触和交往中,还是要本着相互尊重、尽显教养的礼貌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果遇到严重的没有教养的人与事,如果一说话嘴里自然地带出许多脏话,初次见面就用眼睛瞟着你,或斜着眼睛怪声怪气,言语粗鲁,刚一接触就明显感觉不有善,最好的方式是沉默,然后离开。</p><p class="ql-block"> 我在网上就遇到过这类人,虽然看不见人,但口气非常蛮横。他甚至完全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就来对你大发评论,而且是恶语相加,以致我怀疑他在家里就这么说话,彼此以这种骂骂咧咧的方式交流,所以才这样说脏话。</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的我有时也好为人师,这大概是一种职业性格。我经常会尝试与这样的人进行言语沟通。后来发现,十个人中大约有两个人会出现语气缓和,进而讲理的表现,由此我判这十分之二的人在实际接触中应该是有礼貌的人。</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些人真的无法沟通。我相信,这是他们自然真实的表现,他根本不懂得,也不会另一种文明的表达。这与他早年的生活情景、身边人的言谈风格密切相关,他在这种情景熏陶下已经形成了他的性格,即待人的言语风格。</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位学生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他们经常要到社区了解情况,走访不同的人。他曾告诉我,要是见到老教授,他们就说:“某先生,您好!问您个事。”要是见到光着膀子、摇着大芭蕉扇的老人,他们就说:“师傅,您好!问您个事。”要是遇到贼眉鼠眼的人,他们都直接喊:“你小子,别走,有事问你。”看来礼貌是分人的,如果自己在意礼节,表现文明,别人也会文明尊重待你;如果自己甘愿粗鲁,不在乎别人的感受,那么反过来别人也会远离你,很难文明的与你对话。</p><p class="ql-block"> 所以,与人接触的言行需要从小有人教,进而养成言语文明的风格,这不仅会体现家庭的教养水准,也会使自己在良好的人际互动中如沐春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包容</p><p class="ql-block"> 人生不会总遇到投缘的人,我们随时会遇到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能与各种人平和礼貌相处,这是一种涵养。</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父亲曾经问我:“我的儿子学习上不用我担心,可他总与同学相处不好。他说是因为他学习好,班里很多同学不喜欢他。然后我儿子说,他也不喜欢这些同学。我儿子这种表现,我要不要管他?”</p><p class="ql-block"> 我对这位父亲讲:“你必须让你儿子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今后的生活中,与人交往和相处不是以你喜欢与否为标准,你的同事是无法事先选择的。只有找对象,才有可能根据你的喜好和好感而选择。生活中,与你相处的大多数人都是工作需要,无论工作沟通,还是生意谈判,与人相处是一个孩子长大过程中必须学习的社会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继续说:“既然你的孩子很聪明,你可以用激将法,告诉他只是自己学习好那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交朋友,如果能让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上你,那你才是有本事的人。”我相信,他儿子如果足够聪明,能理解这话的意思,是能够与同学搞好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这种社会行为确实需要学习,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意地培养他的这种行为,让他建立一套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家庭里最先接触的都是上下关系,是长辈,所以他外出遇到年长的人,见面问好应该不难,难的是与同辈人的接触。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没有与同辈交流、玩耍的机会。所以,有的孩子刚去幼儿园时非常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鉴于此,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前一年或一年半,即一岁半至三岁时,父母或家人要有意地带孩子接触邻居,或寻找家有同样大小的小孩,约定时间,定期在一起玩耍。家里成员少的家庭,父母一方更加要把孩子经常带在身边,让他多见人,慢慢适应人多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甚至还可以事先教他一些与别的小朋友接触的方法,如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可以悄悄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也可以主动地自我介绍:我叫什么,你叫什么名字?有家长说,我带孩子到院里或公园里,他想与别人一起玩,但他不敢,也不知道怎么才能与别的小朋友玩到一起去。</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么大的孩子,说到“玩”,就有一个玩什么的问题,很简单,是玩具呀。当你带孩子下楼时,一定要让他带上玩具,最好多带一个,一个自己拿着,一个用来与别人交换。