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图/文 卡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我确定了要上阿里。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生,只为拍下你的容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尼泊尔博克拉的鱼尾峰(6997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从尼泊尔博克拉的萨朗科特山顶(我住在那里)北望横卧在中尼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最清晰、最洁白、被尼泊尔人称为最美的神山就是鱼尾峰;只要站在博克拉的马路上,只要在费瓦湖的湖上,总会突然之间云雾散开一座洁白晶莹的雪峰一下子盖在了我们头顶上,那么高大,那么圣洁,那么美丽,可仅仅几分钟就又被扑面而来的云彩遮住了。我知道那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上百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中其中离博克拉最近的一座。从地图上看去正是在我的西藏的阿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一直向往着去阿里,那里的神山冈仁波齐,那里的神湖玛旁雍错,那里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这么多神奇的故事怎么不叫我失魂落魄的向往。结束了尼泊尔的行程直接购买了明天凌晨从加德满都直达西藏樟木口岸的大巴,踏上朝圣的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流经聂拉木边境的雅鲁藏布江源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专乘从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聂拉木县樟木头口岸入境回国。说到樟木口岸,我必须要描叙一下喜马拉雅山的神奇和雄伟,十几天前我进尼泊尔来,就是在拉萨乘坐拼车坐了一整夜的车,我们的车总沿着雅鲁藏布江边的冰封雪岭毫无生气的高原上翻过了无数坐海拔5000米的山口,也经过了珠穆朗玛峰的脚下,希夏邦马峰的山口于天亮时分迎着满天的朝霞来到了国境线上的聂拉木镇,这里是边境,我们商用车是不能开到口岸上去的,只能下车走,刚一下车远远就听见震耳的流水声, 我们是沿着一条较深的泉沟往山下走去,路边的泉沟里从雪山上留下的泉水汹涌澎拜,流水的声响应该几里路外都听得见,路边的山坡上泉水边满目清翠山花怒放,蝴蝶飞舞;到处都是流水潺潺、瀑布跌跌好一派热带雨林景色,“谁把玉簪插错峰,硬分冬夏两边中。”我顿时醒悟,我已经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南面了,这就是喜马拉雅山的神奇。今天我又来到了聂拉木,上得山来远远就望见插入蓝天的希夏邦马峰,过了这个山口就又进入雪域高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佩枯措远眺希夏邦马峰(8027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这次没有直接拼车回拉萨而是拼了一辆经吉隆县往狮泉河去的车我确定到塔钦下车住下来,车上连我共四人还有一位宁波来的美女阿舒。好像目标都是冈仁波齐神山。公元2014年正式藏历的马年转山的功德是平常是的三百倍。朝圣的路程就这样从同车的车友一路谈论马年转山的趣事和惊险开启了,美女阿舒的问题最多,一惊一乍的讲她的听说:听说上个月有一家四个从印度来的朝圣人,一路匍匐磕长头来到冈仁波齐神山,转到海拔5630米的卓玛拉垭口住在一个破庙里过夜,第二天全都冻死了。我查过资料,每年都有很多来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还有远在阿富汗的信徒不远万里爬冰卧雪来冈仁波齐朝圣,这些信徒的心中,冈仁波齐不仅是众神居住的地方而且是世界的中心,能在冈仁波齐转山能洗劫前身的罪孽,祈福今生的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佩枯措远眺希夏邦马峰 本图网络下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车已绕到佩枯措的对面,西藏没有尼泊尔那么多雨多云,但永远都是阳光明媚,深蓝色的一汪湖水从我们车旁慢慢滑进眼帘,就像一块蓝色的丝绒大幕缓缓打开,你看啊,那深蓝色的湖水纯净的像一面镜子闪着莹莹的蓝光;你看啊,那一片片雪白的云朵并不在天上,分明就是漂浮在这湛蓝的湖水之中,哇!你在看啊,远方希夏邦马峰雄伟圣洁的身影倒映在这湛蓝湛蓝的湖水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佩枯措不大但很神奇,靠希夏邦马峰那边的湖水是淡水(藏族称甜水)靠湖的北面(219国道)的湖水是咸水;她像一位温驯的藏家少女簇拥在伟岸般的情哥希夏邦马群峰的怀抱里。她又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蓝得让人心碎,镶嵌在希夏邦马群峰之中。看来自然界的美丽山水相得益彰是一方面,但是人自身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憧憬的想象力更为重要,这一山一水相拥相伴今生今世永不分离地坚守彼此的约定,这何尝不是千百年来人类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无独有偶,旁晚时分我们来到霍尔乡的玛旁雍措湖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住在湖边的吉乌寺,这里是我在攻略上选中的拍日出的地方,吉乌寺是佛教莲花生大师居住的地方,也称吉乌莲花寺,位于玛旁雍措的西北湖边的山岗上,佛门圣地一切生活卫生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晨的阳光总是那么洁净,那么柔软。