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纪事(三)

老陈羊子

<p class="ql-block">  《医院纪事》(一)(二)发出后,预料之中,亲朋好友电话询问纷至沓来。多表达关心慰问之意和“为啥不去南阳(郑州)呢”的诘问,慰问关怀可以说声“谢谢”,然而,亲朋好友的诘问叫我不知道如何回答。</p><p class="ql-block"> “啥没有事儿呀,嘴都歪了,说话都不利索了,还不严重?”妻子依然叨叨不停。</p><p class="ql-block"> 延孩表弟更是直言不讳说:“别说县里面了,现在就是市里也没有好医生,要看就要直接去郑州。”</p><p class="ql-block"> 大家的意见让我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头痛发热,稀松平常。人到中年之后,身体健康开始走下坡路,各种毛病此起彼伏,实属正常。</p><p class="ql-block"> 我日常还是非常注意身体健康的,每每觉得不适就提前用药。多年前酒后摔跤致左脸颧骨、眉骨骨折,在云阳、南阳住过医院做过手术;两年前正在打麻将,忽然头晕,感觉左侧身体行走活动障碍,急忙去红阳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脑梗塞,经住院治疗无虞。</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在南阳、郑州等大医院探望过病人,除了医院规模和设施远比地方宏大和先进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应该是我的认识有误。是不是如“教育均衡发展”一样,其实城乡教育是永远不会均衡的。城市教育好于农村,市县教育好于乡镇,农村乡镇好不容易培养出好教师,好教师然后再向城镇流动。乡镇教育与城市教育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上对比,都绝对不在一个档次。“均衡发展”只是教育失衡以后,国家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望罢了。</p><p class="ql-block"> (大)城市医疗水平远远高于乡镇,是多数朋友的认识!大家的一致建议,有他们自己的和现实的道理吧!</p><p class="ql-block"> 七月七日上午几位亲属朋友到医院探望,老表中午临别还是念念不忘、再三叮嘱我:“出院后稳定住马上去郑州找专家,心脑血管全面检查一下,可不敢大意了。”</p><p class="ql-block"> 我只得点头同意:“好好,随后去大医院看看。”</p> <p class="ql-block">  其实,长期以来我也是疑惑不解。除了出类拔萃选录到县城的老师外,即使那些普普通通的教师,一旦选调到县城学校,就会大放异彩!真的是农村教育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吗?</p><p class="ql-block"> 医疗水平应该是和教育一样,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水平医务人员在城市扎堆,而在广大农村乡镇,坚守在医疗一线的医务人员多是思想保守、医术陈旧或年轻没有实践磨练,哎,环境造化呀!</p><p class="ql-block"> 是呀,一个县城中医院,资金可能缺乏,你凭什么要求他高大洋气?医师可能奇缺,你凭什么要求他医术高超?医护可能平常,我看到大多数是地方医科院校实习生,你凭什么要求她语言行为规范呢?能够做到基本的诊疗,应该是做到了极致吧?我们又怎么可以质疑它的存在?它的病人不是多到需要在走廊就医吗?一言难尽,我是不是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时代飞速发展,给了我们选择机会;经济地位提高,给了我们选择可能;我们应该感恩这个时代,它让我们多数人有了选择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还有数年才能够退休,却已经与医院打起了交道。这是亲人和朋友最不愿看到的,健健康康地享受生活,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不好吗?</p><p class="ql-block"> 这次住院以来,亲朋好友纷纷建议戒掉喝酒不良嗜好。吸烟“恶习”两年前已经下决心戒除,喝酒行为还没有彻底摆脱,现在看来,是下定决心戒掉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对生命的珍惜包含许多,健康平安最重要。暮年(联合国划分还是中年)将至,儿女成长还没有完成任务,这是我心里挥之不去的牵记,总得有一个好身体陪她们长大呀!</p><p class="ql-block"> 按照医生的意见,再有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而我也明显感到了情况好转,希望我不会因为枚技高明、喝酒受限而苦恼。也希望地方医疗水平有更大提高,让多数人放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