结束时,让双方的孩子拿回自己的玩具就好。</p><p class="ql-block"> 在带孩子出去玩时,家长一定要用心观察孩子,参与他们的玩耍,因为这是孩子与同辈人接触的初期,他需要明白,怎样与小朋友们相处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果父母带孩子出去,当看到他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后,就低头看自己的手机,那过不了一会儿,你就会听到有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因为他们都很小,很容易以不当的行为,惹翻其他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当发现有不懂事的孩子做了不好的举动时,作为大人的父母,应该明白“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这时任何一位父母都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你就能站在更为中立的角度给孩子讲道理,教孩子怎么合理的玩?可以给他们建立临时的游戏规则,像裁判一样参与他们的玩耍。</p><p class="ql-block"> 如果某个孩子的行为明显表现出缺乏管养,这时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大人与大人交流沟通,而不能对孩子蛮横。</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上学后,有的农村地区的孩子从中学就开始住校了,更多的孩子是进入大学才开始住校。这时,住宿的孩子与同学相处的方式就一半像家人,一半像社会模式。即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密切接触,相互影响,却又非亲非故。</p><p class="ql-block"> 由于密切接触,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摩擦或冲突在所难免,尤其在初中只高中期间,校园霸凌事件会经常发生。这时,家庭教育的差别会明显地显现出来。有关校园欺凌的研究材料很多,人们一直在研究欺凌者的性格,被欺凌人的心理特点,以及预防的思路等。</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欺凌他人者的行为显然是错误的,需要扼制;被欺凌者是应该同情的,需要帮助。但是,要特别注意,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他们虽然表现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在与人相处中,都有“自我中心”的问题,即只顾自己,忽略别人感受的心理缺陷。</p><p class="ql-block"> 欺凌者的毛病很明显,他们的自我中心体现在不能吃亏,自以为是,骄横霸道;而被欺凌者呢,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他们中的多数人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他们做事往往以自我满足为主,不能事先想到别人的感受,经常在一些小事上引发别人的不满。如我前面举的那个女学生想提问却叫老师过去的例子,她并非故意,但其举动已经让人感到不舒服。在宿舍中,最容易冲突的就是别人的节奏不吻合,或者无意中打扰到别人。</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学讲课,经常遇到课后来找我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一位情绪非常低落的女同学曾来找我,说现在全宿舍的同学都不理睬她。我问:“那你知道为什么吗?"她说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在意识那部分内容里曾讲过“反思意识”,具有这种反思意识的人,可以在无须别人告知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主动调整。</p><p class="ql-block"> 这个女孩显然没有这一能力。因为如果所有人都不理睬她,这说明问题一定在她身上。我后来问了她的一切生活习惯,她告诉我,她学习很努力,经常在教室学习到很晚才回宿舍。后来发现大家都不愿意理她,她就更不敢早回宿舍了。</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她,问题一定发生在这里,你学习用功,总在别人睡下之后才回来,回来后你一定要进进出出的洗漱、开关门、放置东西,这都会影响到别人入睡,大家不理睬你,是因为她们不愿意说你,这是无声的抗议。你因为过于关注自己,所以完全不能理解或想到别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群体里生活,做事一定要考虑到别人。所以,在性格培养关键期,父母要有意识的告诉孩子,只要有他人在场或在附近,都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别人。</p><p class="ql-block"> 譬如住楼房的人,尤其住上层的人,要在意自己的行动会否影响到楼下人的休息,有人早上起床很早,一般最先做的事就是打扫卫生。如果我们想到,你起得早是习惯,楼下的人可能昨天加夜班,睡得很晚,所以你搞卫生时的动作要有意放轻些,体谅别人是一种良好的品格。生活中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大家一定愿意与他共事,与他成为朋友。</p><p class="ql-block"> 与人相处还有一个重要的好性格,那就是宽容。