我推开我的窗户,一汪碧蓝的湖色如晶莹剔透的一方宝石,镶嵌在世界屋脊的雪域之中,在清晨纯净柔软的朝霞中,更显得是那么的灵动妩媚闪烁摄魂,远方的纳木那尼雪峰如冰砌玉雕的卧佛横卧在碧蓝如翡的玛旁雍措南边,犹如守护着这万般妩媚柔弱的爱妻,这一山一水相拥相伴,难道只是大自然沧海桑田的造化,还是前世今生不离不弃地坚守彼此约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玛旁雍措远眺纳木那尼雪峰(</span>7694m)</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玛旁雍措,如一世外仙境,永远充满着神秘与迷离的色彩。唐高僧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将玛旁雍措称为“西天瑶池”;印度传说中称这里是湿婆大神和他妻子乌玛女神(喜马拉雅的女儿)沐浴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玛旁雍措的西边紧靠着的一个小湖叫拉昂措就像是孪生的姐妹,顺着219国道就来到玛旁雍措的西南边的拉昂措的观景台,此时,太阳从西边山头轻洒晚霞,湖面金波万顷闪烁着多情的目光,湛蓝的天空变得很低很低,片片飞翔的彩云似乎触手可及;湖面仿佛是一面湛蓝的镜子,镜子中有彩云漂浮,有天鹅游弋,还可以看到远方的洁白端庄的冈仁波齐雪峰,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日照金山的极美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玛旁雍措远眺纳木那尼雪峰(7694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玛旁雍措远眺冈仁波齐雪峰(</span>6740m)</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冈仁波齐与玛旁雍措齐名,同为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所崇奉,被誉为神山圣湖,是神居住的地方,心中的世界中心,并认为其具有神奇的法能,转山能免去前世今生的轮回劫难,转水和沐浴净身能洗去前世今生的污秽和心灵的五毒,所以诸教派每年都有教徒一路匍匐磕长头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可见之对神虔诚对教义的坚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玛旁雍措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其中有一个美丽而凄楚的传说让我折服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相传很久以前,在玛旁雍措以东的湖畔有个美丽的国度,国王叫葛青达瓦,他有个夫妻恩爱美若天仙的王后,她叫色琼尼玛,生育有一男一女。然而,王子和公主还没长大成人,死神匆匆要带走他们的母后,色琼尼玛临死前,气踹嘘嘘地对国王说:我死后请把我的遗体扔到西边的湖中。她从自己枕头下拿出个小巧可爱的法鼓交给王子和公主,对他俩说:你们的阿妈恐怕不行了,可怜的孩子,你们要记住,以后如遇到危难时,就到湖边来摇响法鼓。刚说完就永远不上了眼睛。国王葛青达瓦遵从王后的遗嘱,将王后的遗体扔进了西面碧蓝的湖中,并将湖取名为扔母湖(藏语玛旁的意思就是“扔母”)既玛旁雍措。此后不久国王被一个野鬼变成的女人迷得神魂颠倒,那可恶的女人佯装病倒床上,让国王去挖王子和公主的心给她吃。王子和公主得知后吓得直奔湖边,围着湖水转直喊母后的名字,此时,国王率兵也追到湖边,正准备要取女儿的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王子想起母后临终时的遗嘱,随即摇响了法鼓,只见湖中突然冲出一个黑衣黑骑的巨人,把疯狂的国王和他军队击退求出了王子和公主。自此以后,可怜的兄妹俩沿着湖水不停的走,一边转湖一边喊着母后的名字,他们走了很久很久,从此藏民就有了转湖的习俗。这沿湖80公里的转湖路也许就是他兄妹踩踏出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拉昂措远看冈仁波齐神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巍峨的冈底斯山脉横贯在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冈仁波齐神山就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740m。在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超过海拔7000m的雪山冰峰之中,冈仁波齐看上去确实不算什么奇特之巅,奇特的是只有它四周如水晶雕砌峭壁千仞、四方周正,峰顶圆冠状终年积雪,远远望去分明是一座神的佛塔,塔的四方冰川纵横、又分别流淌出四股甘泉,根据泉口形象分别名为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和孔雀河。