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一定有差别,有地区差别、习俗差别、家庭背景差别、生活习惯差别等,相遇相处时难免有不习惯,看着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具体的一次性行为,那可以明确地告诉别人,怎样做更好。如果人家从小养成的习惯,那就要彼此宽容了。大家知道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的,。人人都就着自己的习惯要求别人,那到底应该谁先改呢?估计谁改起来都很痛苦。那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忍耐。</p><p class="ql-block"> 所以,前面讲到的"培养孩子的忍耐力”非常重要。 忍耐是宽容的基础,具有忍耐力的人才能宽容别人。如果孩子早年忍耐的性格培养得当,这些都不成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然不能否认,有时善意的行动也不一定得到善意的理解和回报,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父母要教会孩子采取其他的方式方法。</p><p class="ql-block"> 除宽容外,乐于分享也是人的一个良好的性格。我们知道,分享也需要后天培养。</p><p class="ql-block"> 如当我们看到三岁以下的小朋友正在吃东西,我们可以过去做个小实验,凑近说:“给我吃一口吧?”观察一下孩子是什么反应。虽不能说全部,但至少多数的孩子会表现出不情愿。这就如同欲望与冲动是天生的一对,欲望与自私也是孪生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扼制自私与扼制冲动同样重要。在孩子稍大些,三到六岁时,我们就要有意地培养他与人分享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其实很简单,生活中最常见的可以与人分享的就是食物。在家庭生活中,分享就存在于一日三餐之中。有些家长一有好吃的就端到孩子面前,但也有的母亲会带着孩子分餐,让每个人都能吃上好吃的。两种抚养行为,就会形成孩子的不同性格。</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我爸爸经常上夜班,即使他上白班,下班后因为参加各种学习会议,回家很晚。我记得,只要父亲在吃饭的时间还没有回来,我妈妈就会拿出一个干净盘子,将各种菜拨出单独的一份留给父亲。吃水果也一样,谁不在家,就把最好的留给他。我上大学时,一周回家一次,我每次回到家,母亲总会拿出单独留给我的好东西。</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这种做法,我也用在自己的小家庭中。而且心中有这幅画面,我在许多场合,我会想到那个应该在场却有事不在的人。一个人知道惦记别人,他也一定有朋友。</p><p class="ql-block"> 不仅有好东西要留给不在家或不在场的人;同理,辛苦也应该大家分担,而不是让一个人承担。某天我看到一个明星的采访。他说他已经有几个儿子,主持人问:“那你爱人很幸福,被这么多男人包围着?”这个男人回答道:“可我们都是巨婴。”不知是否在开玩笑。如果生活中真是这样,我非常同情他的妻子与孩子。做母亲的要么累到无暇休息,要么委托保姆,把养孩子的过程交给别人,这样的孩子养育的质量实在堪忧。他这样的父亲可以成为“无知无畏”,也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p><p class="ql-block"> 过去江湖上有一句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想想这句话,至少描述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江湖。一个群体,一个团队,一个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有这种分担意识。</p><p class="ql-block"> 尤其在婚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家庭,因爱而组成,却因为没有分担导致“爱”的崩盘,家庭解体。</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孩子也要从小培养他对家庭事物的分担。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参与各种家务,妈妈做饭,我的工作是把桌子收拾干净,碗筷摆好,凳子摆好,当爸爸妈妈都坐到桌面,我才可以坐下。等到我参加工作时,我的领导曾评价我,眼里有活,动手能力很强。我想这应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有意培养和造就了我这一性格。</p> <p class="ql-block"> 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p><p class="ql-block"> 今天你的“狠心”就是他明天强大和自信的来源,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当父母生下一个孩子时,谁都难以预料他未来会经历怎样的人生。但有一点大致可以预料,那就是任何人的人生都会有起伏。要想让孩子健康且活得长久,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的早年,从生理到心理,给他日积月累的磨炼,使他身体强健、心里有韧性。</p><p class="ql-block"> 有一点需要明确,在生理与心理之间,生理是心理韧性和弹性的基础。简单说,要想让孩子心理坚强并有韧性,一定要从身体之苦进行磨炼。</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9日,钟南山荣获国家颁发的共和国勋章。其实,钟老早在二零零三年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让人们知道了他,那一年他已经六十七岁。十七年之后,当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前期专家意见各异时,八十四岁的钟南山被赋予重任,在赶赴武汉的火车上,他坐着睡着的照片传遍网络,耄耋之龄仍然承担如此重任让人动容。当他表态这种病毒会传染、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很快扼制了疫情的恶化传播,他也因此获得表彰。</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人们对他有更多了解后才知道,他的一生坎坷多舛,刚一岁就赶上日本对华侵略的空袭,差点丧命。刚上小学就赶上改换生活地,从贵阳到广州,因语言不通以致留级。他18岁那年刚考上医学院,却因父亲的历史问题下乡劳改数年,35岁才开始回归专业,50岁才当上医学院的教授。</p><p class="ql-block"> 但这样的磨难并没有阻挡他的精彩人生。当罕见的疫情向我们袭来时,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曾因连续工作38小时而病倒,但大病初愈就立即重返抗疫一线。2020年,他又一次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p><p class="ql-block"> 84岁,这一年龄的很多人已经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早已离世。可是钟老仍然在高负荷地工作,很多人在赞叹的同时也有些不解,后来记者到他家采访后才知道,在他不大的家里就有一个小小的健身房,他每天都要坚持健身。而且,他今天的精力与体力还与他早年就热爱运动、坚持锻炼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与钟老的经历相反,现代社会很多父母焦虑的是,担心孩子输在学习的起跑线上。为此他们在孩子六岁前,就安排了各种学前班、培训班、辅导班等。现在还在小学的孩子,每天放学到家就是写作业,到中学阶段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从中考到高考,孩子的桌上每天都是高高的一摞书本。学习成绩上去了,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本来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大学自杀问题却令家长痛心和绝望。</p><p class="ql-block"> 我以前较少关注与抑郁自杀有关的心理问题,因为我研究犯罪心理,接触到的那些可怕的犯罪人,别看他们从小没家,四处游荡,一无所有,偷盗抢骗,无恶不作。他们取得不义之财就挥霍,身无分文时再去犯罪,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儿,甚至为了躲避警方,不得不经常换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无依无靠……可这些人竟然没有一个患抑郁症而自杀的,这是我一直关心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直到2004年马某某杀害多名同学的案件震惊了教育界,这时许多大学请我去做讲座,目的是预防这种行为的再度发生。可是我到多所名牌大学后,他们的老师告诉我,大学生犯罪的比例还是极低的,但是大学生抑郁甚至自杀的情况却非常严重,每年都有很多人自杀。</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位好友,他大学同学的孩子跳楼自杀了,他找我去帮助一下他的同学。当我接触到这对非常优秀的父母后,很多个晚上都无法入睡,夜深人静时我就会想,一个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堪称国家未来的栋梁,父母和国家将他培养至今,他却以轻生的悲剧收场。这孩子是可以不跳的,他若不跳,那会有大好的人生,他的父母会多么幸福。从这以后,我开始关心抑郁自杀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大学教书的需要,在我的课程中每学期都有“心理发生的生理基础”章节,结合我的专业,那些流窜作案的犯罪人为何从没发现过抑郁症患者?我观察各种社会群体,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种地的农民,他们得抑郁症的概率明显低于脑力工作者和家中的“宅男宅女”,。由此,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患抑郁症的人,大多从小缺乏体力之苦的经历,如从小不事劳作,不爱体育运动,一坐就是一天。</p><p class="ql-block"> 尽管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医生有他们专业的看法,但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具有共识,这种心理疾病与人的生理状况是密切联系的。</p><p class="ql-block"> 因此,为了孩子一生的体力和精力,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今天你的“狠心“就是他明天强大与自信的来源。那就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体力之苦?现在让孩子们劳作的事情和机会太少了。家里扫个地哪够不上体力之苦;楼下玩一会儿,也构不上体力之苦。路上车辆太多,孩子上下学不安全,父母都开车接送,也没有机会体会体力之苦;学校体育课时间有限,放学回家有些作业。