也正是这四条河流铸成了阿里万年来生命的延续、神话的传承、冰天佛国奇幻、但在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徒的心中冈仁波齐就是神山,是世界的中心,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每年都有无数的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巴基斯坦的虔诚的教徒不畏艰辛,不惧路遥叩着长头来到这里朝圣,每年也都有一些教徒饿死、冻死、累死在这漫漫且阻长的朝圣路上,他们的死是会令同族的人感到荣耀和幸福,因为他们到了神的福地而得道升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神湖玛旁雍措的传说很多,从玛旁雍措到塔钦只有62公里,两小时的路程中美女阿舒口若悬河的就讲了三个玛旁雍措的传说,她的功课做得很足,好在一路有她相伴我们也就不觉劳顿,阿舒是浙大的文学系研究生,聪慧大方,知识面是我们车上几人无人比及的。她这次是奔着马年转山而来的。很惭愧是我并非为转山而上阿里,对马年转山功力有多大没有一点兴趣,阿舒也确认知道,凭这岁数的老人去转山也只是给别人去添堵。所以她们几人商量转山的行程,哪些关键路段怎么对付,带什么吃的喝的,买什么拐杖、出什么雨衣、细致到鞋子里要用女人的卫生巾做鞋垫等等一概不须问我,我也只当凭耳朵一路听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多种教派心中的神山 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6740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的车到了塔钦,塔钦大概是所有来冈仁波齐神山转山的起点和终点,今年恰逢藏历马年,所以来到塔钦的各国人很多,塔钦的各个宾馆和民宿相继都住满了。我和阿舒她们就住在一个较好的民宿里,约好我就在塔钦等她们转山回来再一同找车去扎达。我虽然没有阿舒那样把转山的路线点线做得很细致,但也是把我要摄影的线路和机位了解的比较透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放下行囊稍作休息吃了午餐,约下午两点钟就开始出发转山了,转山是顺时针方向,阿舒她们要在今夜翻过最艰苦最危险的卓玛拉垭口(海拔5648m)到不动地钉宿营,第二天才能回到塔钦。我则是与她们同路五里路到曲古寺去拍冈仁波齐的日照金山。转山的路没有一寸是平坦的都是乱石中穿行,加上海拔都是在4700米以上,每走一里路就必须停下休息把气踹匀再走,为了不耽误阿舒她们的行程,我叫她们不要管我赶快去赶路走了。我独自一人背着设备花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按预期在下午五点多到达曲古寺。拍完照后就又原路返回。十点多回到住地客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神山脚下的夜十分宁静,卧榻在神的脚下,我一刻也没安宁,应该今天往曲古寺去来的艰辛足以让我沉睡了,可我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那些信徒们一路的艰辛餐风露宿,一路匍匐磕长头的挣扎前行的样子。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耶稣教徒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诗句:我们沿着岩石的裂缝往上爬。原来这虔诚的信仰力量有多么的伟大,古今中外的信徒都是这样朝着心中的目标义无反顾的去追求,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往往穷其一生,有的往往倒在了这追求的路上,而他们死去的时候竟是那么的安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样的困惑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难道是贫穷和偏僻造成了人们对虚幻世界的幻想,那么我多么希望现代文明之光能照彻西藏,让藏族同袍也尽情享受今生的酣畅,但我错了,从他们那虔诚的脸上我分明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和愉悦、富有和满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如雪域高原的阳光那么灿烂,如雪域高原的湖泊那么清澈甘甜。我不禁也隐隐的祈祷现代文明不要去打扰雪域高原的宁静,保存这里仅有的纯净,让这里成为人类心灵的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路匍匐磕长头的前行的信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阿舒她们转山直到晚九点才回到塔钦住地,当她看见我时眼泪顿时奔流而出,一句话也没说就带着满身尘土两脚泥水倒在床上了,我这时才仔细看到他们三人个个半身都是泥土,那男生告诉我今凌晨要下山时遇到了冰雹三人连滚带爬的躲到大石后才出来,阿舒已经彻底崩溃了,怎么也要打电话求救,但天没亮谁来管你,电话也没信号,那真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只能坐在雪地静静的等到天亮,六点多天亮了,询问路过的转山人才知道还有近20公里路才到达经幡广场,退回去是三十多公里,往前走是二十公里,这是没有选择的了。转山的人继续从他们身旁路过坚毅的前行。更有虔诚的藏族信徒依旧从容的三步一叩,匍匐磕长头从身旁走过,不知走了多少天也不知还要走多少天才能到达塔钦,也不知还要转这神山多少圈才能救赎前世今生的迷茫。三人继续坐在雪地里休息近一小时,又吃了带在身上的牛肉干、巧克力的补充了能量一跛一瘸的走了十四个小时才算到了。阿舒已经睡着了,太需要休息了,我叫那男生帮她把鞋子脱掉好睡上去,叫了几声无回应我扭头一看那俩男生也已睡着了,只得我来帮助他们,我卷起她的裤脚,解开鞋带才发现两脚已肿的发亮了,鞋也脱不下来了,只得将她脚连鞋一起放进了被褥里,希望通过休息得到体力的恢复,醒来后脚肿如消退,她自己都会脱下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看着他们三人狼狈的样子,我没有一点嘲笑的意思,也没有庆幸我脱免了转山,而是从心底升起对他们的崇敬之心和羡慕之情。能把这五十六公里,平均海拔5000m的路走下来就是英雄啊。早上十点,她们三才苏醒过来,我到傍边的店里端了三晚方便面,要了三杯酥油甜茶,(酥油茶是最能快速补充能量的)三人很快吃光了,经过一夜的休息,又补充了能量阿舒脸色也逐渐红晕起来,脚肿也渐消了一些,鞋子她自己已经脱下了,转阳后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一直数落那个求救电话虚设,现在第一需要是梳洗,再就是继续睡觉,什么时候去扎达今天就无望了,因到札达还有250公里路,得四个多小时行驶,今天上午不能出发,就只能等明天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转山的起点经幡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阿舒她们真的又睡了一下午,晚上等我再见到她们已经满血复活了。第二天清晨由阿舒出面找了一台商务车,山东大哥一人去古格,和我们目标正好一致,我们谈好给他一千元,山东大哥死活不要,说什么有你们作伴我就很开心了。我们也就不虚伪了,但说好大哥的吃住就由我们四人AA了。 这同车一路,阿舒又是把这转山的两天的辛苦像倒苦水一样一一倒出,还是我的一句话为她打上了句号,我说:你们在我心里真的很了不起,我都佩服死你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沿着象泉河向西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汽车载着我们沿着象泉河一路向西,在海拔4000m的219公路的两边荒凉的莽原上,清晨的阳光像撒泼的兔子一路追逐着我们在这莽原上跳上跳下,我们的车也像这光兔一样在上路上跳上跳下一路颠簸。汽车很快就进入了象泉河谷里,进到象泉河谷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扎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世界闻名的天工自然雕塑艺术长廊。你看那河谷两边一层层耸立的土林如一排排古代披挂战甲的将士,有的又像一座座古堡,有的又是一排排佛塔。扎达土林是地球上已探寻的最大规模的土林,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艺术魁宝。扎达土林这般气势恢宏造化万般不仅仅只是天工的巧手更有神的旨意,在这457平方公里的艺术雕塑林中,在这武士肃立、城堡高砌、佛塔簇拥的背后就是我来阿里的终极目标——古格王朝。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扎达土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一垄残垣断壁封锁历史尘埃,吐蕃风云深埋高原厚土,象泉河的激荡传说,也只能伴随着王的争斗在历史中悄然作响。从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普朗达玛继位,他崇信苯教,对佛教采取高压打击,846年他在唐蕃会盟碑旁遇刺身亡,王权内部争斗吐蕃王室崩溃到吉德尼玛,被迫逃到阿里扎达建立了古格王国。从吉德尼玛建立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法、抵御外寇,谱写了西藏吐蕃王朝之后的又一灿烂历史到历经700年后,26代国王更替兴衰,铁骑奔腾不息,帝国气吞万里,又怎经得时光的一声轻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直至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古格王朝最后的扎西查巴德与其他皇权宗亲的争斗加上被苯教拉达克王国的侵略并擒获了扎西查巴德囚禁致死,古格王朝宣布灭亡,全国十多万族民在一夜之间彻底神秘消失,成为一个千古谜团,留给后人千年来的无边无尽的遐想,神秘离奇的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象泉河谷的扎达土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汽车快到古格遗址时,我的内心忐忑不安。我急切地希望找到那想象中的苍松翠柏和宏伟庄严的皇室宫殿。然而,映入我眼帘的只是一堆残垣断壁。这是历经700年兴衰的古格王朝的统治中心啊!马泉河还在,托林寺还在,扎达土林还在,这系住多少古格王魂灵的根也还在。经后来考古人员反复考察,古格遗址东西600余米,南北长达1200米,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放眼望去遗址的东西面是悬崖峭壁,大部分建筑物集于山之东,蜂巢似的密布着400多间庙堂房屋建筑,879孔洞窟及58座碉楼,还有四通八达的暗道4条。11座大小不一的粮仓以及一些附属设施,还有三排众多的11米高的佛塔、拉康玛布、拉康噶布、坛城殿、大威殿等层层叠叠,让人心潮久久不能平息。当繁华落尽,寂寞成殇,让心灵独守空灵,淡然并得以休憩安放。当历史的尘埃逐渐掩盖吐蕃王朝的辉煌,唯有风中经幡还在。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中显得神秘莫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伫立废墟,望着象泉河滔滔不息,蜿蜒曲折地流向印度,我却依然沉浸在这个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的繁华与兴废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夕阳中的古格王朝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古格王朝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2.09.2014于广州</span></p>