中高考之前,许多孩子玩命学,哪有时间去体会体力之苦?</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已抑郁症密切相关。抑郁症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患上的,一定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内个区域神经细胞工作不均衡的结果,大脑皮层从睁眼开始一直工作,小脑则安静的在旁陪伴,整天得不到兴奋的机会。久而久之,人的小脑成了“废柴”,同时大脑也因得不到彻底休假而“累趴”。</p><p class="ql-block"> 心理活动就是神经系统中不同功能的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相互转换工作的结果,如同昼夜交替中太阳与月亮不断的转换。可是,人的主观性竟然“强制在黑夜时间点亮灯”,让白昼多于黑夜,而且人类的各种发明,让大脑不停地兴奋,却让小脑不停地抵制。尤其不爱运动的人,他的大脑神经内神经细胞的工作状态是不均衡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是为了孩子一生能够承受生活的体力之苦,还是在让他遇到心理痛苦刺激时能够坚强不脆弱,还是预防抑郁症,都要高度重视人在早年必须经历的吃苦耐劳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培养这种体力之苦可以在孩子四岁前后开始。在这方面,我给大家两个建议:孩子四岁左右,先让他练习跑步,然后让他学习游泳。</p><p class="ql-block"> 跑步有很多的好处:第一,可以锻炼心肺功能;第二,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跑步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产生以上效果。许多父母说,我们平时忙,没时间带孩子练。我听见这话,心里就想说:“你有时间生,怎么就没点时间陪孩子健康成长呢?” </p><p class="ql-block"> 我建议至少在周末休息时,别管你们睡到几点,起床后妈妈做饭,爸爸就带着孩子下楼跑步去,四五岁的孩子,爸爸要耐心,这是只要时间,不要距离,不管跑快跑慢,要跑上30分钟。当孩子慢慢适应了,可以加快速度,加长距离。这样跑步坚持到孩子十岁之后,他自己就养成了跑步的习惯,他一旦心里不痛快,自己就会习惯性的出去活动一下。</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孩子从小练过,他就不怕跑会跑,但他能一口气跑上几千米,这就会成为她今后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是自我求生的重要本领。</p><p class="ql-block"> 人生中难免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天灾如地震、海啸之类的,人祸如一些丧心病狂的罪犯拿刀追砍孩子。这种情况下,凡从小练过跑步的孩子会迅速反应。当然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光指望孩子跑,所有在场的大人都有责任冲上去保护他们。</p><p class="ql-block"> 不过,跑步也要讲究适度。有一次我在家周围散步,看到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六岁的女孩在跑步。那个父亲抢了女儿,跟她以同样的速度跑,女孩一直在哭,我忍不住拦下他们,问这位父亲,你是让她锻炼,还是要培养一级运动员呢?惊应该放开她,让她跟着你跑,由她自己决定节奏,跟不上就稍跑慢点,我们是需要孩子吃些苦,但不能虐待孩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让孩子早些去学游泳。游泳与跑步各有所长,跑步练就人的耐力,而游泳练的是孩子的胆量。不会游泳的人见到水是有恐惧感的。我们要教孩子克服恐惧感,这就锻炼了他的心理素质。</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第一次下水时,他还不会游,可能会呛几口水,这感觉既难受有恐惧。所以,一般第一天去游泳后,很多孩子会有畏难情绪或抵触表现,但是父母一定要坚持。</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一天天进步,慢慢学会了动作,能游上50米以后,父母一定要记住告诉孩子,以后你还会遇到“第一次掉到水里”的那种危险感与恐惧感,但你一定不要怕,要放松呼吸,然后要使劲努力,只要如此,结果就不是你怕水,而是水怕你了。</p><p class="ql-block"> 学会游泳,还有一层重要的长远考虑,人这一辈子不知什么时候会遇到跟水有关的险境,经过这种训练,在关键的时刻是能够救命的。</p><p class="ql-block"> 此外,游泳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有帮助。尤其是早年,孩子正在发育,这一学习活动了筋骨,练就了胆量。等到孩子长到十八九岁时再学游泳,就只是增加了一项技能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真心建议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研究一下,在孩子七岁前给他们多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里去玩,让他们感受自由的快乐与生活的快乐,让他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得到强化加固。当他们的体质强健后,意志力也会更加坚强,心理的弹性和韧性才有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